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延 徐娟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飲食護理的應用意義。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間該院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兩組患者均采用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對照組常規行康復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飲食護理如下,對比血糖控制效果。 結果 康復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5.49±1.31)mmol/L、餐后2 h血糖(7.86±1.85)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1±1.37)%均顯著低于對照組[(7.02±1.71) mmol/L、(9.68±1.63)mmol/L、(8.05±1.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康復護理中可進一步提高降糖效果,對于患者血糖控制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關鍵詞] 康復護理;飲食指導;糖尿病;應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17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dieting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9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used the insulin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the dieting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5.49±1.31)mmol/L,(7.86±1.85)mmol/L,(6.51±1.37)% vs ( 7.02±1.71) mmol/L, (9.68±1.63)mmol/L, (8.05±1.64)%],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ieting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diabete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which has a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controlling the blood glucose of patients.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Dieting guidance; Diabetes;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糖尿病需終生治療,尚無特效或根治藥物,較多患者規范用藥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為飲食控制不足,因而必須提升患者飲食控制效果[1]。為此,臨床領域開始在糖尿病康復治療強化飲食干預,以期達到更佳的血糖控制效果。為進一步探明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康復護理的實踐價值,該次研究選擇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間該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對比分析了康復護理中增加飲食護理對患者血糖指標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兩組患者均存在明確2型糖尿病病史,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治療。觀察組,男18例,女21例,年齡48~76歲,平均(62.31±14.23)歲,糖尿病病程1~6年,平均(3.56±2.43)年。對照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48~78歲,平均(62.11±15.04)歲,糖尿病病程1~6年,平均(3.49±2.57)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期間對照組常規行康復護理,包括體育鍛煉指導、健康教育宣教、推拿按摩、其他理療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飲食護理如下。
1.2.1 制定個體化飲食護理計劃 查閱患者病歷資料,觀察患者血糖波動情況,詢問患者及家屬日常飲食習慣、是否吸煙、飲酒等,根據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確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并基于患者個體情況制定飲食護理計劃。
1.2.2 飲食宣教 針對糖尿病飲食要求制定宣傳材料,并發放給患者和家屬。病房內集中進行飲食宣教,說明飲食對血糖的影響作用、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表現、飲食控制的重要意義等,使患者從思想上重視飲食控制。指導患者和家屬學會如何搭配食材、選擇烹飪模式,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類食物攝入量。
1.2.3 飲食干預 糖尿病患者攝入蔬菜、主食、優質蛋白類食物比例為 3∶2∶1或4∶2∶2,指導患者學會如何確定食物分量,鼓勵患者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適當食用低糖水果。
1.3 觀察指標
密切監測患者血糖指標變化,統計患者康復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水平,評估血糖控制效果。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n(%)],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康復護理前,兩組各血糖指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康復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飲食因素與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而飲食治療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組成部分,合理控制和調整飲食是全面、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基礎條件[2]。但是,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對于飲食控制的依從性較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血糖控制效果,因而必須重視相關飲食干預措施[3]。
糖尿病康復護理相關文獻報道顯示,有效的飲食護理及干預,可有效提升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并改善血糖控制效果[4]。該次研究也發現,康復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5.49±1.31)mmol/L、餐后2 h血糖(7.86±1.85)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1±1.37)%均顯著低于對照組[(7.02±1.71)mmol/L、(9.68±1.63)mmol/L、(8.05±1.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康復護理中,全面提升了血糖控制效果,應用效果較好。飲食護理的目的是幫助患者改變飲食習慣,調整為正確的食品結構,在實際護理中應采取多種手段對患者進行飲食管理,指導患者逐漸習慣遵從飲食指導,自覺的進行飲食控制,達到輔助控制血糖的效果,進而改善患者預后[5]。
綜上所述,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康復護理中可進一步提高降糖效果,對于患者血糖控制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白玉艷.飲食護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8,27(10):57-58.
[2] 劉春梅,司偉,楊璐.糖尿病患者的康復護理和飲食指導[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4):132-134.
[3] 叢娜.飲食護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5):221.
[4] 李鳳花.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51-152.
[5] 梁健.飲食護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0):69-71.
(收稿日期: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