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
摘 要:應用型高校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為社會輸送大量應用型的人才為宗旨,大學生在校兼職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兼職市場不規范導致的大學生兼職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如何引導大學生合理兼職、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已成為高校學生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大學生兼職安全存在的問題、對策、思考與啟示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安全;問題;對策
一、引言
應用型高校要求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大學生兼職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平臺成為時下熱門的話題。大學生兼職目的多樣,類型復雜。由于大學生涉世不深,兼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層出不窮。當前,大學生兼職安全以及利益保障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從大學生兼職安全存在的問題、對策、思考與啟示等方面進行梳理。
二、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兼職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參與兼職愿望強烈,但社會經驗相對不足。
大學生作為特殊群體,在校時間長,社會經驗相對不足,法治觀念不深,容易上當受騙。由于大學生上課時間相對寬松,有較多的空閑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兼職的欲望比較迫切,從眾心理較為明顯,這就容易使自己放松警惕,在尋求兼職的過程中比較盲從。
(二) 大學生法制安全意識淡薄。
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法制安全教育的機會有限,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薄弱。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容易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所用;大學生找到工作后急于上班,對合同簽訂、工資待遇、勞動時間、勞動保護等問題過問較少,甚至不知;在遇到問題之后,法律知識欠缺將難以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 兼職市場缺乏規范管理。
目前,大學生主要通過中介、網絡、張貼廣告等途徑尋求兼職崗位,對招聘單位和崗位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兼職市場魚龍混雜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四) 大學生兼職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校大學生與社會上的勞動者相比,想法相對單純,很多抉擇容易受周圍同學的影響,抱團考證、抱團入黨、抱團兼職等現象較為普遍。因此,盲目的兼職導致兼職崗位與專業契合度不高,兼職時間與上課時間沖突等矛盾日益凸顯,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兼職安全對策研究
(一)學校層面
1、學校應加強對勤工助學管理。強化學校對大學生社會兼職的引導、服務、教育[2]。增設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為家庭貧困的同學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或者幫助學生尋找獲得社會實踐的機會。
2、學校開設兼職輔導課程,系列講座。學校可以通過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等網絡課程幫助學生在校期間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將尋求兼職的過程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邀請企業來校舉辦講座,幫助大學生解答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學校為兼職學生建立交流平臺,多方交流兼職經驗。大學生容易產生朋輩心理,周圍同學的經驗和做法容易對大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力。學校搭建平臺邀請經驗豐富的校友回校與在校大學生進行交流。通過校友介紹自己在校期間兼職過程的一些想法、做法以及如何進行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等。有助于在校大學生將兼職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減少兼職的盲目性。
4、成立專門的大學生法律服務團,為兼職學生提供法律咨詢。大學生兼職安全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維權意識薄弱,尤其是自身安全受到侵犯時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幫助。大學生法律服務團可以使大學生在校期間充分接觸到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有助于在兼職的過程中提高警惕,增強安全防范的意識。
5、多渠道開發兼職市場,幫助學生了解兼職市場狀況。學生之所以在尋求兼職的過程中安全受到侵害,一方面是由于個人缺乏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兼職市場不了解。學校可以通過多渠道開發兼職市場,幫助學生篩選安全可靠的兼職崗位,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
(二)輔導員層面
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兼職中的作用,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思想政治、學習生活方面的指導教師,在學生選擇兼職工作、遇到勞動糾紛時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
1、思想教育的落實者
在校大學生往往缺少社會經驗和自我保護意識,面對社會的種種誘惑容易迷茫。所以,高校輔導員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就業觀等,也要幫助學生合理確立自己的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有針對性地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2、就業信息的把控者
新媒體時代,兼職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的辨別能力有限,需要輔導員對就業信息進行有效把控和過濾,篩選出合適的、誠信的招聘信息,使學生多途徑、多渠道地與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確保學生兼職的安全性。
3、法律、政策的維護者
在兼職中,許多大學生缺乏勞動領域的法律知識,甚至不知道自身的合法權利已被侵犯,不知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權。輔導員平時在傳播法律知識時要多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如兼職案例分析、勞動糾紛大討論、專家講座等,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并在學生利益受到侵犯時提供積極的幫助。
(三)學生層面
1、了解和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樹立維權意識。
大學生應牢牢樹立維權意識,遇到問題時能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兼職前應該了解一些我國關于勞動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去圖書館查閱法條,借閱法律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了解《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民法通則》、《合同法》以及《仲裁法》等法律文件。尤其是《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細則,它是我國關于勞動制度的基本法,其中詳細的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簽定、工作時間、工資、勞動保護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兼職前對這些內容有個大概了解,在兼職過程中如果遇到以上問題,便能從容應對。
2、了解用人單位的相關情況。
大學生兼職的盲目性和對雇主信用情況的無知是造成其權利遭受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面試之前事先應當了解一下雇主的基本情況和兼職工作的具體內容。如:經營地點、經營狀況、信用程度、工作性質、工作環境、酬薪狀況等等,不打無準備之戰。
3、 簽定勞動合同或其它書面協議是預防侵權事件發生的關鍵。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3]。許多學生認為自己是臨時兼職,無須簽定書面合同。但這種怕麻煩的疏忽心理正為日后權益受損害埋下了隱患,因為一旦發生雇主拖欠工資或在工作中人身受到傷害的情況,缺乏有力的證據為自己維權而使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
四、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兼職安全問題的思考
(一)大學生兼職安全不僅關系到個人,更是關乎學校的安全穩定。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兼職是學生個人的行為,與學校并無直接的聯系,其實則不然。從學生從事兼職的那一刻開始,學生-企業-學校就成為了一根鏈條,密不可分。每一環節出了問題,其他都會受到影響。大學生校外兼職,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第一步。班級、學院、學校應當從各個環節為學生把關,確保學生兼職的安全性。
(二)引導學生將兼職與專業相結合,促進今后個人發展。目前,大學生的兼職崗位主要以發傳單、促銷員、服務員為主,與專業基本不相關。所學并非所用,是當前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面臨的重要難題。如何合理的引導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盡量與專業相結合,學以致用才是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李 娜.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與分析[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4,(03).
[2]尹紅婷,章根紅.當代大學生兼職狀況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8).
[3]李佳恒.當代在校大學生兼職現象調查與反思一一以天津市部分高校為例[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7,(3).
[4]唐其寶.大學生校外兼職利弊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9).
[5]傅林放.論大學生的勞動者性質[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9,11(5).
(作者單位:黃山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