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摘要】應用型教學背景下的教學方法變革理念是現代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根據應用型教學背景下教學方式變革的趨勢,研究了應用型教學背景下的教學方式變革理念,即堅持開放原則;實現課程整合的科學內涵;營造學習環境促進學習發展;重視學生的自我訓練;創建開放的教學資源。經過實踐,改革理念符合發展趨勢。
【關鍵詞】應用型教學教學方法變革理念研究
一、應用型教學背景下教學方式變革的趨勢
1.當代知識的轉型
隨著知識的不斷創新、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生命周期的縮短和知識老化的加劇,引發了知識觀念等一系列的變化。知識的概念、知識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和拓展。
從知識的本質出發,現代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特征逐漸被質疑和解構,取而代之的是對文化性質和環境的認知判斷。當代知識更新與共享的加速發展表明,教師的“先知”權威逐漸弱化,學習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此,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引導學生從學習到學會的轉變。
2.學習方式的改變
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即時信息交流成為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文化形式。媒體眾多,形式分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便攜終端與外界實現零距離的互動交流。在網絡技術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數字一代”的學習方式將逐漸成為移動性自適應學習的主要方式。這種新型的互動交流、學習現象和認知方式狀態,給傳統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面對新的開放學習文化,滿足新的學習需求,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它已經成為教學方法轉變的動力。
3.教學媒體的變遷
教學媒體的變化應用語境下的教學不再是基于單一語言符號的知識教學,而是基于多模式、多渠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以及多形式的知識理解和建構。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數字化教學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探索的一個必然問題?,F代教學媒體不僅是傳播教學信息的媒介或輔助手段,而且已經成為人們的認知工具和學習資源。它改變了教學環境的構成要素、教學資源的形式和教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教育呈現出強烈的信息化特征:教育手段趨向于多媒體。教學資源趨于數字化,教學方法趨于多樣化和互補性。4.新型開放課程的崛起
新開放課程的興起隨著國際化和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以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同類型的開放課程不斷涌現,兩種情況都產生了最新的影響。第一,國際“莫科”的興起,導致了新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如“頭等艙”的翻轉班和短片的“微型班”。目前的大型網絡課程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其發展趨勢是勢不可擋的,推動了高質量課程資源的全球共享。
二、應用型教學背景下的教學方式變革理念
1.堅持開放原則
堅持開放原則,就是要把教學放在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在思考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教學結構的重構和課堂文化的重建。從教學課程范式到發展課程,應建立一種包含異端和鼓勵創新的教學文化。要形成“協作雙主體”的教學結構和師生平等的關系,使基于教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互動的課堂變革。讓我們從封閉的課堂教學開放,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擴大思維和活動的空間,以課堂討論和課外培訓、在線交流和線下交流取長補短,實現教學的跨時間和課堂教學功能擴展。
2.實現課程整合的科學內涵
突破垂直的內容和傳統的課程形式的組織結構,構建了基于尊重知識的內在邏輯原則的血統與可拓知識譜系,注重學科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增加跨學科內容和學科前沿知識、學科方法論的知識重點,高層思維訓練和補充其他內容和富集。堅持教與學并重的教學,在師生關系中樹立一種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理念,從教師到師生共享課堂話語權。增加了學習的權重,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式訓練,促進了課堂向“學?!钡霓D變。
3.營造學習環境促進學習發展
以學習活動為基礎的探究式互動學習的關鍵在于引導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創造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和諧的學習氛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提供有效的課程學習經驗的學習條件,同時加大指導和領導學習,教學過程作為一種思維深度的過程,合作探究。
設計各種學習活動和任務的情況下,讓學生開展任務通過個人探究學習探究、組信息交流、課堂成果展示和在線平臺結果發布和其他形式的交流與共享,基于深知識形成理性思維的學生,產生思想碰撞,促進學科知識和專業發展的內化。
4.重視學生的自我訓練。
引導學生擺脫浮躁情緒,致力于學習,注重學習的批判性知識的學習和建設,注重學習者的學習和訓練,開展教育,通過多種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探索和逐步掌握問題分析、解決問題、促進知識轉移和能力發展。
5.創建開放的教學資源。
創建開放的教學資源就是發揮師生的協同作用,利用現代資源的優勢。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建立教學資源體系,建立基于課程知識結構的多模式教學資源,為教學資源庫的多向互動奠定基礎?;谛畔⒔涣鞯幕訉υ捊虒W不再是個人信息疊加的教學,而是基于教學要素(教師、學生、資源和媒體)的交流和共享。教師要為信息的順利交流創造渠道和機會,使學習者能夠通過多層次的信息交流和多層次的觀念交流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培養深刻的思維習慣,挑戰批判性的學術勇氣。
三、總結
傳統的知識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應用。如何處理知識創造的無限}生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在知識轉移過程中由“學”向“學”的轉變,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這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建設和推廣。從本質上講,這是教育實踐為適應信息時代社會需求的演變,促進課程教育國際化及其世界性整合所作的嘗試。開放課程建設的理念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