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忠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初中信息技術課承載著培養一代新人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任務,更擔負著為其它知識學習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的重任。因而,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尚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對中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需要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本文針對當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更好地推進新時代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
初中階段是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黃金階段。由于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一些教師沒有經驗可參考,或者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領會不深,導致教學方式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加上初中學生的自控性、主動性不夠,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推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之一。
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教育方式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初中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時期,打好這一階段的基礎,有利于將來進一步的學習。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教育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革。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如在平時的學習和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是鍛煉學生的能力;忽視對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等。加上一些學校的信息技術不作為考試科目,所以一些教師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2.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專業素質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許多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來源不一,專業素質也參差不齊。有的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教師是兼職,本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就不高,導致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傳授課本知識,而不注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主動性的培養,教學方式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疑問,導致信息技術教學低效。加上有的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不考試,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敷衍了事,不注重實際教學效果。有的教師雖然專業素養過硬,但是他們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照本宣科,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造成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低下。
3.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低
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低也是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可見學習興趣對于一個科目的學習,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已經很普及,許多學生在家里往往用電腦來玩游戲,而不是去學習信息技術,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加上信息技術的內容比較繁瑣、枯燥,部分教師一味地注重學習成績,而不是學習能力,講解的方式又比較單一,完全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
二、改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1.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
思想是限制一個人進步的根本原因,教師和家長對待信息技術課程的消極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消極的觀念,認為信息技術學習不重要,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不是去學習一些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信息技術。這些傳統的思想觀念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此,教師和家長必須徹底改變這種傳統思想,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信息技術的學習。為此,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課程內容,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技巧和一些比較常用的信息技術,而不是單一地為了考試而學習。考試只是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一個手段,但是并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隨堂安排一些考試,有利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進度。同時,要做好對家長的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改變固有的觀念,不應該一味地要求孩子得高分而忽視了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2.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針對現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來源比較復雜、專業素養參差不齊的現象,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教師團隊。除了要端正教師的思想,讓他們對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深刻體會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外,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熟練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通過小視頻、課堂小游戲、課內外活動等一些措施,做到寓教于樂,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對其專業技能和教學方式進行全方面的考核。同時,學校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增加對教師的培養費用,培訓內容除了一些專業技能外,還可以是學習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加強與他校教師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努力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教學團隊,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程質量。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所有學習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對于許多初中學生來說,信息技術的學習多是一種被動的學習,這種學習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精神負擔。興趣能夠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培養學生興趣的途徑有很多種,首先,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做到明確、易達到。其次,師生關系對學習興趣的培養也十分重要。許多初中學生對某一科目是否感興趣,主要取決于對教師的認可度,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教學藝術,讓學生喜歡自己,進而喜歡自己教的課。比如,提高自身教學語言的藝術。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師通過教學語言,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是課堂教學能否取得高效的關鍵。教學語言更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教師要會運用語言藝術,捕捉最佳的教學時機,達到完美的教育學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是科學性、技術性、實踐性極強的一門課程,它的一些概念與定義,往往會令沒有相應知識準備的初中學生難于理解。如果教師能夠運用語言藝術,不僅能夠深入淺出,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可以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計算機的輸入和輸出設備時,要先告訴學生輸入和輸出設備是計算機接受指令和數據、輸出處理結果的設備。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說:“我們看東西用的是眼睛,聽聲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作我們的輸入設備。同樣,我們用嘴講話、用手寫字,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們的輸出設備。”這一形象的比喻,學生聽了既明白了概念的含義,又覺得教師真有學問,會逐漸對信息技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初中階段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于一些新鮮事物持有較高的積極性和較強的探索精神,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感興趣,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使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滿足信息社會日益發展的需求。這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周亞娟.信息技術環境下新入職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呂林海.新手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的發展:理念與模型——基于對國外IDNT模型及其思想的引介與解讀[J].現代教育技術,2010,(01).
[3]孫曉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J].中國信息技術,2015,(09).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