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
【摘要】巴基斯坦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點國家,走出國門的各企業應該正確認識巴基斯坦政治、政策、安全、財稅、法律、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各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提前編制風險清單,制定預防措施,保證投資、建設、運營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巴基斯坦;工程;風險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中國企業大規模走出去,識別國際風險,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履約有重要意義,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誕生了眾多投資項目,隨著早期項目的落地投產,已實施項目的逐步推進以及新項目的誕生,但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和潛在風險,導致執行環境進一步惡化,在巴執行項目風險不容小覷。
一、政局動蕩
執政黨更替頻繁,政局不穩定,2017年7月28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對謝里夫家族涉嫌腐敗案作出裁決,決定取消謝里夫總理任職資格,隨著2018年大選臨近,黨派之間政治博弈加劇,巴政局持續動蕩。
二、安全風險
反恐形勢仍復雜嚴峻,暴恐活動呈現范圍擴大、單次殺傷力增強等復雜動向;外交方面,巴與美國、印度和阿富汗的緊張關系仍在繼續,再加上巴國內宗教問題,恐怖襲擊時有發生,近年來隨著中國投資項目的增多,觸及了一些地區反對黨和部落的利益,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恐怖襲擊經常發生,建議在巴中國人關注大使館安全預警信息,減少外出。
三、稅務風險
巴基斯坦是聯邦制國家,稅收分聯邦政府、省政府和地區政府三級。稅收主管部門為巴聯邦稅收委員會,負責制定和實施稅收政策,以及聯邦稅種的征收和管理,海關為其下屬部門。近年來巴政府為提高財政收入,不斷擴大稅基和提高稅收幅度,每年巴基斯坦政府調整稅率;有時各省稅法規定不一樣,相互矛盾,導致外國企業不知道如何執行,稍有不慎會遭受高額罰款,去年就有中資公司賬戶莫名其妙的被劃走200多萬美元稅金,進口貨物經常調高貨值征稅,導致成本驟增,海關抗辯獲勝幾率較小,部分商品附加關稅很高,因此在巴企業要充分了解當地稅法,聘請當地律師事務所,規避稅務風險。
四、通貨膨脹嚴重
通脹率居高不下曾經是長期困擾巴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之一。2013年以來,國際油價下調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幫助巴成功將通脹率控制在4%左右的水平,但近期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回升,以及政府削減補貼和加大征稅力度等因素,有可能推動通脹率持續升高。對于工程企業,2015年至2017年國外在巴投資不斷增加,屬地資源匱乏,物價大幅上漲,特別是基建類材料,比如砂石漲價幅度高達100%,因此在巴從事工程企業特別注意投標報價時合理考慮通貨膨脹。
五、匯率風險
匯率方面,業界和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盧比幣值高估是近年巴出口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IMF發布報告稱,如未來不能有效提振出口,巴將難以應對大規模外國投資的外債敞口,認為盧比估值高于實際值10%~20%,并建議巴央行實行彈性匯率制度。雖然巴政府稱當前匯率并未對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但在貿易逆差和經常項目赤字激增、外債迅速增長、市場對盧比信心下降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盧比匯率面臨較大壓力,2017年12月盧比兌美元貶值5%,簽訂本地幣合同企業價格縮水,因此建議盡可能簽訂美元計價合同,抵御匯率風險。
六、外匯管制
巴基斯坦是一個外匯管制很嚴的國家。其外匯政策由政府利訂,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外匯,即由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Pakistan)執行。對境外美元付款備案審批流程復雜,周期長,據工商銀行卡拉奇支行透漏,2016年8月申請的付匯,到2018年仍未被批準,嚴重影響合同執行,另外出入境現金攜帶檢查日趨嚴格,據卡拉奇領事館通知,2017年就有兩起攜帶超過1萬美元被扣留的事件發生,應充分了巴基斯坦的外匯政策和外匯管制制度,及時了解貨幣兌換、資本輸入輸出、外匯匯入匯出等方面的限制,制定相應預案。
七、項目選擇風險
隨著中國企業對海外PPP項目、EPC+I等模式的不斷探索,承包商和投資者由于對市場和項目環境考察不充分、對項目主要參與方情況不了解等原因,造成市場選擇和項目決策失誤,投資難以收回或工程無限期拖延。比如巴基斯坦土地是私有的,很多情況下,配套條件尚有缺陷、征地問題尚未解決、土地相關政策限制等,會導致項目存在土地不可得、場地不可用的問題。導致項目前期的征地工作進展緩慢,給后面的進場和施工帶來巨大影響。
八、法律風險
巴基斯坦的法律體系以英美法系為基礎,司法機構獨立性較強。但由于司法效率較低,案件被大規模積壓,因此合同執行風險仍然很高。此外,地方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具有反政府的行為傾向,經常挑戰政府倡議,并駁回對存在腐敗的國際交易的指控,但在涉及武裝力量的案件中,司法機關則較為謹慎。受困于能源危機,能源領域的國家合同變更風險很高,這部分地反映了能源發展的高度政治性。
九、自然災害
據英國Verisk Maplecroft風險管理公司最新評估顯示,由于管理低效、腐敗及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巴基斯坦在全球最易受自然災害影響國家中位列第七,約70%的人口(1.36億)受自然災害影響,其中近1000萬人口受洪災威脅。僅2017年一年,中資公司執行的巴基斯坦胡布燃煤電站項目遭受兩次暴雨襲擊,損失慘重,防災減災是國際工程項目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不僅可能造成財產損失,阻礙項目進程,還可能會造成人員的傷亡。
十、政策變動
巴國政府因種種原因可能會改變其既定的對外政策和經濟政策,根據國內經濟狀況經常對投資政策調整,2017年12月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取消私人投資電站容量電價,再加上托欠電費現象嚴重,取消容量電價后,嚴重影響投資回收。
十一、結語
跟隨國家走出去戰略,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點投資國家,項目多、機會多,不能忽視該國的投資、建設、運營風險,加強對文化、宗教和現實情勢的學習研究,尊重當地習俗,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履行社會責任,公平對待并培養當地員工,營造有利的社會和民意基礎。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建立風險實時預警與監控機制,覆蓋項目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