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麗娟 林秀如 黃蕤
[摘要] 目的 評估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對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抽取該院于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85例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48例)。兩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率(χ2=6.08)、護理滿意度(χ2=6.74)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圍手術期胰島素用量(t=7.49)、血糖控制達標時間(t=8.06)、切口愈合時間(t=5.73)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低于對照組(χ2=5.93,P<0.05)。結論 給予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抑制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肝癌;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17-02
腫瘤切除術是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方法。近年來,隨著肝癌合并糖尿病發病率的逐漸升高,高血糖對肝癌患者外科手術治療安全性的影響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為了評估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價值,將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8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該院收治的85例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術治療。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4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52.0±1.6)歲。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2.2±1.4)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血糖控制以胰島素用量、劑量調整為主。觀察組實施圍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根據肝癌切除術要求、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等信息,綜合設計護理方案。血糖控制采用飲食、胰島素、運動聯合調整模式。①術前飲食指導。根據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及每日熱量需求,按照三餐均分模式為其制定飲食計劃。在遵循血糖控制原則的基礎上,盡量參考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偏好,制定飲食計劃。如患者嗜好肉類食物,則參照每日熱量攝入標準,適當于餐譜中增加雞肉、魚類等肉類食物,以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護理滿意度。②術前心理干預。術前應積極引導患者熟悉病區環境,減少陌生環境對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刺激。術前訪視時,遵循以患者為中心原則,選用患者易于接受的宣教方式,耐心為患者講解肝部分切除術流程,告知患者全身麻醉狀態下,基本不會產生痛苦體驗。如患者傾向于接受輕松、對話式的知識科普,則可于發放肝癌、糖尿病相關知識一段時間后,以快問塊答的形式,評估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于患者回答不準確的部分,以引導式形式講解正確內容,以確保心理干預效果,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③術后血糖調控。術后密切監測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如患者術后血糖水平較高,可于患者術后進食前,于50 mL生理鹽水中混入50 U胰島素,給予患者靜脈泵注。泵注胰島素期間,參照患者的血糖指標調控輸注速度。當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恢復進食后,模擬人體正常胰島素分泌特征,以便攜式胰島素泵給予患者持續皮下泵注胰島素。期間注意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如患者主訴不適,可采用局部按摩、深呼吸指導等方法,提高其依從性,改善其不適感。④術后飲食調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腸功能恢復(通過腸鳴音、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等指標判斷)前,經靜脈途徑滿足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營養需求。恢復后,囑患者遵循低糖(或無糖)、高蛋白原則進食,具體食物的選擇可接受患者的飲食偏好及意見。同步參照患者的血糖指標變化,給予患者及時的飲食指導。隨著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斷康復,指導患者早期下床鍛煉,利用運動鍛煉加速術后康復,并促進患者血糖指標的改善。運動頻率、強度等的設定需結合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判定。而運動項目、內容的選擇以將患者的意愿作為基本參照。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血糖控制達標率及護理滿意度。觀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標及切口愈合時間。觀察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選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血糖控制達標率及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血糖控制達標率、護理滿意度均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2.2 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標及切口愈合時間
對照組圍術期胰島素用量高于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均長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3 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4例發生低血糖,2例切口感染,觀察組僅1例出現低血糖。見表3。
3 討論
肝癌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合并糖尿病后,將對患者的后續治療帶來一定影響[2]。對于擬行肝部分切除術治療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削弱糖尿病這一外科手術危險因素的威脅無疑是其臨床治療的關鍵所在[3]。換言之,如何保障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血糖控制效果成為臨床護理面臨的主要問題[4-5]。常規護理用于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尚可。
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遵循以患者為中心原則,分別根據患者手術不同階段及患者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案。此外,圍術期護理的血糖控制采用飲食、胰島素、運動聯合調整模式。為了滿足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改善其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于肝部分切除術前,借助飲食干預這一措施,穩定患者的每日能量攝入,進而改善其血糖控制效果;通過心理干預抑制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劇烈情緒波動,阻斷情緒狀態變化與血糖指標變化之間的關聯。與術后階段運用血糖調控、飲食調控膽等方法,持續糾正患者的異常血糖指標,改善其預后。血糖控制影響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的原因可能為:圍術期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控制肝癌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糖代謝紊亂狀態。而糖代謝平衡的恢復,可促進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提升,因此,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將發生顯著縮短。
該研究將85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給予兩組常規護理、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達標率95.83%、護理滿意度93.75%,均高于對照組83.78%、78.38%(P<0.05)。上述結果充分驗證了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積極影響。觀察組圍手術期胰島素用量(39.16±6.05)U,低于對照組(48.26±8.76)U(P<0.05)。其原因可能為: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分別通過心理、飲食等多方面,調控患者的血糖指標,促使患者血糖控制快速達標,因此,患者的胰島素用量也會隨之減少。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4.62±1.18)d、切口愈合時間(7.09±1.34)d,短于對照組(6.58±2.24)、(10.16±2.38)d(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08%,低于對照組16.22%(P<0.05)。
綜上所述,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患者免疫機能下降,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影響外科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東濤,張曹,丁波.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血糖控制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6,38(12):1204-1205.
[2] 孫克蓮.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的護理[J].江蘇醫藥,2015,41(3):364-365.
[3] 努爾古麗·阿不都熱西提,韓峰.原發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不同胰島素控制方式的療效評價[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6(5):429-432.
[4] 陸紅艷.食管、賁門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5,12(1):128-129.
[5] 盧彩霞,葉志霞.集束化護理策略在預防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8,25(5上旬刊):65-66.
(收稿日期: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