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寧 云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播音系
伴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電視媒體慢慢變成了當代大眾傳播和接收信息的關鍵路徑,而播音主持作為電視媒體傳播經過當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在電視媒體當中有著一定的地位。實際上,播音主持作為關鍵的媒體工作者,主要經過聲音語言來傳播關鍵的信息,這也直接和電視節目的傳遞成效和傳媒傳遞的效率相關聯。而播音主持藝術也備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是各種條件和要素綜合功能的最后成果。目前,伴隨我國播音主持工作的深度推動,我國的播音主持藝術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陳舊的播音主持形式和特征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大眾和現代的需要,現在我國傳媒的首要任務就是經過持續探究摸索,仔細分析傳媒視角下的播音主持,在藝術層面都具有哪些因素,不斷培養優秀又極具個人魅力的播音主持從業者,繼而有助于提升傳播節目的整體成效和傳媒工作的整體效率。
諸多人都知道,電視作為當代傳播信息的關鍵路徑和手段,在電視媒體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展現著巨大的功能,而在現實的電視傳媒運作經過當中,一個節目的肯定度和喜愛度,常常決策于播音主持人的藝術形象和本身主持的風格,這不單單是觀眾認識電視節目的關鍵入口和手段,還是播音主持藝術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主持人具備優良的藝術形象和藝術氣質,才可以具有更多的信息接收人群,繼而保證電視信息以優良的形式傳播出去。在現在傳統媒體空間下,怎樣積極提升播音主持的藝術形象和藝術氣質,已經變成播音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這也是電視節目爭取更多發展視野的基本和關鍵前提[1]。
如果想要對左右電視播音主持工作人員的藝術層面審美的原因進行一個詳細的劃分以及細心的鉆研,可以將其劃分成為兩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表面的視覺形態的打造和維護,這樣的形態上的打造和維護是與電視節目的特性、路線、定位以及關鍵所在相綜合來確立的。還需要按照電視欄目的個性,讓其處在相符的形態,才能夠成為對觀眾描述講解和宣導性電視節目的代表,以至于我們一看到電視里出現某一個知名節目主持人的時候就能夠第一時間聯想到他所主持的某一檔熱度非凡的電視節目,就好比魯豫主持的節目《魯豫有約》、快樂家族主持的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汪涵、天天兄弟主持的《天天向上》等綜藝欄目,這些電視欄目都將主持人和談話式節目兩個層面落實了相互呼應的完美結合。可是,電視節目具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哪怕是同一個主持人,在視覺形態上還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這樣的差異性主要是由電視節目的定位來確立的,拿何炅主持的《快樂大本營》來講,這個節目對主持人視覺形象的設定和何炅當初在少兒頻道中的形象定位就不盡相同。另外一方面,一名優秀的主持工作者的自我修行、涵養、文化、一舉一動等等都是他做主持工作可以獲得一定知名度的重點所在,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單單應該有清新脫俗的表面視覺形態,還需要具有敏銳的想法、良好的心理素質水平、堅定不移的文化底蘊、專有的個人性格魅力、濃厚的藝術文化修養等等,這樣一來他們在面對突發的狀況時,才能夠冷靜面對,不慌不忙,在獲得觀眾喜愛的基礎之上還能夠將自己專有的個人風格塑造得近乎完美,給觀眾提供了快樂的審美體驗[2]。
伴隨信息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影視傳媒作為關鍵的傳播媒介之一,不單單對于大眾文化的傳播具有直接的關聯,還對于提升傳播影響力和綜合實力具有關鍵的意義。實際上,影視傳播具有本身獨立的特征,其綜合性審美是關鍵的影響因素之一,在媒介傳播中展現著特別關鍵的功能,特別是播音主持作為影視節目傳遞的關鍵媒介,也有著其獨立的規律。所以,在落實好播音主持藝術因素的分析探究的時候,還需要遵循和把握影視傳播經過當中的基本規則。播音主持在進行節目開展的時候,不單單要有效運用影視節目的傳遞畫面和聲音,還需要保證影視畫面的銜接和轉變。這不單單需要播音主持人具有一定的播音藝術審美,還需要主持人遵守影視節目的關鍵特性和傳播規則。此外,在影視節目的錄制過程中,還需要把播音主持的藝術語言與藝術形式和影視節目整體畫面有利融合在一起,在顧及節目錄制現場的時候,整體顧及現實錄制中的多種要素,從而保證影視節目的效率和水平。應該說,電視媒體有著其獨特的綜合性審美特點,它可以把多樣化的藝術或者非藝術方式互相貫穿和結合,同時可以從其他藝術形式中吸收營養,綜合獨有的電視語言來展現其藝術的渲染力,把欣賞、娛樂和審美等多元化因素融合在一起,促使電視節目的審美藝術感受傳遞出全新的視覺成效,位于電視節目核心地位的播音主持,不單單應該借助和選取其他方式的藝術,并且要照顧到很多受眾的不同藝術審美形態,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觀眾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平時藝術審美位于藝術語言之中,又于藝術想象中體現風采,并且使藝術意義展現其靈活的生命力,落實特有的藝術環境,好比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所說:“環境是客觀的和主觀相融合的生產物,是情和景,意和境之間的相一致。”
從電視播音主持的藝術實施來講,成功的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將自己對生活的領悟,對社會的認知,以自己獨有的藝術語言、意象傳遞出有著個人化標志的藝術底蘊,生成凸顯的個人主持風格,比如何炅的聰穎智慧、汪涵的機智敏銳、謝娜的詼諧幽默、魯豫的成熟知性等等,他們都生成了本身獨有而富有魅力的主持藝術,其本身藝術形象的明確和被肯定,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落實的,電視播音主持人的知識構成、語言底蘊、文化修養、內涵品行,也直接關聯著受眾對電視節目審美感受的認識,電視播音主持人經過對語言的編訂,把語言的內容和形態進行完美的融合與統一,生成自身獨有的話語風格和表達形式,由此可見,主持人的文學底蘊、藝術修養、審美追溯和語言表述水平,是展現其話語表述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關鍵保障[3]。
在傳媒環境之下,播音主持從業者的藝術形態傳播出的含義比主持人原有的個人魅力和人生閱歷還有知識結構等等都要高出一截,更在于一個格外寬闊的社會文化語言氛圍當中體現出的社會學存在的意義。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藝術形態在社會文化模塊當中的優勢并不是因為單個層面原因決定的,而是由多樣性的社會因素整體作用以及一起構建出來的成果,全部的電視欄目在搭建、定位以及決定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和差距,在社會文化的模塊當中,由于道德展示和政府中心以及社會反響等等存在差異的社會功能,推動審美存在意義得到一定的體現。比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當中的主持人的主持過程中,對于時政新聞以及國際要事進行播報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將國家的形態的傳遞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現,對群眾宣導的是國家的政策性目標,由于他們代表的是國家的概念,所以也就表明了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的嚴格的表情、莊嚴的穿著打扮還有嚴謹對待的態度。
在當今社會傳統媒體視野下,影視傳播主要是經過把視覺和聽覺融合在一起,經過一定的路徑落實信息的有效傳遞,這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形態,不單單需要主持人在具備一定播音專業技巧的時候,還需要兼具優良的視覺藝術形象,只有從視覺藝術要素的每個層面開展逐個分析,才可以全方位分析外在形象對播音藝術的關鍵影響。就影視傳播來講,在大家對傳播信息接收以前,常常首先受播音主持的視覺形象影響,所以,播音主持的藝術形象也歸屬于關鍵要素之一。而外在形象這一藝術要素又詳細包括以下幾個關鍵層面。
在傳媒背景下的發展特性的第一要點就是視覺層面的,因此播音主持的外在形態轉變成最基本的藝術因素,在信息大爆發的現今社會,圖像可以在最快時間里引起群眾的注意力,播音主持的外在形態轉變成電視欄目當中對于個性發展的體現。第一,播音主持從業工作者的外在特征,如果發型太過展示自己的個性那是不被肯定的,長相特點也應該和電視欄目保持風格上的統一;第二,播音主持的外貌形態還應該注重于穿衣打扮以及妝容來構成。
播音主持的從業工作者在個人修養的層面上的好壞決定了他所主持的電視欄目的層次高低,只有兼具比較好的應變技能和專業涵養,才能夠保證電視欄目能夠有效地順利開展,讓節目過程中不發生冷場的狀況,不讓節目趨于三俗,最終切實完成向觀眾們傳遞正能量的知識和消息,給觀眾們提供觀看的喜悅感的工作目標。
對于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有關人員來講,其本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識底蘊,是影響其藝術形象的關鍵要素。另外,播音主持人本身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經歷,也是保證正確文化輿論走向的關鍵因素。可見,在當代傳媒媒體事業背景下,播音主持本身的文化藝術底蘊應該從諸多層面開展綜合性的思考,只有如此才可以給受眾群體傳遞正確的文化價值,從而充分展現其獨有的職責和價值。另外,因為各類影視節目的類別和風格不同,其播音藝術也有著一定的審美差異性,像是中央電視臺等其他欄目,受國家要素和各種要素的影響,要求播音主持人建立正確的文化輿論取向,從而有助于建立國家和民族的正確形象,展現國家和民族的綜合概念[5]。
可以確定的是,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我們很難脫離聲音藝術這個基本的前提來探討其藝術性和審美價值,需要承認,電視播音主持的聲音美是藝術審美體會的首要條件,有聲語言本來具有著很大的差異化,實際生活當中每個人的嗓音條件、發聲習慣、發聲水平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人的聲音詳細成效就會呈現高和低、強和弱、頓和挫、寬和窄、剛和柔、粗和細、輕和重、緩和急等等的風格差異,所以部分人聲音洪亮激昂,部分人聲音甜美圓潤;部分人聲音條件低沉寬厚,部分人則鏗鏘有力;部分人發聲自然放松,部分人是低迷沙啞,聲音效果各有不同,天差地別,應該提出的是,不管聲音品質是細膩、溫柔,還是沙啞、低沉、富有磁性等等,作為一名電視播音主持人,其有聲語言首先需要在聽覺上給人以優良的審美感受,能夠吸引觀眾對電視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內涵以及個人素養的基本認知和直覺評定。所以,個人先天的發音條件無法轉變,成功的電視播音主持人卻善于運用自己的聲音條件打造不同的藝術形態,如此才可以讓其充滿個人魅力。
對于一名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素養的需求,很明顯不可以單單約束于電視播音主持人的先天性的發音條件,表達主題的含義,表達語言的方法,掌控節目的技巧都需要作為考核電視播音主持人的水平素質的關鍵目標。所以,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語言表述技巧,潛在知識素養和對節目具體的綜合控制水平,以自己形象美、聲音美的整體融洽,生成自我藝術形象的獨有魅力。語言是人類說話和表述意念的工具,它承載著傳遞思想感情,反映人們對主觀和客觀世界的認知水平。因為職業的特別需求,語言是電視節目播音主持開展創造、和觀眾進行溝通的關鍵方式,把握合適妥當的語言表述技巧,對于成功的電視節目播音主持來說是最基礎的本事,就如有學者提出:“主持人在節目中傳遞信息、表達看法、串聯節目,和聽觀眾的互動,主要是經過語言來開展的,主持人語言利用是否正確,是否合適,是否優美,幾乎全靠主持人本身的語言水平、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對播音主持的語言的審美需要,從表面意義上需要音質優美,語氣律動和節目內容特征相一致,從深層來講需要言詞暢達、修辭優美、具有邏輯性,所以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借助各個層面的語言展現技巧,來更好地落實和觀眾之間的互動和傳遞情感的作用,還在修辭、意境、音韻、風格等藝術范圍之內展現審美作用,不單單應該在表述內容的層面、主題、情境、目的和主次加以思考和注重,并且還要以自己的表情、節奏、手勢、語氣等非語言交往技巧的利用,持續加強電視播音主持和觀眾的互動。
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和風格特點還需要按照電視節目種類的不同而不盡相同,通常來講,專題節目應該冷靜考慮的語言風格;客觀、全方位、深刻的思想含義經過嚴格、清楚、邏輯性較強的語言展現出一種使命感和學者氣息;娛樂性、欣賞性、趣味性的節目就要求詼諧、幽默、爛漫的語言,來展現一種放松、和諧的氣氛;刺激、競爭性的節目要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信息密集的語言,來增強和襯托激烈的競爭、緊張刺激的場面,并且還需要播音主持人員能夠反應靈敏、對答如流、出口成章、詼諧風趣、聰慧機智,只有這樣,播音主持人員綜合素養的個性化展現,才可以一方面有助于觀眾精準認識,另一方面又可以和他們一起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一個融洽溝通的現場語境當中傳遞出優良的傳遞成效[6]。
播音主持從業者通過和領導以及記者一起開展下鄉活動,通過和觀眾的現實交流,了解觀眾所接納的外貌形態和衣著打扮,切實做到觀眾、電視欄目、播音主持三者之間的全面性和和諧性,從而加強觀眾對播音主持從業者外貌形態的肯定和贊賞,最終切實完成播音主持從業者外貌形態的優化和一定的提升。比如部分有關農業的欄目中,播音主持從業者去到實際場地進行采訪,穿著的衣服就應該順應當地的文化特征。
播音主持從業者通過下鄉活動的開展,能夠了解到不同類型的觀眾針對語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播音主持從業者在電視節目當中加強對語言藝術的整體運用,促進語言邏輯性、科學性以及實用性的提高,形成和每個層級觀眾的審美要求保持一致,比如現在最熱播的選秀節目當中,播音主持的語言應該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同時應該合理地對每一位選手進行介紹,像《創造101》的選秀節目當中,對播音主持的挑選有著極大的突破,主持人是一名非專業的演員兼歌手:黃子韜,但是這有效地拉近了真正的藝人和選手之間的關系,從個性化的語言當中呈現出了節目的特點[7]。
播音主持從業者通過開展下鄉活動,加強對大眾文化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將個人涵養、思想感情以及審美發展盡量貼合觀眾心理,這樣能夠有效地拉近和觀眾之間的關系,在電視欄目的主持過程中,對這部分的文化進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天天向上》當中,時常把某一個地區的特色食物帶到舞臺上來進行現場制作,在這個過程當中,汪涵等人對這個特色食物的文化背景等等就會進行大概的介紹。
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增多,電視節目所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也逐漸變多,播音主持從業者也就隨之擔負起分析新聞背景、社會熱點等等的重任,所以,播音主持從業者應該以現實社會作為依據,以新聞記者當作標桿,掌握現實社會的發展趨勢,以此來揭示大眾所關注的社會問題當作自己的責任所在,從社會存在價值的層面上體現出播音主持藝術的因素,更多地處在國家服務人民的視角上進行播音主持的工作[8]。
總而言之,傳媒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藝術在目前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前景之下,占領著十分關鍵的地位,而且影視傳媒屬于大眾文化傳遞的關鍵形式,很明顯播音主持在影視主持行業當中具有無法忽視的意義。播音主持的專業能力對于影視傳媒藝術未來的發展、影視傳媒欄目效果好壞還有觀眾的視覺體驗都具有關鍵的引導。一名優秀的影視傳媒播音主持工作者一定要兼具優良的文化修養、知識底蘊、語言構建能力還有從容面對節目錄制現場的能力,如此一來才可以有利確保影視欄目的視覺形勢、藝術形勢還有思想觀念,才可以更好地確保在面臨緊急情況的出現時,可以第一時間針對情況進行相對的解決,掌控節目現場的局面,同時能夠帶動觀眾情緒的功能。
[1]戰迪.傳媒藝術視野中播音主持多質性主調的重建[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7,39(02):103-105.
[2]歐薇.電視播音主持在現代傳媒視角下的藝術要素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24):139+143.
[3]魯景超.傳媒變局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影響和要求——基于對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的問卷與訪談[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6,38(04):149-152.
[4]熊元.現代傳媒視角下的藝術性構建下的電視播音主持[J].科技傳播,2015,7(07):32-33.
[5]牛顏.新傳媒環境下地方院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發展思考[J].傳播與版權,2014(09):123-124.
[6]曾光.新媒體時代傳媒人才藝術素養培養探討——以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4):126-127.
[7]羅幸.新傳媒時代傳媒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以播音主持專業為例[J].社會科學家,2011(09):159-161.
[8]周海燕.打造傳媒藝術的國際化道路——英語播音主持教學探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7(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