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睿
晉城市第一中學 山西晉城 048000
相比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抽象能力及邏輯能力的考察[1]。它要求我們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也要求我們具有更靈活多變的推理能力與邏輯思維。然而,我們大多數均存在數學學習困難的問題,這些困難表現形式多樣:一些同學基礎知識匱乏,不理解或沒記住相關數學知識的定義、定理及性質,具體運用往往混淆;一些同學數形空間變換及邏輯思維能力有限;一些同學對數學毫無興趣,并未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習逐漸失去了自信心。對于這些學習困難的同學而言,應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這些困難,從而逐步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的水平。
對于初中數學知識而言,我們感覺學習起來比較輕松,知識點通俗易懂,內容形象生動,可從感性認知直接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漸漸掌握知識點。對于事物的認識而言,常常從最簡單、最基礎的開始,然而高中數學相關知識概念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一些知識點與題型十分抽象,我們理解起來比較難,再加上高中數學計算量過多,“容量多、難度大、起點高”特征明顯。
在高中數學習中,我們大多數依然采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偏向于生搬硬套,對于教師存在很大的依賴感,不注重課前預習,學習缺乏自覺性與主動性。同時,由于我們所學學科較多,對于這一系列的學科我們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對于自己的學習時間難以合理安排,也未學習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久而久之,不懂的問題日益堆積,從而產生強烈的厭倦心理。
上課期間,我們大多數都不喜歡舉手發言,對于問題的解決不喜歡討論,同教師之間互動較少,這便是高中生青春期典型的生理特征。這一心理特征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成效,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主動能動性較低,總是教師教什么我們做什么。這一種心理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我們學習的成效,使得我們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造成我們學習數學感到十分吃力。
為了能夠真正解決學習困難的情況,我們應想方設法消除畏難情緒,只有我們從內心不再害怕數學,則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奠定扎實的基礎。其一,我們應重視初高中數學學習之間的銜接[2]。高一知識點則是同初中數學相銜接的。在剛剛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時,應對學習銜接進行有效把握,從初中數學學習順利地過渡到高中數學學習,使得自己能夠漸漸地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強度與難度。其二,正視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很常見的,我們應理性予以對待,不得一遇到困難便對自己進行全部否定,這完全是不明智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首先我們應積極思考,從多角度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其三,善于總結困難。當遇到學習困難時,不管是哪一個方面的,均應重點總結。當將來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時,便能夠直接運用解決經驗。
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我們是主體,應深刻認知數學學習的重要價值,嚴格要求自己,從內心上真正樹立學習好數學的決心,這是學習困難改變的有效方法。我們不得不懂裝懂,應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刻理解與掌握。對于所遇到的難題,我們不得一味地逃避,應及時向同學或教師請教,不允許疑問的存在,點點滴滴,不斷務實自己的基礎知識。同時,我們應養成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回顧性思考,從中總結出符合自己解題的技巧,從而逐步形成數學知識體系。另外,我們應準備一個錯題本,對關鍵性知識予以記載,并將日常學習中常常出錯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并經常去翻閱這些記錄,這樣我們便能夠清楚了解到以往數學思維的不足之處,從而糾正錯誤的數學思維,將錯題變為學習資源。
對于學生知識學習而言,課堂環境尤為重要[3]。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我們一不留聲,則會錯失教師所講解的重難點知識。然而,高中數學連貫性特征明顯,如果不理解某一個知識點,則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效果。基于此,在數學學習時,我們應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當發現新的解題思路時應迅速同教師進行探討,或者遇到自己難以解答的問題時,應積極同教師與同學溝通交流,有利于我們學習興趣的激發,將別人的解題思路吃透,掌握各種學習方法。同時,我們還應常常同同學進行課下交流,這不僅有利于同學之間情誼的增加,而且還有利于我們自身團結協作能力的增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于我們而言,高中數學學習確實不是很容易,要想學好它實在不容易。然而,生活中挑戰重重,由于挑戰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只有我們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數學并不難。高中數學看起來比較外表冷酷,其實實質上比較趣味,它正等著我們去敲門、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