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嵐嵐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心功能及心衰發生的相關性,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 隨機將2016年3月—2018年4月該院10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觀察組)及6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對比兩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和心功能相關指標,并分析HbA1c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結果 ①觀察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且LVEF相比對照組更低(P<0.05)。②Ⅳ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更低(P<0.05),且Ⅲ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更低(P<0.05)。③經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法顯示,LVEF與HbA1c呈負相關(r=-0.785,P=0.012),LVESD與HbA1c呈正相關(r=0.746,P=0.017),LVEDD與HbA1c呈正相關(r=0.752,P=0.014)。 結論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水平和心功能及心衰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可將HbA1c水平作為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
[關鍵詞] 糖尿病;慢性心功能衰竭;HbA1c水平;心功能;心衰;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014-02
較多研究均證實,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若患者血糖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易對患者心、腦、腎、眼睛、足等重要器官產生損害,嚴重威脅了患者的身心健康。HbA1c水平是目前臨床常用診斷糖尿病的有效指標,而慢性心功能衰竭屬于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1-2],該文為探究HbA1c和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衰的相關性,選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該院收治的16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單純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該院10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觀察組)及6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組106例患者年齡為45~82(63.75±6.73)歲,男女分別為66例(62.26%)、40(37.74%)例;結合NYHA心功能等級將其分為:Ⅱ級48例,Ⅲ級30例,Ⅳ級28例。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為46~80(63.80±6.68)歲,男女分別為37例(61.67%)、23(38.33%)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資料經對比顯示統計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且觀察組患者均符合1971年Framingham臨床診斷心衰標準;②年齡大于或等于45歲者;③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病程大于6個月;④臨床信息完整者。
排除標準:①與2型糖尿病、慢性心功能衰竭診斷標準不符者;②急性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及肝腎功能異常者;③合并全身性感染、高血壓、血液疾病及惡性腫瘤者;④精神障礙、認知異常及溝通障礙者;⑤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對10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及6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主要對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相關信息等資料進行分析,結束后,整理分析結果,并詳細記錄。
1.2.2 檢測方法 于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對患者HbA1c、空腹血糖進行檢測,同時,使用相關儀器對患者心功能指標進行檢測,如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1.3 評估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和心功能相關指標,并分析HbA1c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皮爾遜)相關系數分析法,|r|≥0.8、0.5≤|r|<0.8、0.3≤|r|<0.5、|r|<0.3分別表示高度相關、中度相關、低度相關、不相關,P<0.05,即存在相關性,r為正數即正相關,為負數即負相關。計量資料(x±s)選擇t(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和心功能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且LVEF相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2.2 對比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HbA1c、空腹血糖和心功能相關指標
Ⅳ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更低(P<0.05),且Ⅲ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更低(P<0.05),見表2。
2.3 相關性分析
經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法顯示,LVEF與HbA1c呈負相關(r=-0.785,P=0.012),LVESD與HbA1c呈正相關(r=0.746,P=0.017),LVEDD與HbA1c呈正相關(r=0.752,P=0.014)。
3 討論
目前,較多研究均認為2型糖尿病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亦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良預后的重要因素[3],而HbA1c屬于血紅蛋白與葡萄糖作用的產物,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機體3~4個月的血糖水平,且該指標不易受到飲食、抽血時間及用藥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臨床常將該指標作為判斷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是否達標的“金標準”。
慢性心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患者心功能常存在不同程度受損,為分析HbA1c和心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對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單純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且LVEF相比對照組更低,這提示相比于單純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會出現不同程度升高,而LVEF會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出現該現象主要是由于長期高血糖易導致心肌受損,進而易導致心肌纖維化、心肌細胞壞死,最終易對患者心功能產生一定負面影響[4-5]。
同時,數據顯示,Ⅳ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Ⅲ級組更低,且Ⅲ級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LVEDD、LVESD相比Ⅱ級組明顯更高,LVEF相比Ⅱ級組更低,這提示患者心功能分級越高,則心功能受損越嚴重,HbA1c水平升高越明顯。此外,經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法顯示,LVEF與HbA1c呈負相關,LVESD與HbA1c呈正相關,LVEDD與HbA1c呈正相關,這說明HbA1c水平和心功能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可將HbA1c水平作為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為醫師分析患者病情提供有效依據。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水平和心功能及心衰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可將HbA1c水平作為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
[參考文獻]
[1] 于海橋,程偉倫,洪新彩,等.哈爾濱地區HbA1C用于糖尿病的診斷[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7,33(7):562-566.
[2] 劉樹馨,時立新,張淼,等.HbA1c對中老年人糖尿病及糖調節受損診斷價值的探討[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6,36(6):361-365.
[3] 寧光.糖尿病與心血管健康:從根本性預防著手[J].臨床軍醫雜志,2017,45(6):558-560.
[4] 陳偉強,王文會,趙華云,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ro-BNP和hs-CRP與心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1):1286-1287,1289.
[5] 臧鴻斌,李曉東.左室射血分數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功能的關系[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5):444-447.
(收稿日期: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