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裕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正在逐漸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起來。就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正確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如何通過該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本文首先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和特點進行簡要的闡述,然后對當前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筆者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特點;合理;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將課堂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為每小組分配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記性交流和合作,最后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來對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就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不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此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
1.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組內每個小組成員都承擔不同的職責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來進行小組分配,每個小組成員成績要平均分配,人數由三到五人組成,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合作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2.小組成員之間是合作關系 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中每名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并且每個個體之間都存在著競爭關系。但是如果將學生組合成不同的小組,那么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會發生變化,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小組成員共同面對同一個任務和目標,小組成員互相交流和幫助,一同實現這一目標。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僅有效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還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培養學生交流能力。
三、當前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使得小組合作學習難以開展 近幾年,我國教育部門通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教學得到顯著的發展。但是,目前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被傳統教學觀念所束縛,這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被引進到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夠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的認識,甚至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將自己置身事外。再加上初中語文教師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使其不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樣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小組合作學習難題開展。
2.小組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 小組合作學習,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能夠看出是由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合作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的目標是一致的,并且小組的學習成績是由組員成績總和來決定的。但是,從目前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狀況來看,多數學生在小組中沒有明確自己的職責,只注重自己學習,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小組合作為自己不愛學習提供條件,在小組中與組內成員玩鬧。
四、提高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策略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聆聽其他同學的意見,讓學生學會去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進而培養學生自我反思意識和自我總結能力。第二,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勇敢提出自己的見解,敢于說“不”。這種能力不僅要體現在小組內部同學身上,還要體現在質疑教師、質疑權威。不過,在此之前,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必須是合理的,不能沒有依據就提出質疑。
2.注意分組的科學性和自愿性 分組的科學性在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前,要對每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才能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的自愿性在于學生在分組過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教師借鑒學生的意見來進行分析,以此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下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其表現形式和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相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會不斷發展和完善,也一定可以與初中語文教學緊密結合,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應順應時代發展,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認真學習和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和方法,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魏杏娟. 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7):63-64.
[2]李淑玲.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讀與寫:上,下旬, 2016, 13(7).
[3]黃安惠.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1):00095-00095.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恩平黃岡實驗中學 52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