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淞予
摘要: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將高中化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趨勢越發明顯,并作為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理念存在,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高度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本文從化學實驗教學實例出發,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進行策略分析,實現化學實驗為高中化學素質教育教學新目標成功助力。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教育功能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也相應發生改變,對具備實踐性和創新性內在素養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需求迫切,為我國教育行業教育培養目標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在傳統教學課堂中,由于成績作為唯一考量標準,導致教師的課程構成主要由理論知識點教授為主,對學生思維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工作有所忽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高中化學課堂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目標,教師在當前階段需全面建設具有實踐性的教學課堂,保證學生化學科目內在核心素養全面培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有力整合。但通過調查分析,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仍存在許多顯著問題,有部分教師對化學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尚未著手培養。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的高中學校,由于化學教學物資的缺乏,導致化學實驗課程開展阻力重重。
二、高中化學實驗課堂重要性淺析
化學科目具有實踐性、實用性的特點,在新舊高中化學教材中都有相應體現。據調查分析,許多高中學校在化學實驗課程建設情況并不理想,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仍采用傳統知識點灌輸的方式開展化學教學,對互動性化學課堂建設不夠重視。基于現狀,化學科目教學需要把實驗作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對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目標提出了明確要求,標準中指出: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高中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課程中,許多化學物質教學點需要學生掌握,例如:鎂條在氧氣中燃燒將會產生耀眼的強光,并產生大量的熱量,在產生白煙的同時差生白色物質;木炭在氧氣中燃燒能夠散發熱量和產生白煙;硫在氧氣中燃燒能夠散發出藍紫色的火焰,并產生刺鼻的氣體。上訴知識點在化學教材中呈現的較為刻板,學生學習起來枯燥無味,如果教師不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加以呈現,那么對于學生而言,掌握并加以運用存在著許多困難和阻礙,并且會導致學生對化學科目的學習興趣降低、化學科目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此外,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添加的化學實驗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實驗只是為了呈現實驗結果和數據,對學生生活自主學習思維的培養存在缺失的現象。
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符合素質教育基本目標的,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的引入幫助學生吸收知識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并得以把這些實踐能力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當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相應化學現象時,可以通過分析問題、查閱資料、構建實驗、實踐實驗、解決問題的方式完成自主學習。例如在教授“蒸餾”知識點工作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驗方式進行論證。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蒸餾瓶,并放置一些碎陶瓷片在其中,告訴學生陶瓷片是為了防止液體爆沸。并把溫度計水銀球上沿調整至支管口下緣水平線上,再在蒸餾瓶中添加三分之一的液體進行加熱,通過實驗預先演示,在其中告訴學生相應知識點和需注意的安全事項。然后要求學生自主開展相應實驗,教師環視并進行指導。在所有學生都完成實驗后,教師講解蒸餾的作用是提取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學生在實驗中的實踐能夠促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能夠聯想至生活中去。
2、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探究意識
在高中化學科目,化學學科具有探究性的特點,學生對知識點探究意識的養成十分重要,但許多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側重點通常為知識點達成,對化學實驗講解、展示較少,導致學生探究意識沒有培養缺失。化學科目體系龐大、知識點較多,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探究意識及化學思維進行有力培養,將會導致學生在化學高層次學習中困難重重。例如在教授“升華”相應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開展,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碘升華實驗,將I2和SiO2混合物進行相應分解。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對“碘”這種物質十分好奇,這時教師就向學生介紹到:“單質碘是紫黑色晶體,會腐蝕其他物質,并包含一定的毒性。”學生又發問道:“那碘為什么會升華呢?”教師講解到:“單質碘在遇到淀粉后會變成藍色,在加熱過程中碘會由此升華為紫色蒸汽,蒸汽十分刺鼻,大家在實驗過程中請注意自我保護”學生聽了教師相應講解后開展實驗,當看到實驗現象與教師描繪的一致時,就會由于興趣和成就感驅使,對深層次化學實驗產生好奇。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階段,急需具有創新性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學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需要對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工作充分重視。高中化學科目作為一門實踐性、創新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驗進行的化學學習,可以增強其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點。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面對許多突發性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查閱資料或求助教師后自發解決,在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小結
化學學科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重要性不可小覷,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化學知識利用十分廣泛,人們對化學體系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從未停止。在高中階段,新課改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是符合我國當前人才需求的,需要教師對化學實驗教學的充分利用,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實現學生化學思維、探究意識、創新意識的全面培養,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綜合性化學人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樹奇,汪旺根.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8(06).
[2]周曉芳.化學實驗教學功能落實現狀的調查—以周口市沈丘縣高中為例[J].河南大學,20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陳曼.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探究[J]西北大學,2013.
[5]王后雄.試析高中化學新課程教科書實驗的教學功能[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