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鉑
【摘要】當前,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酒店業面臨著復雜的文化生態環境。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等的碰撞與沖突。在這種背景下,酒店作為接納客源、提供服務、給人帶來舒適、愉悅與滿足感之地,也在經歷各種文化沖擊以及發展的挑戰。酒店不僅是提供便捷服務與舒適體驗的地方,也是傳遞文化、創造文化的特定機構,尤其是星級酒店,它們的魅力來自他們本身的一種力量,集客力,一種吸引并留住客戶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酒店乃至服務業,甚至國內、國際文化交流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是高星級酒店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戰略。語言作為人類溝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亦是重中之重。英語是國際語言,所以英語言翻譯就變成酒店文化傳播的主要工具。
【關鍵詞】文化傳播 翻譯
在酒店中餐飲部占據了半壁江山。據統計,各大酒店餐飲部的收入占據酒店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星級酒店中,餐飲部的作用尤為重要,作為餐廳的基礎,菜單的價值就會被放大,尤其是星級酒店中的英文菜單。
筆者曾在天津各大五星級酒店做過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除去一些知名菜肴,例如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餃子等已有自己英文名稱的菜肴,由于文化差異的原因,外籍旅客經常對于酒店餐廳菜單產生不同程度的誤解,而餐廳的服務人員也不能很好地進行翻譯解釋。在此,我想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來說明。
例如,四喜丸子,被一家知名酒店譯為Four-Joy Meatballs。有一些外國客人就覺得這道菜很滑稽。四個搞笑的肉丸是什么菜呢?這道菜比較正規的譯法是Meat 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這種譯法比較符合外國客人的思維,既能明白菜品的原料又能理解菜品的烹飪方式。
還比如,雖然有些詞匯有它自身的英文單詞,比如“餃子”,外國人說餃子不經常用“dumpfing”這個詞,而是直接用拼音“Jiaozi”,這也算是一種對文化的互相融合,所以我們在酒店餐單中用后者,反倒更加簡明易懂。同樣的例子日本的壽司就是日語片假名的直接英譯“Sushi”。這其更實體現了翻譯的靈活性和融合性。
再例如,“霸王別姬”,這道江蘇名菜若直接譯為“Kings Part-ing from his Favorite”外國人必然不理解這與要吃的菜肴有什么關系,若是僅以材料命名“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tle”,又會顯得過于平淡無奇。這時就需要用“直譯解釋+圖片”的方法向外國人解釋這個古老的傳說和美味的菜肴。即菜單正面列出圖片和菜名“霸王別姬”(“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de”)。Note:See the story on the back of the menu.在背面用英文寫出此道菜名的來歷-In Chinese,chicken and concubine are homophones.Inthis dish,turtle wasdescribed as over lord.There was a historical leg-end about the dish.In 202 BC.the King of Western Chu wasbesieged by Liu Bang.He wantedto break through from the en-vironment,but couldnot bear to leave Yu,one of his favoritewives.Inorder to avoid the fear of further troubles of Chu,Yucommitted suicide.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酒店業作為接納客源、提供服務、與國際進行文化交流的直接窗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語言是重要的媒介。因此,酒店翻譯成為紐帶與橋梁,而它在經歷各種文化沖擊以及發展的挑戰。中國酒店文化背景下的漢英翻譯是一項跨文化交際活動,譯文與原文讀者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文化背景為對客溝通造成了極大的障礙。譯者應考慮譯文讀者的語言表達習慣和信息接受力,不拘泥于譯文在語言形式和表層語義上的對等轉換,而應在盡可能忠實于原文內容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使譯文和原文在功能上達到最大程度的對等,從而引起外國旅游者、商人的相似反應,吸引他們來店入住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