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摘 要: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可有效的配合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作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活動的最理想人選,具有隊伍優勢、資源優勢和情感優勢。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方面時面臨來自于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的巨大挑戰。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應注重提升職業規劃理論修養,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開展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組織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活動。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輔導員;高校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種將個人意愿同組織發展相結合,綜合自身的興趣、能力、愛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進行主客觀條件測定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職業傾向和奮斗途徑。大學生作為國家創新和發展的生力軍,正處于對個體職業生涯最為關鍵的探索階段,其對職業生涯探索的廣度和深度會影響個人職業決策。
一、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優勢條件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可有效的配合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發展和潛能發揮,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提高職業適應性。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是學校最基層、最直接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因而成為了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輔導的最理想人選,具有如下優勢。
(一)隊伍優勢
高校輔導員九項職能中提到,輔導員需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輔導和規劃,因而在高校中輔導員中的大多數都直接或間接從事過相關就業指導工作,部分輔導員還從事過職業規劃教育的教學工作,具有較為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相比任課老師,能全面觀察和了解學生,還有效地彌補了就業指導隊伍的不足。
(二)資源優勢
相比其他任課教師,輔導員與大學生有足夠多的相處時間,能從多個視角、多個方位以及多個角度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便于進行個性化輔導。在高校,當生涯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行為養成教育相結合時,還能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三)情感優勢
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輔導員春風化雨般的耐心,同時還需要輔導員潤物無聲似的投入。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輔導員與學生群體最為親近,“朋友”的身份能讓老師和學生之間非常便捷的進行交流,走進學生內心,贏得學生信任。
二、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面臨的挑戰
輔導員自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方面的同時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主要來自于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
(一)學生層面
學生層面,一是主體意識淡薄。對于多數的在校生來說,“職業”一詞貌似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詞匯,經過高考的洗禮,在步入大學之后,眾多大學生開始在前進時迷失方向,對未來的目標沒有準確定位,對自身的能力缺乏準確認知,更不知自己如何與職業世界相融合,日漸出現了缺乏學習目標、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不良現象。二是職業定位不準。很多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了慌忙、盲目和迷茫的狀況,多是由于未能準確評估自己,制定的目標或高或低,最終導致求職之路艱辛無比。
(二)輔導員層面
對于輔導員來說,第一,目前的挑戰來自于輔導員日常工作內容的瑣碎與繁雜。日常生活中,輔導員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獎、貸、勤、補等多方面工作的傳達和落實。按照國家規定的配班比例,每個輔導員都帶著幾百位學生,繁忙的日常工作已然使老師們疲于應對,更無暇沉下心去深入研究某一方面的問題。第二,就目前我國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看,極少有輔導員具有職業指導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較少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輔導員,接受過系統規范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培訓的輔導員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存在這樣一批輔導員,他們對職業生涯輔導的基本概念和內涵都不甚了解,普遍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化訓練。第三,目前高校中的大多數輔導員都是從“學校”走向“學校”的,畢業后直接來到另一所高校就職,缺乏職業生活閱歷和職業規劃實踐知識,甚至對很多新興職業都不了解,因此在輔導時,特別容易出現流于形式和空談義理的尷尬局面。
三、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路徑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不是一蹴而就的,輔導員不僅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還要成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過程中的長期指導者,因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些嘗試和借鑒。
(一)提升職業規劃、豐富理論修養
高校作為培育輔導員的重要搖籃,應充分為輔導員創造學習條件,鼓勵輔導員提升其業務水平,認識到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重大意義。可以通過分期分批選派輔導員參加脫產學習培訓,使更多的輔導員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考取職業指導師等職業技能證書。還可以經常組織輔導員參與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舉辦的專題研討會,或與各兄弟院校圍繞大學生職業發展等問題的業務交流,向賢思齊,取長補短,改進工作方法。
(二)培養生涯規劃意識,做好職業啟蒙教育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落實“三自”(自我認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教育的重要過程。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嘗試。一是在新生入學之初,可以通過板報宣傳、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系統地了解所報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積極灌輸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做好職業啟蒙教育。二是嘗試在課堂教育上下功夫。輔導員有著就業指導的一線工作優勢,在講授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知識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向學生傳遞本專業所需的素質和要求,使學生們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同時,增強學習的緊迫感。本專業優秀畢業生的實踐經歷分享,也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性,盡早形成職業規劃意識。
(三)開展全程生涯輔導,及時給予就業幫扶
大學四年輔導員可有針對性的根據學生在不同年級的任務及特點,開展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大一年級的適應性教育:新生入學之初的入學教育可有效幫助新生了解學校、了解專業、適應環境,在此期間建立個人成長檔案,能更好的厘清自己的職業興趣、個性特質和發展意愿。大二年級的探索性教育:學生在大二年級,會更深入地了解所學專業與自身職業發展之間的關系,認清職業發展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在實踐中認識自我,對職業目標進行修正,對實施方案進行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大三年級的發展性教育:學生在大三年級,職業目標會逐漸明確,輔導員在這一時間要指導學生通過實習和兼職了解社會、適應環境,提高社交和人際交往能力,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做準備,對于有升學意向的學生,還要給予關注和必要的考研指導。大四年級的定向教育:學生在大四時期開始真正進入求職和就業階段,輔導員在這一時期應主動收集一些相關的就業信息,通過多媒體形式及時向畢業生發布,給予一定的面試技巧講解和求職輔導。同時還要盡早掌握畢業生求職的最新狀態,關注困難畢業生,及時給予就業幫扶和心理疏導。
(四)組織多彩輔導活動,激發職業目標與理想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僅符合了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同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生涯教育相關問題的興趣,寓教于樂,潤物無聲。如結合本專業學生特點,舉辦屬于大學生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現場演講、制作求職簡歷、模擬應聘等活動,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輔導員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載體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輔導,引導學生分析自我,樹立職業理想。對學生而言,豐富多彩的輔導活動加深了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認知,同時也培養了班級的團隊意識。對輔導員來說,在開展豐富活動的同時,既充當了活動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同時也貼近了和學生們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教育是一份良心工程,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更需要一種工匠精神。輔導員在開展生涯教育的同時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相融合,使職業生涯輔導貫穿于學生成人成才的全過程,這不僅高效完成了教育使命,同時也提升了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之賀.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輔導員工作淺談[J].學校黨建與思
想教育,2006(6).
[2]曲振國.大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劉鵬.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生涯規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8).
[4]李莉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6).
[5]陳長旭.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科教縱橫,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