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弟
[摘要] 目的 觀察糖尿病護理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法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在該院實習的84名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的實習生為42名,對照組選擇常規教學法,實驗組選擇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對兩組實習生教學前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教學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較教學前明顯提高,并且組間相比,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對康復理念、學習興趣、加深記憶、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護患溝通、學習興趣等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護理教學中選擇角色扮演式教學方法對提高護生成績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可取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教學;角色扮演式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167-02
糖尿病作為需要終身用藥治療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率在近年來表現出逐年升高趨勢,為促使實習生可以對現代護理模式更好的適應,同時也為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參加到教學活動中,需要探尋科學有效的新型糖尿病護理教學模式和手段[1]。該文選取在該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實習的84名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觀察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實習的84名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的實習生為42名。對照組男2名,女40名,年齡在20~23歲之間,平均年齡(21.52±0.64)歲;實驗組男3名,女39名,年齡在21~24歲之間,平均年齡(21.58±0.65)歲。兩組實習生的自然資料相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給予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教學法:根據實習醫院的具體情況,由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負責對糖尿病基礎性理論知識等進行集中講解,使實習生可以全面掌握胰島素注射方法、測量血糖方法和心理干預方法,完成理論教學后,再進行實踐性教學,確定典型病案后于患者旁邊對實習生進行示范性教育,并與其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動,詢問實習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并予以相應的解答和正確性指導。實驗組選擇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將該組實習生劃分成7個小組,每組中6名,其中扮演護理人員者選擇2~3名即可,扮演糖尿病患者選擇2名即可,小組成員自行商量決定由誰擔任以上角色。為保證表演的真實性和教學效果,負責扮演糖尿病患者的實習生在扮演角色之前需要和臨床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交流溝通,以便對其基本情況、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護理需求進行真正的明確和掌握。實施過程中安排兩名實習生進行角色扮演,小組其它成員在旁進行觀看,并在結束后進行討論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組內成員輪流進行角色扮演,確保其可以真正的參與其中;扮演糖尿病患者的實習生需要告訴扮演護理人員的護士自己的病情、癥狀表現等,以便這部分實習生可通過病史采集、指導體檢等方式對患者的護理需求進行確定,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完成角色扮演后,不同角色者需要進行感受交流,組內其它成員負責補充和評價,對發現的問題需要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帶教老師需要對實習生的角色扮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就扮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對實習生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指導實習生正確進行病例流程的分析工作。完成教學后,實習生需要對自身感受進行總結,并對糖尿病護理理論知識進行綜合性分析,通過形成書面總結的方式加深其記憶。
1.3 觀察指標
教學前后對兩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成績進行統計比較,并通過該院自制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實習生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康復理念、學習興趣、護患溝通、加深記憶等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定,各項評分的滿分為5分,得分越高說明對教學成果越滿意[2]。
1.4 統計方法
該組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 22.0統計學軟件中作統計處理,教學滿意度評分、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成績(x±s)行表示,組間比較給予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教學前后兩組實習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的差異作比較
與教學前相比,教學后兩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成績均明顯提高,其實驗組提高程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兩組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評分作比較
實驗組實習生學習興趣、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加深記憶、康復理念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實習生,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專業學生的教學質量高低,與臨床護理服務的整體效果存在直接性關系,在當前高度緊張的護患關系、醫療糾紛發生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加強護生專業技能的教育培訓,對提升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可激發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濃厚興趣。護生在扮演角色前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與臨床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等,可使其糖尿病知識儲備得以增加,同時可對其手、眼、口、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護生可以將自己想象成臨床真正的護理人員,并對患者的行為表現進行構思,從而對其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這不僅可以顯著提升其學習興趣,還能顯著提升其自主研究和評析問題的能力,明確應該如何對理論知識進行正確運用[4]。護生通過對會理人員制定的患者飲食、藥物治療、運動等方面的計劃進行整合的方式,可促使其更好的掌握糖尿病臨床護理知識。在糖尿病護理中應用角色扮演式教學,由帶教老師負責示范和指導,可幫助護生更好的鞏固理論知識,并且可以接觸和學習到單一教學中不具有的各項操作技能,同時切實提高其對溝通技巧的掌握能力。角色扮演過程中護生通過對患者角色進行體驗,可真正的從患者立場去看待、考慮問題,增強其對患者的同情心、尊重和關懷[5]。
角色扮演式教學方式不僅僅有利于護生,其還將素質教育、平等教育作為理論基礎,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以學生為主動的形式可確保所有護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去。并且角色扮演式教學在現階段已逐漸應用到多種學科教學中,也取得了顯著性的臨床帶教教學成功。此種教學方法的各個環節銜接良好,可綜合鍛煉護生各方面的能力。且此種教學新方式可對以往單項傳輸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進,通過角色扮演,可幫助護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實際護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經驗分享和交流,可對護生理解、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實踐能力。
該組研究中,實驗組實習生教學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及對教學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糖尿病護理教學中選擇角色扮演式教學方法對提高護生成績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可取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解紅娟,任瑞鮮.角色扮演在糖尿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7,39(S1):262-265.
[2] 姬莉.角色扮演式教學在糖尿病護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2):65-66.
[3] 劉細寒.角色扮演法在糖尿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20):246-247.
[4] 李琳,李蓉,鄧世紅.角色扮演對提高糖尿病專科護士同理心的效果[J].當代護士,2016(4下旬刊):138-139.
[5] 彭家華,李琳.情景模擬法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效果[J].當代護士,2016(3中旬刊):92-94.
(收稿日期: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