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占春
[摘要]思維導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利于思考、記憶和探究,它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逐漸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可以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過程中,有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在20世紀80年代,思維導圖理念傳入中國,被國內500多所實驗學校引入應用。其中,在2001年出版的一期《基礎教育研究》學報中,第一次在網絡上出現了有關思維導圖的文章,文章指出:“思維導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利于思考、記憶和探究,它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逐漸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p>
一、思維導圖及其功能概述
思維導圖是以人的思維為中心,通過設置關鍵詞或其他相關元素形成的放射狀思維分支。這些分支的關鍵詞彼此互相聯系,又都指向同一個思維中心。思維導圖利用文字、圖片、顏色、關鍵詞等因素來形象地組織和表征知識,篩除雜亂信息,保留關鍵知識,進而加速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思維導圖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二、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教學契合的可行性
(一)文章適合
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不像小學英語那樣簡單,讀一遍課文就能理解大概內容,也不像高中英語那樣復雜,都是上千詞的長篇文章。初中英語課文的內容多數是短小精悍的,一般都是分為幾個單元幾個小結的短篇內容。所以,可以借助某種方法將這幾個小結串聯在一起,形成高效簡潔的呈現方式,而思維導圖正適用于這種情況。
(二)學生易學
研究表明,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短文時,很容易陷入兩種誤區:一種是只注重英語詞匯和短語的學習,忽視整篇文章的結構和內容;另一種是只注重背誦和默寫課文,過于追求文章的完整性,卻不理解所背文章的大意。因此,為了避免讓學生陷入這兩種誤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工具,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將課文內容串聯在一起,形成知識框架。這樣既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又能保證文章呈現出完整性,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三)學生的思維
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正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深奧抽象的英語文章,我們可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思維導圖通過圖像和關鍵詞可以清晰、直觀地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內容,有助于加快學生抽象思維形成的過程。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思維導圖強化詞匯教學
英語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內容,只有強化詞匯教學,增強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才能進一步提高英語聽力、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多數初中生積累詞匯的方法是死記硬背,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挫傷記憶單詞的積極性。并且,學生學習詞匯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將記憶與理解相結合,而思維導圖具有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講解單詞leave時,其作為及物動詞時,意為“留下,留給,放下”;作為不及物動詞時,其表示“離開,出發”;用作動詞時,可以表達“休假,假期,許可,同意”等含義。為了加強學生對這個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根據該單詞的不同詞性和不同用法來設計思維導圖;同時,可以對該詞進行同音、同義、反義等多思維的聯想,這樣將所有與leave相關聯的詞都設計到思維導圖中,可以使學生更為快速地學習與掌握詞匯。
(二)運用思維導圖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考試的重點內容,是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的基礎。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只注重對閱讀內容中出現的詞匯、短語和語法的講解,文章被分解得支離破碎,影響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進而限制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能借助思維導圖工具將文章的思路脈絡串聯在一起,將有利于學生準確概括和歸納閱讀材料中所描述的具體信息和細節內容,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另外,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復述課文,能夠讓學生將文章內化為自己的理解,從背英語轉變為說英語,讓英語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三)運用思維導圖強化知識的梳理與鞏固
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多且復雜,每個單元都包含眾多的知識點,為了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和鞏固,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對單元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在學習英語課文時,可以由學生自己來設計制作思維導圖,主要步驟如下:①通讀全文,理解文章大意;②學生間交流討論,共同找出文章關鍵詞;③獨立設計制作思維導圖;④學生間互換導圖,相互討論,完善導圖內容;⑤教師評閱,給予指導。學生制作導圖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的過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
(四)運用思維導圖,理清寫作思路
要想寫好英語作文,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詞匯量,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才有寫作的基礎;其次,作文語句要連貫,不要出現語法上的錯誤;最后,學生在寫作時要具備篇章架構能力。只有做到以上三個方面,學生的寫作思路才能清晰,文章內容才能深刻。有些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匯,也掌握了語法知識,但是缺乏作文的整體框架,導致寫作內容空洞,缺乏整體性。因此,為了理清學生的寫作思路,有必要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制作的訓練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寫作要求,找出寫作的主題內容,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以題目為中心設計導圖的分支??梢韵犬嬕粋€粗略圖,簡單地呈現出文章的題目是什么?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包括幾方面的內容?等等。之后,在粗略圖的基礎上,再對作文的細節內容進行補充,即畫精致圖。例如,這個部分的內容會用到哪些相關的詞匯和短語?還有哪些內容可以補充?等等。精致圖畫完后,基本的作文雛形就出來了。這時學生只需要將思維導圖的結構內容串聯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文章,然后再稍加修改和增色,作文就算完成了。
總之,將思維導圖模式運用于英語課堂之中,能夠快捷、高效地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要義,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主動性,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此外,這種新興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因此值得推廣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