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雯
近年來,隨著銀行卡被盜刷風險事件屢屢發生,對客戶帶來資金損失的同時,給銀行在社會上帶來負面影響,如何以打擊電信網絡新型犯罪為契機,從發卡方和收單方齊發力,推動銀行卡業務健康發展,值得我們思考。
一、營造良好的外部受理環境
(一)嚴核申請準入
在銀行卡及電子銀行渠道業務拓展過程中,要堅持“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全面落實賬戶實名制和賬戶分類管理。要落實聯網核查、比對特征、行為觀察、現場詢問、電話認證、激活認證等身份信息核驗措施,尤其是要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湖南)查驗商戶營業執照是否真實有效或發生變更,防范利用失效或偽造證件申請,親訪商戶依其所屬行業判斷是否拓展為特約商戶。省聯社要考慮行社風險管理水平和客戶風險等級,審慎確定銀行卡賬戶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額,執行動態管理。開辦行社既要從操作流程上防范非實名制和客戶身份識別漏洞,規范處理批量申請和代理申請,又要培養員工識別申請使用真實性的操作技能,謹慎受理低齡申請、高齡申請和異地申請,更要堅守合規操作底線,有效杜絕偽冒申請,避免滋生出借、出租和買賣銀行卡等欺詐風險源。
(二)嚴防信息泄露
在金融欺詐呈現非面對面、專業化、產業化的嚴峻形勢下,開展自助銀行巡查和特約商戶回訪顯得尤為重要。布放網點要綜合地理區域、人口流動等實際因素,落實自助銀行的遠程視頻監控和現場聯防巡查,尤其是實施差異化的現場巡查頻率,特別要認真摸查插卡口邊緣和密碼鍵盤內側是否貼裝盜錄裝置、試聽語音警示播放是否正常、查看安全布控是否到位等風控措施。收單網點既要保持對特約商戶的連續性業務培訓,及時向特約商戶普及最新的收單政策及風控手段,又要落實特約商戶的實地回訪,現場規范特約商戶識別偽卡欺詐、洗錢等操作技能,更要全面排查非法改裝終端、參與偽卡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視嚴重程度采取延遲結算、暫停交易、終止合作、司法追償、列入黑名單等懲戒措施。同時,銀行可以積極探索服務外包等方式,夯實自助銀行巡查和特約商戶回訪,凈化銀行卡受理環境。
(三)嚴格交易監測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銀行卡犯罪分子已不局限于區域性的犯罪,跨區域、組合業務渠道犯罪已經成為主流。省聯社要恪守“了解你的風險”原則,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建模等手段,完善核心業務預警、反欺詐交易偵測、收單業務風險監控、反釣魚監測等風險監測系統,持續無間斷運行及監測,及時預警異常交易,實現業務防范向體系防范升級。同時,網點要健全授權監督管理,強化預警信息協查,嚴防電子銀行渠道偽卡欺詐風險事件。
二、加大普及支付安全宣傳力度
(一)突出宣傳目標
省聯社要充分考慮我省農信社客戶受教育程度不高、辨識詐騙信息不強等實情,注重銀行卡風控的基礎工作和長遠規劃,健全宣傳考核長效機制。網點要將安全宣傳普及與銀行卡業務拓展有序結合,特別是應以開通動賬交易提醒功能的用戶為主攻點,契合微信的客戶粘性和使用便利性,全力推動微信銀行綁卡戶數考核,同時區分手機銀行、特約商戶、網上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建立各類渠道用戶微信群,主動逐戶勸請新老用戶關注,按季按量撥付活群經費。一方面有利于網點在客戶拓展及維護上有的放矢,引導用戶使用電子銀行渠道,實現業務逐步非柜面處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網點在用戶分群清晰的前提下,借助微信渠道實現業務推介和風險提示瞬間傳遞用戶,逐步提高公眾的支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社會公眾安全支付習慣,有效防范各類金融欺詐風險。
(二)創新宣傳方式
開展安全宣傳須摒棄肩披彩帶裝樣搞形式、走過場,而是要力求提高他知的傳播效率。首先,注重安全宣傳的可操作性,網點要主動搜集和剖析最新金融欺詐案例,歸納通俗易懂的提示語,例如:輸入密碼務必用手遮擋密碼鍵盤,慎掃不明來歷的二維碼,不點擊不明短信鏈接,消費用卡不脫離本人視線,不向任何人透露個人及賬戶信息,磁條卡換為芯片卡等。其次,注重安全宣傳的時效性,網點發現風險苗頭性事件,要準確判斷引發渠道與涉及用戶群,通過制作圖聲并茂的微視頻、動漫短片等,視事件嚴重程度在網點涉及用戶微信群、或當地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湖南農信微銀行實時推送。最后,注重安全宣傳的受眾面,可在網點、便民服務點、集市等場所通過懸掛主題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短片、接受公眾咨詢輔助宣傳。
(三)注重聯動宣傳
網點要密切聯系當地學校、公安機關、電信運營商等部門,適時組織力量人校園、人社區開展防范銀行卡欺詐知識講座,邀請公安機關在轄內新聞媒體、電視、電臺開展打擊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等金融欺詐典型案例講解,聯合電信運營商發送公益短信,打造立體金融欺詐防火墻。
三、健全風險管控制度
(一)有序處置風險
要牽頭規范銀行卡被盜刷處置操作流程,明確銀行卡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等電子銀行渠道發生被盜刷的處置措施,完善風險預警和信息共享機制。同時,在風險事件處置過程中,既要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做好輿情監控和自身責任的主動和解,又要核查被盜刷賬戶信息泄露的源頭,排查客戶不當操作行為,有效實現風險責任轉移,更要主動剖析風險事件成因,落實風險排查及問題整改,健全相關業務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二)借力行業合作
金融機構針對單個業務設計風險監控體系,已不能完全遏制風險的損失。風險聯合防范越來越得到金融行業各方的重視,尋求全流程、系統化的風險防范手段,引入第三方合作力量,合力防范欺詐風險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例如:可接人中國銀聯發卡風險監測系統,共享中國銀聯黑名單庫、專家監控模型預警,對于涉嫌欺詐風險的交易及時采取資金攔截、貨物攔截等手段,實現銀行卡交易系統監測全覆蓋。
(三)風控理念創新
首先,要培育合規文化。道德風險引發的操作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一方面網點要在加強員工業務技能培訓的同時,更應注重員工職業道德與警示教育,強化員工的自律意識:另一方面銀行要積極倡導電子銀行合規激勵考核,嚴懲員工參與或辦理偽冒申請、僵尸申請、以及巡查回訪走過場等行為。其次,要組織從業人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與人民銀行、銀監部門、中國銀聯開展廣泛交流,了解和掌握銀行卡風險管控的新趨勢,提升銀行整體風險研判能力。最后,要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平臺化管理水平,融合“互聯網+”思維,嘗試風險管控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