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臨近,全民學英語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潮流。而聽力作為英語語言交際的基礎,則是我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本文主要是就高中英語學習中聽力水平提高的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聽力障礙;原因;對策
引言
從初中升入高中,各學科的學習難度不斷加深。尤其是英語學習,對于我們聽力能力所提出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雖然高中英語考試中的聽力試題占有的比例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大多數高中學生的聽力能力與閱讀、語法、詞匯等各方面比較,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1、高中生英語聽力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我們高中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知識性聽力和非知識性聽力等幾方面。
1.1對聽力內容掌握不清
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時,不只是簡單的學習英語的詞匯、語法等相關知識,而是應該將自己與英語環境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在深入了解英語語言國家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學習英語知識。作為高中學生而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學生已經習慣了用漢語的思維方式理解英語知識,而這也是影響我們高中學生聽力水平穩步提升的關鍵因素。
1.2詞匯量較小
雖然詞匯看似很小,但是語言都是由詞匯累計而成的。因此高中學生詞匯積累量的提升是促進其英語能力提升的基礎。同樣的英語聽力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在大量詞匯積累的基礎上。這一點在我們高中學生脫稿聽有聲材料時表現的尤其明顯,假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詞匯積累量不足的話,那么就會對我們聽力能力的提升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1.3語法認識不通透
我們高中學生在脫稿聽有聲材料時,無法及時的理解和掌握材料中的語法、時態變化等相關知識,就是我們場所的語法障礙。再加上很多學生由于受到自身學習能力的制約,導致其理解速度明顯無法滿足聽力材料播放的速度,不僅對我們理解和掌握聽力材料內容造成了影響,同時也成為了我們高中學生最主要的聽力障礙之一。
1.4心理因素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雖然大多數高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都可以理解聽力中英語閱讀的內容,但是如果進行脫稿聽力測試的話,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緊張過度,而出現信息收集斷層的現象,而這也是影響我們聽力整體效果的重要因素。
2、促進高中英語聽力學習效率提升的策略
2.1 加強語音訓練
正確理解聽力知識與熟練、準確掌握語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時,必須在掌握其準確發音的基礎上,才能聽懂別人所要表述的內容。因此,必須對語音學習予以充分的重視,才能促進我們聽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另外,在我們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多聽標準流利的英語磁帶、詞匯朗讀、英語對話、英語歌曲等相關的英語材料,才能確保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正確的英語朗讀習慣和方法,為我們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2養成學英語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聽力習慣是促進我們高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升的關鍵。所以作為我們高中學生而言,必須在英語教師的幫助下學會捕捉聽力測試信息的方法,同時在聽力訓練過程中養成邊聽邊記的良好習慣,才能促進自身聽力能力的不斷提升。由于聽力測試具有未知性較強的特點,所以我們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才能準確的抓住聽力教材中的關鍵點,為我們聽力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而這些都進一步說明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技巧是促進我們高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3強化知識,把好文化關
由于目前的高中聽力教材涉及到很多的國外優秀文化內容,再加上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較大。所以,高中學生必須在英語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擴充自身的知識面,深入的了解西方國家的人文歷史、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知識,才能在不斷擴展我們自身知識面的同時,促進高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不斷提升。
2.4合理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強化心理素質
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心態是促進聽力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在英語的學習中,需要控制和調整自我的心理素質,促進自身聽力水平不斷提升。
2.5詞匯量的擴大
在學習過程中,英語詞匯量積累的多少,是影響我們英語理解水平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單詞的掌握量較小,那么也就無法領悟聽力材料的內容。另外,作為新時代的高中學生必須在積累英語詞匯的基礎上,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認真的聽講,同時加強單詞、短語、句子、段落等各方面知識的訓練力度,才能達到促進我們聽力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隨著高中英語考試中聽力測試占有比例的不斷提高,也更加說明英語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由于英語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我們學生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在反復實踐不斷改進教學對策的過程中,促進我們學生聽力能力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旭昕.高中英語學習中提高聽力水平的幾點方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1:202.
[2]陳艷艷.淺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學生自主性[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v.18;No.7202: 104-106.
作者簡介:姓名,李泊樺,中學,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女,漢,1999年11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