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要】創業型中小企業隨著國家政策的開放,數量正在不斷增加,規模也逐漸可觀,而其存在的各類財務風險問題也隨著產生,如何加強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逐漸得到重視。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從財務管理的概念出發,解析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原因,進而提出一系列的建議。
【關鍵詞】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
一、財務風險的相關概念
(一)財務風險概念
財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在進行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財務資金風險,其中包含了各種類型的資金問題。由于企業經營會受到各類市場環境和內部管理的影響,因而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很多。
(二)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
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非常多,其導致的因素也很復雜,可能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市場環境導致的。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將會面臨更加多的因素影響。隨著互聯網深入影響創業型中小企業,網絡財務的相關問題也波及到創業型中小企業中。所以,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面臨著更多的形成因素。
二、創業型中小企業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創業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財務問題
在市場環境中,創業型中小企業為了提高其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經常會為了盲目的市場目標,而忽視內部存在的財務風險,在追求利潤的過程,銷售過程更加簡單,盈利的意義超過了企業自身的成長意義。于是,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財務問題也開始出現。就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而言,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在創業型中小企業和銀行的關系處理中,創業型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尚淺,無辦法向銀行提供足夠資質的抵押擔保。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大,金融機構和個人沒有信心給創業型中小企業進行貸款,因而其在進行融資貸款的時候往往會有融資難的問題。創業型中小企業缺乏創業的發展流動資金,在很多方面也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財務負擔重,財務管理難。
(二)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形成原因分析
創業型中小企業內部的員工和企業規模比較小,發展資金不充裕,發展的速度很慢,很容易受到外界市場環境的影響,因而創業型中小企業具有不穩定性。外界市場環境雖然對于創業型中小企業而言,是不可改變的生存環境,但其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也直接影響著創業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未來和根基命脈。外界市場的財務危機也會直接危及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未來。而創業型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對于財務風險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創業型中小企業不老實遵循企業發展的規律、深入完成企業改革和發展,就會導致內部的財務風險產生。一些中小企業缺乏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模糊財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和控制,內部的企業經營制度也不完善,這些眾多的因素會導致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存在更多的風險。
三、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對策
(一)籌資風險管理的對策
目前,創業型中小企業籌資融資的基本渠道有國家創業政策扶植、銀行貸款、金融機構投資以及其他渠道的融資。眾多周知,國家目前對于很多創業型中小企業的創業計劃都有扶持項目,不少創業型中小企業都能夠在項目中受益,獲得國家的政策補助,提供免費的辦公地點、創業資金以及其他條件,而創業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也可以依靠國家政策的便利開展經濟活動。但是,國家政策上的扶持只是為創業型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寬容開放的大環境以及一些必要的經濟補助。創業型中小企業可以積極參與國家的創業扶持項目,多多優化自身的亮點,打造自我特色。在爭取銀行貸款不利的時候中,多多借助其他基于創業型中小企業的創業資助平臺。
(二)投資風險管理的對策
企業在進行投資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慎重決定其投資的項目,不能按照投資者個人的看法決定,而應該慎重地舉辦股東大會進行綜合考慮。創業型中小企業在傳統的投資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資金回籠慢、投資決策失誤的問題。因而,創業型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管理的時候,應該積極運用“套期保值”的靈活方法。強化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觀念,在技術上使用VAR的方法,同時還應該把投資風險管理作為一個組織化的市場經濟活動行為。
(三)經營活動風險管理的對策
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企業盈利的重要內容,經營活動的好壞也能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需要以資金的低成本高回報展開,同時還應該遵照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以正常的資本收益開展,應該做到誠信經營。因而,創業型中小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管理的時候,應該積極進行及時的財務分析管理,依照主體的特征,開展各項資產核算和統計,其中涉及到的數據統計表格有損益表、成本計算表等,還應該科學利用之前的歷史數據進行深度分析。
(四)收益分配風險管理的對策
收益分配是企業瓜分經營成果的過程,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收益分配應該做好公平公正,在分配的時候換應該把握原則,不應該任意進行分配。創業型中小企業需要先把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的金額后,還需要剩余一些利潤作為積累,同時這一部分是應該歸企業所擁有的,它們是企業以后的備用資金,在企業進行擴張的時候使用。另外,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收益分配還應該努力兼顧好各個方面的受益,做好公平公正。同時,創業型中小企業在進行分配的時候,還應該積極保障債權人的相關利益,因為員工作為企業利潤的創造者和勞動者,其在進行收益分配的時候需要遵照貢獻大小的原則。創業型中小企業應該貫徹按勞分配,統籌兼顧的原則,積極保障好各方的合法權益。創業型中小企業在分配收益的時候要貫徹投資與收益對等的原則,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四、創業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一)籌資風險的控制
企業還應該防范籌資風險,泛指因負債融資而引起的債務到期不能償付本息的風險和壓力。同籌資成本大小成反比。企業還應控制資本結構,狹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匹配”關系,增加所有者投入資本,會增強企業財務實力,但會降低資本利潤率,加大經營風險;而增加負債規模,雖可利用財務杠桿,但若資產利潤率低于負債利率,就會產生負面影響。企業籌資還要有的放矢,必須考慮所需資金量的大小、籌資規劃和到位時間安排以及收益能力,未來收益能力低的項目投資,其籌資渠道不可能寬廣。多元的籌資渠道必然有多種籌資方式與之耦合,一般來說,企業取得資金的具體形式稱之為籌資方式,慎重選擇籌資方式十分關鍵應當按現行法規規范。
(二)投資風險的控制
運用概率分析法控制投資風險,通過計算來預測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及風險因素的概率,總結出其對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求出凈現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計概率值,可以估計經濟效益的變化范圍及其風險的大小。SWOT分析法也可以控制投資風險,SWOT分析是針對于企業內部環境而言的,就是通過研究企業內部自身的優點缺點,然后根據外部環境的機遇、挑戰、威脅來做出對企業有利的判斷,從而制定企業戰略和策略,進行系統分析,有效管理。
(三)資產與債務的控制
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考慮利息是企業中必不可少的費用,資產與負債必須是對等的,甚至資產要多于負債,不能因為負債的利息給企業造成資產負擔,這不僅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對資產負債的風險進行預警,提供真實的報表數據,也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對于資產與負債的比例結構進行很好的控制,并且能做出相應的對策,如建立恰當的職責分權制度體系,將具體的職責與任務落實到不同的部門,各個擊破負債風險。
(四)收益分配的控制
在遵循會計制度與規則的同時,改進會計方法,以更真實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能力,如果企業會計收益計量不準確,會造成過度分配或分配不均,企業必須要注意各種可選擇方法的實用范圍,盡量選擇能真實反映企業收益情況的處理方法,選用合適的收益分配方式。要統籌資金安排,不管是投資風險還是籌資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都要把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安排好流動資金,確保能償還到期的債務。企業在分配收益時要注意信號傳遞,企業能根據市場的變化知曉風險的預警,企業的財務報表,分配方式等都能向投資者傳遞某些信號。企業要協調溝通股東員工及相關利益者的關系,維護彼此的合法權益,兼顧長期短期利益,當財務風險出現影響到收益分配時,要積極溝通,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統籌兼顧,促進企業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