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栩萌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南京 210005)
1.國家審計業務外包。鄭石橋(2015)從交易成本與審計主題方面提出國家審計業務外包的驅動因素主要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并指出決算審計、工程價款審計以及通用內部控制審計比較適合開展業務外包。劉栩萌(2017)提出,可以從招投標制度、風險評估與分類管理制度、質量控制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構建國家審計業務外包制度,并從思想、業務能力、經費等方面進行相關保障。
2.審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王英姿(2002)結合我國實際狀況,為會計師事務所設立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將二級指標的指數乘以權數累加可以得到總體的質量分數。趙彬(2015)針對特定事務所質量評價現狀,運用DAGF算法構建了一套審計質量評價指標,并對于該事務所進行了評價。
1.國家審計業務外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國家審計機關來說,不僅解決了人手與審計期限的不足,沖減了審計成本,同時也反向推動了國家審計人員職業化素養的提升;對于民間審計機構來說,不僅拓寬了其業務范圍,增加收入渠道,也同時提升了社會聲譽,為未來發展帶來良好的品牌效益。對于國家審計外包的審計項目評價指標體系,是直觀了解外包項目優劣的第一手段,是對審計機關與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模式的綜合考量,也是維護國家治理,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
2.在國家審計業務外包質量評價體系設計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原則有以下幾點:一是合理性原則。選用的指標、分配的具體數值與權重要能合理評價審計業務外包工作的整體質量,要考慮其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二是全面性原則。在指標的選取上,要全面體現對審計業務外包項目各個方面的評價。三是可評價性原則。設計的指標要具有可評價性,可以清晰評價各項指標,不存在界定模糊,主觀意識過多影響打分的情況。
3.對于國家審計機關審計業務外包的評價,其評價主體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審計機關的內部評價,二是作為政府機關,所需要接受的社會大眾的評價。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由于國家審計購買民間審計服務評價機制尚不健全,需考慮與借鑒的方面較多,評價主體可以主要考慮是審計機關的法規與審查部門。
1.國家審計機關方面。作為國家審計業務外包的發出方,國家審計機關對自身也應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其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外包單位選擇方式評價。選擇合適的外包單位是國家審計購買社會審計服務成功的基礎。在外包單位的選擇方式上,應當評價是否建立了公平、合理的招投標方式,同時評價是否存在暗箱操作、關系推介等違規行為。(2)外包項目選擇依據評價。國家審計機關在外包項目的選擇上同時需要謹慎考慮,不然對國家審計業務質量、安全保密、市級機關聲譽等方面可能產生不利影響。(3)國家審計人員參與外包的工作評價。在外包方式的選擇上存在著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兩種情況,在重要性水平較高與審計周期過長的矛盾前提下,一般可以采用部分外包的執行方式,由一部分國家審計人員作為主體參與審計項目。在這種前提下,需要對國家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相應的評價。
2.會計師事務所方面。國家審計業務外包的對象通常是民間審計組織,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主。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有以下兩個方面:(1)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質量評價。評價國家審計業務外包首先要對會計師事務所本身的質量進行評價,可以從其組織規模、客戶質量、執業人員層次等方面進行。(2)審計業務的質量評價。對于國家審計來說,參考相關文獻,可從審計計劃、審計范圍、審計方式、審計底稿、審計報告等方面進行評價。
根據上文,本文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由兩大總體層面組成,分別為國家審計機關層面和會計師事務所層面,每大類含有相應的一級指標與二級指標。各指標均為定量指標,分值為1—5分,分別表示從表現最差到表現最好。對于各指標所對應的相對權數,本文主要根據相關參考資料與專家探討進行確定(見下表)。
1.在國家審計業務外包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運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由于某些具體評價指標有一定的專業性,在審計機關法規等部門運用該體系進行評價時,應考慮評價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二是由于評價的客體可能包括自己的同事以及相關領導,評判組成員對于評價的事項,需要做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不可“賣人情”,也不可“公報私仇”。

國家審計業務外包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2.國家審計業務外包評價指標體系,其目的是維護國家審計的業務質量,保障國家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對此,應當制定適當的保障措施,以確保評價指標能切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點:(1)建立會計師事務所評級機制,確保有序的準入與退出。可以設立閾值,將評價低于閾值的事務所從外包合作名單中去除,對于高評分事務所,在更復雜且重要性水平更高的國家審計業務中利用他們的工作。(2)建立人才的選拔與任用制度。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選聘制度,大膽從社會審計的精英中選拔合適的人才,為國家審計的發展提供自己的助力。(3)建立審計業務外包評價結果公告制度。將結果向社會公告,一是可以增加社會公眾對于國家審計的認可度,同時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聲譽;二是可以對會計師事務所產生激勵作用,使其積極參與到國家審計業務中來。
參考文獻:
[1]劉栩萌.政府審計購買民間審計服務的策略和路徑研究[J].經貿實踐,2017,(2):193-194.
[2]趙彬.RH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指標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15.
[3]鄭石橋.交易成本、審計主題和政府審計業務外包[J].會計之友,2015,(7):130-136.
[4]彭正輝.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外包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2,(3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