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大一剛開學時,有個讀者來找我聊天,語氣很沮喪。他高考超常發揮,被一所名校錄取,卻在開學的第一周,就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宿舍里的幾個同學都太優秀:一個在高二時就拿了英語演講比賽的冠軍,一個是數學奧賽的特長生,一個雖然成績跟他差不多,但家境優越,眼界和能力都強他不少。只有自己既沒什么能力又沒什么背景,中學時期微薄的優越感早散得一干二凈。
“不是都說大學四年是人生的加時賽嗎?那對于我這樣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再努力又能跑出什么成績呢?”他說。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好不容易贏過了千軍萬馬、跨過了獨木橋,帶著滿身的疲憊只想落腳歇一下,卻看到別人清清爽爽地站在起跑線上,裝備齊全,斗志滿滿,而灰頭土臉、氣喘吁吁的自己,怎么看都沒什么勝算。
我是在大三實習時,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絕望。錄用我的是一家很有名的公司,經過了三輪面試和兩輪筆試,我終于等到了日思夜想的郵件通知,當時覺得自己很厲害,而打擊也來得那般不期而至。
跟我分到同一個前輩手下的是一個來自廣州的姑娘,明明跟我同歲,卻有著出奇豐富的職場經歷。在我還糾結如何做數據透視表時,她就已經算出一組漂亮而有說服力的數據了;當我在大會上像聽天書一般聽著老總傳授經驗時,她已經懂得拿著財務報表跟前輩討論市場利潤的變化趨勢。高下立判,那樣明顯,以至于用不著外人說,我已經在她面前自慚形穢。那時候,我很絕望,覺得自己很倒霉,剛進入職場便遇到勁敵,毫無還手之力。
無意間聽到小道消息,說這個姑娘本來就是某老總的獨女,自幼被父親帶在身邊按照接班人的標準培養。我默默地把這個消息記在心里,在每一個被她比得光芒盡失的時刻,都自我安慰道:“人家可是公主,我一個普通人比不過她也是正常現象,誰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了呢?”
我從沒想過她會主動約我喝咖啡,實習結束,她笑吟吟地挽住我,說:“明天就要走了,聚一聚吧。”想到以后也很難再見了,我忍不住對她坦白了自己的羨慕、嫉妒和心灰意冷。她聽完后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問我:“那你知道我大學期間都是怎么過的嗎?我每天上完課都要去圖書館繼續學習4個小時,考了金融風險管理師;從大一開始就利用寒暑假在企業兼職,甚至常常加班到半夜。而這份實習,已經是我的第五份工作了。”
“你其實很優秀,只不過比我晚起跑了三年而已。”她這樣安慰我。我這才知道,關于她家世的傳說全是謠言。她跟我一樣,父母都是工薪階層,而她的優秀,并非來自天賦或是家世的加持,而是在我怡然自得的三年中,她在沒日沒夜赤手空拳地拼搏。沒有誰是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的,我們以為的起跑線,其實就是人家辛苦奮斗了多年的終點。
之前有讀者問我,年輕人最應該培養哪一方面的能力。我想了很久,才慎重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培養自己縱向的時間觀。因為年輕,我們難免幼稚,認為人生是一場不可逆轉的博弈,輸在了開頭便再無翻盤的機會,又因為短視,看不到勝出的希望,便連參賽的入場券都想丟掉。可這世上,有誰的成功是橫空出世的呢?
你看到的那些閃閃發亮的光環,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不過是一個人咬牙走了很久的夜路,才為自己點亮的一盞燈。懂得看到過去,才能明白生活是每一天、每一夜的疊加,你如何度過昨天,就如何度過今天,你如何度過此刻,就如何度過未來。而懂得看到未來,才明白一個人30歲時的起跑線,是由20歲的自己決定的。
你可以停留在原地自怨自艾,也可以選擇立刻開始追趕,為下一個10年中的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所說:“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追趕永遠比等待有效,因為運氣只眷顧不言放棄的人。畢竟人生那么長,暫時輸一場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