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曉銓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北京 100091)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國雄安,2017)。雄安新區囊括了白洋淀整個水域,從某種意義上說雄安新區正是“因淀而生”。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為理念,雄安新區將是一個以良好生態為本底,融產業、城市、生態為一體的生態之城、標桿之城、宜居之城、創新之城。
本文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以生態條件為基礎,以持續發展為目的,構想在雄安新區舉辦大型國際活動——“2024首屆世界濕地博覽會”,為雄安新區的前期建設和后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引擎。
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博覽會打開了世界級博覽會歷史的篇章,促進了世界各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許懋彥,2000)。隨著博覽會的發展,各種博覽會關注的主題從最初的產品展示、促進銷售轉變為世界和平、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現在,生態的保護與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
根據筆者參與“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總體策劃、園區規劃、會展策劃和實施方案的經驗,提出在雄安新區舉辦“世界濕地博覽會”這一構想,同時承辦濕地生態領域的高端國際會議——《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邀請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城市等參展,建設世界濕地博覽園,將濕地生態領域所包涵及所遞延的內容展示于世人。
以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的生態系統景觀為核心展示,以生態科技、科普宣教、國際合作、高峰會議、演藝活動為深化提升,以自然生態環境、濕地景觀、科普宣教、濕地旅游的有機結合為亮點,打造生態與環境領域的世界級博覽盛會。
搭建國際交流平臺,促進世界生態科技發展;通過世界濕地博覽園讓世人了解濕地、保護濕地、體驗濕地;向世界展示白洋淀濕地保護與利用的理念與方法,展示雄安新區城市建設的中國特色。
建議中國在2018年5月至8月完成雄安新區“世界濕地博覽會”的總體策劃、園區概規和參展說明。2018年9月申請承辦2024年第15屆《濕地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