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玉紅
[摘要]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糖尿病患者采血暈厥發生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間在該院進行靜脈采血的糖尿病患者350例,隨機分為2組,各175例,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采血暈厥發生率為3.4%,患者滿意度為98.3%,明顯優于對照組9.7%、83.4%(P<0.05),兩組采血后F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采血時暈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糖尿病;采血暈厥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7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the occurrence of bloody syncope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5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ho underwent venous blood sampling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existing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lood sampling syncop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4%,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98.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9.7% and 83.4%(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FPG after blood coll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yncope during blood collection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redictive care; Diabetes; Blood collection syncope
暈厥是靜脈采血時常見的突發現象,不僅對采血的順利進行影響較大,有時還會產生較嚴重的意外情況,直接影響采血者的身體健康。在臨床上,患者往往會因為個人體質或心理因素在采血過程中出現精神高度緊張、頭暈、面色蒼白、冷汗甚至意識喪失,發生暈厥[1]。尤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為觀察血糖調控情況,指導臨床用藥,對靜脈采血常產生恐懼感、排斥感,發生暈厥的發生率較健康人群高[2]。為此,減少患者采血過程中暈厥的發生是工作的重點。該文對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該院進行靜脈采血的17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探討預見性護理對預防和減少采血暈厥發生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靜脈采血的350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175例,觀察組男93例,女82例,年齡29~80歲,平均(56.7±3.0)歲,病程1~23年,平均(13.4±2.1)年,FPG平均(7.9±1.6)mmol/L;對照組男99例,女76例,年齡27~79歲,平均(55.8±2.4)歲,病程1.5~21年,平均(13.1±2.5)年,FPG平均(7.6±1.4)mmol/L。患者均精神意識狀態良好。均知情同意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流程。包括指導患者暴露靜脈血管,握緊拳頭,穿刺,采血,松開止血帶,拔針,按壓。
1.2.2 觀察組 給予預見性護理。①心理,采血前主動與患者交談,正確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告知患者采血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工作,減輕患者恐懼、焦慮心理,采血時轉移患者注意力,減少因看到針頭就暈的患者發生暈厥,采血過程中詢問患者是否有嚴重的疼痛感,及時消除其緊張、恐懼等不適感;采血后指導患者正確的按壓方式和時間,囑患者在旁靜坐數分鐘,觀察有無不適,確定無礙后再離開。②環境和體位。保證采血室安靜、整潔、舒適的環境,確保空氣流通,為患者營造一種和諧、舒暢的氛圍,有利于患者緊張情緒得到放松。采血時讓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尤其對有采血暈厥史的患者,應指導患者選擇有利于身體放松的體位,以保證采血順利完成。③穿刺技術,熟練的穿刺技術是減少患者采血過程中暈厥的重要條件[3]。采血前認真選擇合適的血管和針頭,穿刺時動作輕柔,熟練,盡可能做到快進針、快采血,快拔針,縮短采血時間,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少暈厥發生。采血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面色,如患者發生暈厥,應立即停止采血,迅速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流通的地方,對意識清醒者,及時安慰、鼓勵患者,減輕患者緊張情緒,對嚴重者,應立即指壓人中、合谷穴,給予50%葡萄糖溶液靜脈注射,備好急救物品進行急救。
1.3 觀察內容
觀察患者采血暈厥發生情況和患者滿意度;觀察患者采血后FPG(空腹血糖)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采血暈厥發生情況和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采血暈厥發生率為3.4%,患者滿意度為98.3%,對照組采血暈厥發生率為9.7%,患者滿意度為83.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采血后FPG情況
觀察組采血后FPG為(7.3±1.3)mmol/L,對照組采血后FPG為(7.6±1.5)mmol/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4,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長期高血糖狀態,可導致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引起多組織、多系統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據調查顯示[4],我國糖尿病人群高達1.2億,已成為嚴重影響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暈厥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流量短暫性減少,一時性大腦供血或供氧不足而導致的突發性意識喪失,改變體位或解除不良因素后可快速恢復[5]。暈厥是靜脈采血嚴重的不良反應,其雖無后遺癥,預后較好,但對患者的心理也帶來一定的傷害。糖尿病患者在采血中發生暈厥還可影響血糖,為患者帶來巨大影響。
預見性護理是現代醫學模式下,通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提前預知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不良反應和護理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6-7]。具體而言,在患者進行采血過程中,對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身體因素,及因這些不良因素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做出評估,進行預見性的護理干預,進而預防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檢查中大部分需要空腹抽血,患者在空腹狀態下,一方面容易產生應激狀態,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血管舒縮功能障礙,以致引起血管輸送血液受阻,血壓下降,發生暈厥,同時,還影響血糖的高低。另一方面容易增強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在采血過程中出現極度緊張、焦慮情緒,導致暈厥的發生。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從心理上減少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消除了患者的不適感;從環境和體位上使患者的情緒得到了放松;從穿刺技術上減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經本組病例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采血暈厥發生率為3.4%,患者滿意度為98.3%,明顯優于對照組9.7%83.4%(P<0.05),兩組采血后F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胡小紅報道[8]的觀察組采血突發暈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服務滿意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等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采血時暈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付云紅,張鐵群.護理干預對健康體檢者靜脈采血暈針的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6,33(5):56,58.
[2] 鐘曉珊,謝澤娟,陳嘉迪.針對性護理對健康體檢者靜脈采血暈針的預防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2):173-175.
[3] 江蕾.預見性護理對減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的效果[J].現代養生,2017,14(23):269.
[4] 馬錦梅.對接受靜脈采血的體檢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4):275-276.
[5] 程雪.護理干預對44例健康體檢者靜脈采血暈厥的預防效果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5):242.
[6] 王麗平.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對減少體檢者抽血暈厥發生的影響分析[J].醫師在線,2017,5(9):23-24.
[7] 王欣.健康體檢者靜脈采血暈針的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2017,11(9中旬版):236-237.
[8] 胡小紅.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降低門診采血突發暈厥發生率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4):137-138.
(收稿日期: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