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振
[摘要]田徑運動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一直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哪個國家的田徑運動一直保持著居高不下的水平,那么這個國家其它項目的運動水平也不會太低。一個普通人如果能堅持不懈地進行田徑鍛煉,他在其它方面的運動能力也會隨之不斷提高,反應能力和抗衰老能力都會比不參與田徑鍛煉的人高出很多倍。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能夠讓他保持對田徑運動的熱愛并持之以恒地參與進去,對于他個人來講,其身體各項器官都將會達到最為理想的發育狀態。如何讓學生對田徑運動感興趣并參與其中,趣味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關鍵詞]田徑教學;趣味教學法;運動項目;身體素質
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體育教師都非常重視田徑運動教學。田徑教學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有研究表明,趣味教學更能夠激起中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喜愛,同時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達到教學目標。趣味教學法的關鍵在于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把帶有激烈競技性質的田徑運動創新改進,變成充滿趣味的教學素材,讓體育課堂變成學生能夠充分娛樂、放松又得到極大鍛煉的平臺。
一、當前中學田徑教學的狀況
1.中學生對田徑運動認識不足
眾所周知,田徑運動是一個統稱,囊括了田賽、徑賽以及其它各種全能比賽。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田徑運動沒有這么多復雜的項目,主要是指跑步、跳高、跳遠、投籃等活動項目。在教學中,體育教師大多沒有向學生拓展講解田徑項目及對它的認知,導致很多學生對田徑運動項目沒有明確的認識,把教學過程中粗略簡短的田徑教學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上的田徑運動混為一談,很難讓學生保持對田徑運動的熱愛。更有一些教師把田徑課當作跑步訓練課,使得學生對田徑課懷有恐懼和逃避的心理,這與素質教育下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相違背的。培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正確認識,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作為特殊的體育文化,一直都在奧林匹克的發展進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2.田徑教學陷入發展的瓶頸期
素質教育經過很多年的創新改革,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但在實際的田徑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田徑課還是以競技為主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很難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加上中考前的體育測試明確規定只對田徑三項進行考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師主動創新教學方法的實踐,最終導致中學生對于其它田徑項目始終感覺遙不可及,沒有辦法體驗更多的田徑運動的樂趣,使田徑教學陷入發展的瓶頸期。
3.忽視了對學生田徑興趣的培養
多年來,初中體育教材內容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缺乏創新,部分教師的體育教學方法又過于死板,課上經常用到的體育教具也是傳統的卷尺、計時表等,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對于田徑運動表現出冷漠的態度。加上初中學業壓力比較大,很多學生更愿意在課外去參與一些與田徑無關的項目去放松自己。沒有參與其中,所以學生無法真正體驗田徑運動的樂趣。
二、趣味教學法的合理性
1.與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要求高度契合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初中生所要進行田徑項目學習的基本技術,學生基本能夠達到這些技術要求。對于田徑運動項目中一些相對比較復雜的訓練細節,標準沒有提過高的要求。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跑步、跳高、跳遠等基本技能,體育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強調田徑運動對于身體機能的意義。同時,在完成基礎教學目標之后,想方設法整合多項田徑運動,增強學生的田徑訓練興趣。體育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利用不同的田徑項目方法,結合學生的運動水平,努力培養其耐力素質以及公平競技的意識,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吃苦耐勞和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一個具有堅強意志的棟梁之才。因此,趣味教學法在田徑運動項目中的運用,就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摒棄傳統的田徑教學中不合理的方法,不斷增加一些有效的、新穎的田徑教學手段,最大程度地發揮田徑運動的功能,激發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熱愛。
2.更能滿足初中生的發展需求
初中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2-16歲之間,正值青春發育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青少年的體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身高也會迅速增長,整個身體外形越來越成熟。但往往在這個關鍵時期,身體的內在器官無法保持同樣的發育速度,主要體現在心血管系統和肌肉系統都處于相對柔弱的狀態,內臟功能很難滿足肢體的大量運動需求。同時,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難免心理波動較大,大部分學生會變得更加活潑,由此引發的好奇心也會跟著增加,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建立起來。這種發展的劣勢是容易造成初中生的注意力轉移過快,堅持性越來越差,自控能力難以提高。而運用趣味教學法則能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加深他們的興趣。此外,趣味田徑教學還能正確培養學生良好的田徑運動意識,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三、趣味教學法在田徑教學中的運用
中學體育教學一直被國家所重視,并提出了“健身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目前,我國的田徑教學改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田徑課需要真正的發揮其引導和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最大化的身心鍛煉?;诖?,體育教學的主要工作重心要轉移到如何激勵初中生主動參與到田徑訓練中來,然后再思考如何去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我們嘗試進行趣味田徑教學法的實驗。
為了更好地將趣味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比較,在田徑教學中,將學生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采取傳統體育方法教學作為對照組,一組采取趣味田徑教學法作為實驗組。對于對照組學生的田徑教學,選用傳統田徑教材中的跳高、跳遠、擲實心球、長跑等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實驗組的教學內容比較靈活,將基本的走路、跑步、投球等運動形式,整合改進成各種充滿趣味性和綜合性的體育訓練,即趣味田徑訓練,同時,這些趣味項目的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都進行加工和組合,使其煥然一新。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方面,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如正常講授、標準演示等;實驗組采用創新的趣味教學方法,如比賽訓練教學法、分解教學法。與此同時,實驗組在課堂上開展更多種類的游戲或比賽,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情景模擬,在潛移默化中灌輸給學生正確的田徑意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發現趣味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田徑教學法,具有以下優勢。首先,傳統的田徑課總是重復一些相同的田徑項目讓學生來訓練,而趣味教學法會開展多種多樣的田徑項目,基本上每堂課都能讓學生學習到不同的田徑項目,使學生對田徑課保持積極的熱情,在參與田徑訓練方面增加更多的主動性;其次,趣味教學法有著更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改傳統田徑教學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唯一評判標準的做法,更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體驗也在評價的指標之內。不僅如此,趣味教學法的評價體系著重強調對學生體育意識的考察和是否真正在田徑運動中獲得了樂趣。這個評價體系非常全面且系統,能夠更加權威地指出學生在體能和體育素質方面的不足之處。
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田徑教學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需求,同時,培養了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熱愛,并使他們養成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習慣。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我們要認真落實體育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對趣味教學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為塑造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沈杰.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 2016,(03).
[2]施衛星.以趣味田徑教學法構建初中體育教學[J].田徑, 2016,(09).
[3]尹趙錢.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成才之路,2015,(01).
[4]馮蘭志.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西部,2017,(04).
[5]劉國宇.探討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文摘版,2016,(04).
[6]譚周揚,黃麗萍.新課改背景下趣味田徑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7,(36).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