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真理
【摘要】在全國卷視角下,高中小學閱讀教學能力培養要重視三方面:第一是重視小說文本的細讀,以培養學生文本閱讀方法來透視全國卷小說命題發展并以此開展教學;第二是重視以審題來反饋小說內在價值與意義,培養學生嚴謹邏輯思維能力開展教學;第三是重視語文提煉來全面理解并掌握小學文本,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及遷移能力開展教學。通過這三方面努力來實現提升閱讀教學、培養適應全國高考卷小說答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小說 閱讀教學 高考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80-02
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高中小說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其體現為學生小說閱讀文本理解的到位與解題能力的上升;其二是學生小說閱讀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筆者立足于近幾年來的全國卷小說考查,結合實際教學能力培養的經驗,通過文本閱讀方法、邏輯思維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及遷移能力等培養,來論述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探索。
一、細讀文本,立足全國卷小說命題發展趨勢,培養文本閱讀能力開展教學。
在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文本閱讀往往是第一層面考慮的問題,這是小說閱讀教學的前提與基礎。在高中小說教學中,立足于文本與高考命題趨勢對小學閱讀教學能力培養,要注意兩個觀察點:第一個觀察點是主流小說發展變化。如近些年來魔幻主義、后現代主義及象征主義等文學潮流的糾纏,再加上改革開放后人性與人文價值的追求,都在深刻地影響著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方向。第二個觀察點是全國卷小說命題的發展趨勢。筆者發現自2014-2017年以來,全國卷(I卷)小說文本的考查中,其命題發展趨勢既有人性與人文價值的追求,又有社會美好品德的弘揚。如2015年的《馬蘭花》、2017年的《天囂》等。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就重視這兩個觀察點與小說閱讀教學的結合。以《邊城》為例,將散文化文本與《天囂》一結合,不僅學生對文本閱讀方法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就筆者本身而言,對細節描寫的相互比較及思考,對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也有了全新的認識。因此,筆者通過文本細讀來切入小說教學,使其就成為了教學的主線。這樣一來,《邊城》中那種單純的愛情就會置入到景物與風俗的細節描寫中,就不會存在那種簡單的“一女兩男”愛情模式的復雜敘事中。由此可見,以文本閱讀能力培養來開展高中小說閱讀教學,有效地契合了小說發展及高考小說命題的發展趨勢。
二、嚴謹審題,通過題目反饋小說內在價值,培養嚴謹思維能力開展教學。
在全國卷視角下,如何更準確把握小說的內蘊,其實可以從審題入手,通過嚴謹審題的訓練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一方面高考小說題目往往會考查學生對文本內蘊的掌握情況,以此來檢測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如2015年《馬蘭花》的明暗雙線索的考查,其本質就是揭示人性美的內外形式。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題目來反饋小說的明暗兩條線索,反而使整個文本顯得更加清晰。這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析文本與小說內涵,而且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是高考小說題目的考查直指小說文本的核心,通過這一核心來掌握小說文本更能突出小說的內在價值。如2017年《天囂》中“美好的謎”的提出,如果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結合“美好的謎”來開展,那么一切的細節描寫與散文化風格就會顯得自然和諧。
由此可見,嚴謹審題是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審題能力的提高來培養嚴謹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快速全面掌握文本內蘊與價值。這對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來說,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捷徑,同時更能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意識。
三、理性答題,通過語文提煉理解小說文本,培養總結歸納能力開展教學。
總結歸納能力及知識遷移是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在全國卷視角下,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要實現學以致用、為學生學習發展服務的核心理念,就要通過文本實踐、文學素養考查等方式來開展。因此,通過語文提煉來全面理解小說文本,并反映在答題過程或實踐過程中,是總結歸納能力的表現,也是知識遷移的具體體現。
2017年全國I卷《天囂》一文,其三道試題考查都是集中在總結歸納能力上。第4小題是全面理解并掌握小說的前提下進行概括,這是總結歸納能力的最淺顯表現,換言之就是概括大意。第5小題以“渴”為中心謀篇布局的好處體現,這是對小說線索及結構安排的考查,重在小說散化文風格的聚焦考查,是歸納能力的表現。第6小題則“美好的謎”的解讀與理解,這里包含的內容相對較多,既有對主線索“渴”的解讀,又有對語文不通的解讀,更有對人性內在美與外在天囂形成的對比解讀等。這些解讀都是某一層面或某一角度的看法,只有通過總結歸納才能真正體現出“美好的謎”背后朦朧美學的追求。
綜上不難看到,全國卷視角下高中小說閱讀教學能力培養要把閱讀、理解、思考與答題聯系起來,通過有效策略的運用來實現教學能力培養目標與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正祥.高考小說閱讀方法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74.
[2]楊順儀.2017年高考小說結尾題解析與探究[J].語文月刊,2017,(09):73-75.
[3]劉鑫.淺析在高考中小說文本和人物傳記文本閱讀策略的異同[J].高考,2017,(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