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華 李耀揚
【摘要】目的 對床旁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治療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癥腎功能衰竭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采取床旁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治療。結果 患者治療前24 h和治療后24 h各項指標情況,如心率水平、平均動脈壓水平以及血肌酐指數和血尿素氮的情況均出現顯著變化,其中治療后24 h各指標情況均低于治療前24 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對于老年重癥腎衰竭的患者采用床旁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有利于盡快恢復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增強治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建議在臨床治療中深
入推廣。
【關鍵詞】床旁;血液濾過透析;重癥腎衰竭;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69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5..02
目前,我國透析技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逐漸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怎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存率,采用哪種透析的方法,是目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1]。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常常出現凝血異常,容量負荷過重,重癥感染等嚴重并發癥,而普通的間歇的血液透析會受到很大限制,其風險也相應增加。床旁血液凈化具有操作簡便以及可靠安全的特點,將其應用在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治療中具有確切的效果。現就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20例重癥腎功能衰竭采取床旁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的效果展開探討,將全部內容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接收的重癥腎功能衰竭1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樣本入選起始時間在于2015年1月,終止時間在2017年1月,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齡最小69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68.23±2.12)歲。本次所有患者均進行床旁間歇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具體資料見表1。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規治療措施,即原發病積極治療、抗感染,同時指導高熱量低鈉飲食。選用貝朗床旁血液濾過透析治療機器和配套的管理。其中血液濾過透析治療的內容有:通過股靜脈置管將血管通路建立,通過前置換形式,將透析的時間控制在每日10 h,間隔一日實施一次透析治療,置換液速度控制在250ml/h,血流速度則控制在180 ml/min。此外還需對患者實施常規的肝素抗凝治療措施。
治療的時間為6 h~8 h,每日進行治療1次,或2日進行治療1次,所有患者均采取床旁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系統的方法實施治療,對患者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設定空心纖維透析器透析液的流速在每分鐘500 mL,血流速度則設定在每分鐘150~180 mL。對患者采用常規的肝素以實施抗凝的治療,同時采取深靜脈置管的方式,以對患者建立有效的血管通道。超濾量需要依照患者的病情情況和患者的出入量來進行合理的選擇,通常情況下將其設置為0~1000 ml/h。
1.3 收集指標
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記錄患者第一次治療前24h以及治療后24h各項臨床指標,還包括治療1周前后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變化;如心率、平均動脈壓、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首次治療24 h后臨床各項指標情況分析
患者首次治療前24 h和治療后24 h心率水平、平均動脈壓水平以及血肌酐指數和血尿素氮的情況均得到了顯著的變化,治療后24 h各指標情況均低于治療前24 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治療一周后與一周前臨床各項指標變化分析
與治療一周前對比,患者治療一周后臨床各項指標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 論
對重癥腎衰竭的患者采用血液濾過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有利于確保患者機體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處于平衡的狀態,同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腎損傷的程度,但在血液濾過透析治療老 年重癥腎衰竭前,應對患者的原發病積極治療,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等,此舉可最大程度增強血液濾過透析的療效,保障患者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
本次對所有患者采用床邊間歇性濾過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病情情況危重,無法隨意移動,而采用床邊治療能夠解決上述難題,有利于避免患者在進行運送的時候出現意外情況,因此在極大程度上確保了患者成功救治的機率[2],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所謂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即讓患者每日進行一次濾過透析或隔日進行一次濾過透析,能使患者血流動力學的耐受性得到提升,特別是對于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而言意義重大;此外,采用該方法還能夠使透析膜兩側不一致溶質濃度得到有效的調節,從而使毒溶質得到良好地清除,有利于幫助患者及時糾正代謝性酸中[3],且對敗血癥的糾正極為有利,能夠確保患者機體內的環境處于平穩水平,采用該方法進行治療還能夠確保患者的熱量以及蛋白質等各項指標良好吸收以及修復。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患者治療后24 h各指標情況均低于治療前24 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治療24 h后,患者血肌酐、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等臨床指標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出現好轉,且逐漸趨于穩定,這對后續支持治療來說意義重大;此外,經對比兩組治療一周前后患者臨床各項指標得出,治療一周后,患者病情改善顯著,基本上得到恢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床邊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用于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中具有確切的效果。
綜合上述內容可知,對老年重癥腎衰竭的患者實施床邊間歇性血液濾過透析治療,有利于患者病情情況的好轉,臨床可行性較高,值得作為一種有效科學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 瑩,古英明,黃 瑩等.床邊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0):2660-2661.
[2] 陳雪端,秦 測.床邊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3):2386-238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