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紅 劉文文 林建波 曹璋
【摘 要】目的:探討BTG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76例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BTG2表達情況,結合胃癌患者臨床資料分析BTG2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參數之間的關系。結果:BTG2在胃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39.47%和76.32%,有統計學意義(P<0.05);BTG2表達水平與患者年齡、性別、病理分化程度、腫瘤大小及部位無關,與淋巴結轉移(P<0.05)有關。結論:BTG2在胃癌組織中表達降低,與淋巴轉移及預后有關,BTG2可能在胃癌發展進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胃癌;BTG2;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1-009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4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TG2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and detect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BTG2 in 76 cases of primary gastric cancer specimens and adjacent tissue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mistry.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sion rate of BTG2 was 39.47% and 76.32% in gastric cancer specimens and adjacent tissue specimens, respectively.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TG2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age, gender,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tumor size and location,but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nclusion The downregulation of BTG2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BTG2 may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to identify and predict the progression,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BTG2; Gastric cancer; Clinico-pathology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雖然近年來在西方國家胃癌的發生率有所下降,但在我國仍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據統計,胃癌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3位,且我國胃癌有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早期胃癌比例低(僅約10%)、進展期病例為主等特點[1]。胃癌的發生有多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參與,是一個多階段多途徑逐步演變的過程,140多種基因及其蛋白產物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學的不斷發展,尋找與胃癌發生發展及預后相關的生物學指標,檢測基因及其表達產物與胃癌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診斷、病情判斷及預后評估,并能為胃癌的靶向治療提供方向。BTG2是B細胞易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2),是BTG基因家族成員之一,它是細胞增殖抑制基因,可以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2-3]。有研究表明,BTG2作為靶點在胃癌細胞生長、增殖狀態、細胞周期和凋亡狀態和成瘤、侵襲轉移能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6]。但目前尚無其在胃癌標本中的表達情況及與胃癌臨床病理關系的研究,本研究通過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BTG2的表達情況,并結合臨床病理及隨訪資料分析,探討其表達與胃癌的臨床病理參數之間的關系。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住院患者外科手術切除并經病理證實的胃腺癌組織標本76例,所有病例術前均未作任何放化療及其他治療。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齡<60歲31例,≥60歲45例。按分化程度,高分化10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47例。56例患者有淋巴結轉移,20例患者無淋巴結轉移,未侵及漿膜層48例,侵及漿膜層18例。同時76例距癌邊緣2cm以上的癌旁胃粘膜作正常對照。所有標本取材后盡快用10%甲醛固定,予以常規石蠟包埋,連續4μm厚度切片。術后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鼠抗人單克隆BTG2抗體購自美國Santa Cruz公司,第二抗體購自生物晶美工程有限公司。免疫組織化學MaxVision試劑盒購自福州邁新公司。實驗皆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操作。OlympusAH-2型顯微鏡為日本OLYMPUS公司產品。
1.3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Max VisionTM法, DAB顯色試劑盒及免疫組織化學Max VisionTM試劑盒均為北京中杉公司產品。常規切片脫蠟水化,抗原修復后,其具體操作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DAB顯色及蘇木精復染,脫水后中性樹膠封片。
1.4 結果判定
鏡下觀察胞質和胞膜內出現棕黃色顆粒為蛋白表達,以兩種計分方法相結合來進行陽性結果判定,(1)以10個高倍視野內陽性細胞的百分比計分:無陽性細胞記0分,陽性細胞率<25%記1分,陽性細胞率26%~50%記2分,陽性細胞率>51%記3分。(2)以染色強度計分:細胞不著色記0分,黃色記1分,棕黃色記2分,黃褐色記3分。采用二級計分法,兩項分值相加,≥3分視為BTG2蛋白表達陽性,<3分則視為BTG2蛋白表達陰性。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SP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分組資料采用秩和檢驗,相關性檢驗用Pearson法。以P<0.05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BTG2蛋白在胃癌與癌旁組織中的表達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76例胃癌組織中30例BTG2蛋白表達陽性, 陽性表達率39.47%,76例癌旁正常組織中58例表達陽性,陽性表達率76.32%。胃癌組織中BTG2蛋白的表達低于癌旁組織的表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BTG2蛋白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BTG2在不同年齡、性別、分化程度、腫瘤大小、發病部位胃癌患者間的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有無淋巴結轉移胃癌患者間的表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胃癌是普外科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胃癌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但80%患者就診時已到晚期,現有治療手段有限,單純手術治療后的總體生存率為20%左右,總體療效仍然較差,仍然是我國造成癌癥相關死亡的常見原因[7]。胃癌的發生是從正常胃粘膜上皮發生慢性胃炎到胃癌前病變,經過一系列基因突變導致胃癌發生,其病因及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現認為其發生發展過程涉及多種基因的激活與失活,引起相應表達產物蛋白質的質或量發生改變,細胞凋亡失去控制,發生癌變并進一步侵襲轉移,而浸潤和轉移是晚期胃癌最顯著的病理學特征,與患者預后直接相關[8]。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被認為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9]。因此,有必要對胃癌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產物進行研究,明確其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有助于發現指導胃癌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分子標記物。
BTG2基因是B細胞轉移因子家族成員之一,由158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B細胞轉移因子家族成員包括BTG2具有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成熟分化、促進細胞凋亡、調解細胞周期進程的功能,但其具體調控機制尚未形成明確結論[10-13]。研究表明,BTG2在腸癌、肝癌、喉癌細胞中表達顯著降低,并和腫瘤的臨床病理參數具有相關性[12, 14]。本研究驗證了BTG2蛋白在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的表達程度及其與臨床病例特征的關系。
本研究通過免疫組化方法發現BTG2蛋白在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有不同程度的表達,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顯著減低,胃癌組織中BTG2蛋白表達呈陰性,而對照組癌旁組織中患者BTG2蛋白表達呈陽性。分析BTG2蛋白表達水平變化與臨床病理參數之間的關系時發現,其表達與胃癌患者年齡、性別、分化程度、腫瘤大小及部位無關,而與胃癌淋巴結轉移有關,BTG2蛋白表達缺失可能促進胃癌淋巴結轉移。綜上所述,BTG2作為一個候選抑癌基因,其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缺失表達可能參與胃癌的進展。
【參考文獻】
[1]陳萬青, 鄭榮壽, 張思維, 曾紅梅, 鄒小農, 赫捷. 2013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 中國腫瘤. 2017. 26(01): 1-7.
[2]Duriez C, Falette N, Audoynaud C, et al. The human BTG2/TIS21/PC3 gene: genomic structur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evaluation as 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 Gene. 2002. 282(1-2): 207-14.
[3]Mao B, Zhang Z, Wang G. BTG2: a rising star of tumor suppressors (review). Int J Oncol. 2015. 46(2): 459-64.
[4]Zhang L, Huang H, Wu K, Wang M, Wu B. Impact of BTG2 express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in vitro. Mol Biol Rep. 2010. 37(6): 2579-86.
[5]Yang Q, Xu E, Dai J, et al. miR-21 regulates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induced gastric tumorigenesis by targeting FASLG and BTG2. Toxicol Lett. 2014. 228(3): 147-56.
[6]Zhou L, Liang X, Zhang L, et al. MiR-27a-3p functions as an oncogene in gastric cancer by targeting BTG2. Oncotarget. 2016. 7(32): 51943-51954.
[7]宋杰,陳鳳格,趙偉,趙冬.胃癌的發病率現狀與治療研究進展.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6. 24(09): 704-707.
[8]朱正綱. 晚期胃癌轉化治療的理念與臨床意義.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17. 22(01): 1-4.
[9]李加樁, 王凱冰, 鄭紅艷, 陳丹, 隋紅. 胃癌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 中國腫瘤. 2017. 26(04): 279-285.
[10] 姜潤學, 胡萬寧, 孫國貴, 李軍, 韓曉晨, 蔡海峰. BTG1對喉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中國癌癥雜志. 2015. (12): 959-965.
[11]韓小輝,連亞軍. B細胞易位基因1在腦膠質瘤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 (08): 5-9.
[12] 葉云飛, 肖何, 羅佳, 皮國成, 王閣. 原發性肝癌BTG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 1-7.
[13]Lv C, Wang H, Tong Y, et al. The function of BTG3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nd its possible signaling pathway.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8. 144(2): 295-308.
[14]姜忠敏,鄭末,張立東等.大腸癌中B細胞異位基因-2的異常表達及其抑癌機制.廣東醫學.2016.(14):2169-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