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國
【摘要】目的 探討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對腦卒中早期肩關節半脫位的療效。方法 50例腦卒中早期肩關節半脫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25)和對照組(n=25),兩組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觀察組加用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每日2次,1次10min,共治療6周。治療前后測量X線片肩峰至肱骨頭間距(AHI);采用上肢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FMA)評定上肢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治療6周后,2組上肢運動功能評分與肩峰至肱骨頭間距值均較治療前有明好轉(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結論 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腦卒中早期肩關節半脫位療效較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
【關鍵詞】智能脈沖;腦卒中;肩關節半脫位
【中圖分類號】R68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8..02
早期腦卒中患者常見肩關節半脫位的并發癥,常常見于軟癱期及痙攣早期[1],資料表明,腦卒中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發生率為17%~73%[2],是導致肩痛和肩手綜合征等并發癥的重要原因之一。Impulse IQ智能脈沖系統治療來源于美式脊柱矯正,采用對人體的骨骼部位進行相對應的安全無痛的等頻脈沖外力沖擊刺激,使人體異常的序列得以矯正,主要運用在關節和肌肉疼痛的處理,尚未見將其應用于腦卒中肩關節半脫位治療的報道,本研究根據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肩關節半脫位的生物力學特點,探討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對其療效的觀察,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自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早期腦卒中患者50例,患者均合并肩關節半脫位并發癥,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3],患者臨床表現及放射科X診斷都顯示存在肩關節半脫位,且均符合《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中肩關節半脫位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37~73歲,病程14~27天,頭顱CT或MRI示腦梗死21例,腦出血2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間資料無差異性,見表1。
1.2 治療措施
選取的患者均給予對應的康復科常規治療,并均進行康復訓練,包括患者良好體位的正確擺放、肩關節的合理固定、三角肌和岡上肌等肌肉的電刺激療法等,觀察組采用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采用美國產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其性能參數:工作電壓220V~240V(50~60 Hz);插座:中國通用插座;設備出力:一段75牛頓;二段150牛頓;三段300牛頓;擊打頻率:實時感測變頻。根據肩關節周圍肌肉的肌腹大小,在岡上肌中部肌腹部采用一段力度,岡下肌中部肌腹部采用二段力度,三角肌前、中、后部肌纖維肌腹部采用三段力度,每一部位連續擊打兩次,按順序依次循環,累計時間總共10 min,上、下午各1次,共治療6周
1.3 評定標準
①肩關節半脫位測量方法[5-6]:采用第二肩關節間隙X線測量方法,測量肩峰外端前緣(通常為一橫行致密線)和與之平行的肱骨頭切線之間的距離(H)。肩峰與肱骨頭間距(AHI)>14 mm為肩關節半脫位。②上肢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FMA):共33項,每項3個等級積分(0~2分),運動總分66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治療6周后,2組上肢FMA與AHI值均較治療前有明顯好轉(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2
3 討 論
正常肩關節依靠肩胛關節盂向上傾斜的特殊解剖位置及軟組織的支持,形成肩關節絞鎖機制。維持肱骨頭在關節盂內的正常位置。早期腦卒中患者肩關節半脫位大部分發生在病程的軟癱期,穩定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主要是三角肌前、中、后部纖維以及岡上肌,這些肌肉癱瘓常常被認為是肩關節半脫位的重要原因,這些肌肉癱瘓后在上肢的自身重力的持續牽拉下,很容易產生肩關節半脫位。因此恢復肩胛骨的“絞鎖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肩關節半脫位的問題。
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由Dr Christopher J Colloca等美國數位整骨醫學博士經過反復的臨床試驗論證后才進行臨床應用,為美式脊椎矯正專用器械,通過獨特的設計和專業的力度測試,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來調節需要使用的強度。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的機制是通過改善人體生理結構及生物力學狀況,調節人體關節序列排列順序,達到刺激神經肌肉興奮性,尤其是提高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利用其原理來刺激肌肉收縮,達到增強肌力,調節人體的序列排布,最終來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為康復治療目的。本研究中其治療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特點如下:(1)強度可控:該系統內置脈沖器能產生三種強度的力量(一段75牛頓;二段150牛頓;三段300牛頓),選擇相應的力量來針對于不同的人體的病變部位,克服了手法治療時力道不均勻的缺點。(2)速度快:該系統具有人工治療無法達到的刺激速度,在患者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還沒有產生抵抗反應時就已發生了生理作用,避免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出現常見的軟組織拉傷、挫傷等并發癥。(3)治療部位精準:針對三角肌、岡上肌可以做到精準治療;(4)自然舒適的應用頻率:該系統能在兩秒鐘內震動12次,這種震動的頻率與人體軟組織的頻率相仿,能夠達到骨骼、肌肉等軟組織共振能夠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5)安全性高:以上四點決定了智能脈沖槍在治療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中絕對安全的特點,避免了肌肉、韌帶等的損傷。且患者能夠切身體會到癱瘓的三角肌、岡上肌主動收縮,使得偏癱患者的自信心能夠迅速提高,康復的過程比較容易進行。
從上述總結,依據早期腦卒中患者臨床上易發生肩關節半脫位的病理機制,針對性地應用Impulse IQ智能脈沖槍治療對早期腦卒中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療效確切,是治療肩關節半脫位的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Chaco J,Wolf E.subluxation of glenohumeral joint in hemiplegia.Am J Phys Med,1971,50:139-143.
[2] 張 通.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201l完全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4(18):301-318.
[3]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1995).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3.
[4] 繆鴻石.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75-78.
[5] 黃耀華.肩關節脫位的X線診斷[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23(11);1106-1107.
[6] 黎江芽.多層螺旋CT(MSCT)對健康成人第二肩關節間隙的測量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8(5):48-5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