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旭
[摘要]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已逐漸趨于成熟,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已逐步步入正軌,并不斷深入到我國的社會發展中。此種創新在推動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我國傳統農村金融行業的核心,農村商業銀行必須對自身進行深入反省,加強對自身的改革,這樣方能適應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需求,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農村商業銀行 影響
隨著國內金融體制的不斷創新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逐步迎來了互聯網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不僅有效的彌補了中國傳統金融行業的不足之處,而且在創新金融框架和交易結構、提高金融效益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然而,與此同時,其也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在分析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產生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可供參考。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產生的積極影響
(1)促進國內農村商業銀行業務結構的調整。以往國內農村商業銀行對個人及農村小型企業的信用服務存在諸多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那些群體的貸款需求存在著需求頻繁、貸款資金少、貸款時間要求快速等特點,再加上那些群體較為零散,無法全方位地掌握其真實信息,存在著較大的風險。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使傳統農村商業銀行的這些缺陷得到有效的彌補,可以使其貸款安全性及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農村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
(2)推動國內農村商業銀行的革新。2013年國內農村商業銀行開發了諸多創新產品,有效的改善了整個傳統金融行業的經營思想及運營模式。盡管目前尚未建立一個全新的格局,然而,卻有助于農村商業銀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增加其自身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市場占有份額。
(3)完善國內農村商業銀行的市場格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也隨之應運而生了,快捷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其可以通過轉向自身的虛擬網關來掌握用戶的資金流向及獲知用戶信息,大大減少了傳統農村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這就促使農村商業銀行不得不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市場格局,從不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競爭轉變、從行業內部競爭向產業聯盟競爭轉變、從產品服務競爭向商業模式競爭轉變、從資源實力競爭向綜合實力競爭轉變、從互相競爭向合作轉變,以適應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需求。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產生的消極影響
(1)削弱了國內農村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首先,從支付渠道方面來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也逐步從銀行或銀聯的POS終端轉變為網絡支付,實體店也逐步轉變為虛擬店。移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憑借著其支付便捷、靈活的優勢,逐步形成了一種潮流,大大削弱了國內農村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第一,移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方式可以做到快捷支付,不受網銀和網銀交易額度的限制。第二,移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方式可隨時隨地實現快捷支付,無需依賴銀行物理網點,只需手機終端或電腦即可實現,再加上農村的交通不是很便捷,所以,人們更愿意采取這種全新的支付方式,這樣便大大沖擊著農村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其次,從信息技術方面來說,以往在進行農村社會融資時,無法保證資金供求雙方實現信息的及時有效交換,無法在空間及時間上有效的匹配資金供求雙方,農村商業銀行的出現使得資金雙方的匹配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電子商務與社交網絡信息交換方式也隨之不斷涌現出來,如阿里巴巴、微信等,進一步拓展了信息交換途徑及方式。此種金融模式沒有農村商業銀行復雜的審批程序,也無需投入較多的交易成本,為農村小額借貸帶來了諸多便利,大大提升了借貸雙方的效益,農村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也隨之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2)增加農村商業銀行的運營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貸款流程比農村商業銀行要簡單得多,只需提供一個參考,貸款方便可快速得到貸款資金,屬于純信用貸款,無需抵押品,融資成本更少。所以,農民及農村中小型企業更樂意采用互聯網金融貸款模式。但是,由于目前金融行業的整體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金融監管互聯網機構及體系尚未形成,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目益增加,所能獲知的客戶重要信息越來越少,這必定會進一步加大金融行業的壞賬率,倘若發生問題,必定會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秩序造成巨大影響,從而增加農村商業銀行的運營風險。
二、國內農村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一)認真落實農村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計劃
國內農村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優勢,將自身的品牌信用、網絡網點、技術實力和客戶基礎等方面的優點充分展現出來,明確自身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發展地位,合理地制定競爭與合作方案。第二,農村商業銀行應充分產意識到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樹立強烈的自我危機意識,把互聯網金融發展當作主要的戰略發展目標來貫徹執行。第三,農村商業銀行必須對互聯網金融戰略發展計劃加以科學的編制并認真貫徹執行。農村商業銀行必須合理地整合所有部門的資源,合理地銜接好目前工作與頂層設計,科學地整合整體統籌與分布執行,明確制定各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及發展路線圖。農村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其短期發展目標、中期發展目標及長期發展目標,其中,短期目標應盡量在短時間內協調好第三方機構與銀行之間的協作、競爭關系,以保證農村商業銀行網絡支付、網絡融資和移動金融等業務的綜合發展;中期目標應在發展中期全面推廣使用互聯網技術,以掌握更多的客戶信息,為轉變農村商業銀行的運營管理模式奠定基礎;長期目標應努力把農村商業銀行構建成一個現代型的銀行,實現其線下與線上、現實與虛擬的有機整合。
(二)努力拓寬農村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農村商業銀行應利用自身的優點,加強對云計算及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努力向網絡融資、網絡支付和移動金融等方面延伸,不斷改革其平臺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支付方式,以提高其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第一,應加強對服務模式的改革,農村商業銀行應加強對移動金融業務的開發,加強改革移動商務模式、支付方式和理財模式等,營造一個移動金融生態圈,提升其服務的快捷性。第二,應不斷改革服務功能。農村商業銀行應加強對先進技術的使用,不斷創新信貸機制、產品、流程和工具,著重強調在線供應鏈融資、網絡自助貸款和網商融資等,不斷研發在線理財產品、加強建設網絡“理財超市”,以實現網絡貸款的在線化和職能化。第三,應不斷改革其支付方式,構建一個全新的線上支付結算體系,以實現跨行資金的線上支付結算及線上收單。同時,還應協調好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協作,努力實現定價管理、業務范圍、風險預防控制及準入管理的統一。第四,應不斷改革平臺運營模式,農村商業銀行應利用金融生態圈,協調好第三方支付機構、移動運營商與銀行等之間的競合關系,進而達到雙贏的發展目標。
(三)加強建設“智慧型”網絡銀行
第一,農村商業銀行應注重客戶體驗,不斷創新網點的服務功能,構建一個“智慧網點”,使網絡渠道從交易逐步轉變為營銷,實現金融營銷服務的在線化與智能化。另外,應加強對手銀行及移動支付等業務的拓展,實現網絡自助銀行的全功能化和全流程化。第二,應努力實現協同作業,加強對標準化、模塊化流程架構的制定和改進,有效的整合跨條線和跨層線的資源,實現組織架構的網絡化。另外,應注重對互聯網渠道產品的開發,努力開發出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的互聯網渠道產品。第三,應加強對客戶信息的采集,構建一個智能型的客戶信息系統,以達到同步交互共享客戶信息、精細化管理客戶關系的目的。同時,可根據客戶的不同情況,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產品服務及營銷服務,而且還應注重與互聯網平臺的協作,如社交媒體、移動服務、電子商務等。第四,應加強對流程集成的改進,努力構建一個全天候、跨渠道集成、全球一體化的運營平臺,實現其網絡金融服務的跨時空和持續性。
三、結語
總之,互聯網金融發展在為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其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農村商業銀行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則應充分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發展給自身帶來的影響,認真落實農村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計劃、加強建設“智慧型”網絡銀行、努力拓寬農村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這樣方能增加其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占有份額,保證其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