張 晨
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安徽合肥 23100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開展要求逐漸提升,在此過程中,要想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學生的自我歸屬感,在此過程中,本文針對300名學生展開了調查,其中回收的有效試卷為297份。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自我認識、對學校的歸屬感以及對學校的抵觸感等方面,重點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肯定以及重視。
三本雖然隸屬于本科,但是社會仍然對二本以及三本學生展開了劃分,整體上看,社會認可成不并不高,因此三本學生在進入到大學校園之后,會對自己產生疑問甚至是否定,嚴重影響自身的學習效果。甚至出現自暴自棄等現象,面對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提升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學校對其的接納。
導致我國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學生對自己的學校并不滿意,高考成績與自己的理想成績不相符,因此在進入自己并不理想的大學之后,學生會產生一種抗拒甚至是消極的態度,進而造成學生自我歸屬感較低。第二,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在進入一個新環境之后,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環境,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學生的實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高的學生,往往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與集體相互融合。但是人際交往能力較低的同學,往往無法與同學展開有效溝通,甚至還會出現孤立、不合群的情況,進而降低學生自我歸屬感。第三,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大學與高中存在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在生活方式還是在學習方式中,因此部分學生會出現無法適應的情況,加上高中學習較為緊張,壓力較大,一旦進入大學之后,輕松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心中出現一定落差,無法短時間內適應這種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這種情況也非常容易造成學生自我歸屬感低[1]。
校園文化是拉近學生之間距離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學校經營發展的靈魂,需要對校園文化展開全面有效的宣傳,因此在提升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進行。例如,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平臺,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提升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其在溝通交流中合作,彼此之間進一步了解。另外,學生在參加社團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拓展自己的交友范圍,提升自己的人機交往能力,這種方式也能夠提升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在組織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將學生放在活動的主體位置,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避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孤僻等情況,真正的融入校園大集體中。
教師是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主要指導人員,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避免學生出現自我歸屬感低的情況。例如,教師在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時,如果發現學生出現情緒低落或者思想行為消極,積極性不高等現象,則需要與學生展開進一步的深入溝通,了解學生思想出現波動的主要原因。例如,學生可能因為不知道如何與同學進行溝通而降低歸屬感,也可能因為自己對自己喪失了信心,自我否定等。教師在了解情況之后,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使其放下心中的壓力或者包袱,幫助學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誤區。如果學生出現自我歸屬感下降的情況,教師沒有及時發現或者及時制止,則學生很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心理負擔或者思想波動,否定自己,消極對待生活學習等,因此及時的思想政治指導非常重要[2]。
學校的建設環境主要包括硬件環境以及文化環境,其中硬件環境主要指的是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以及體育館等設施的建設,而文化環境則指的是學校組織的文化活動或者比賽等。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環境,能夠環節學生在剛進入新環境中的壓力,通過活動以及學習的方式,使其能夠與同學相互溝通,融入大學生活中。由此可以看出,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與學生心理以及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需要注意這一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學生自我歸屬感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如何提升學生自我歸屬感,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提升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的方法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大大提升學生自我歸屬感,同時還能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提升方法,能夠為今后三本學生自我歸屬感提升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