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銘
蘭州西固熱電公司 甘肅 蘭州 730060
蘭州西固熱電公司前身為西固熱電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的項目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電力信息化發展基本趨于完善,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大數據信息化平臺建設相對滯后,數據模型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各部門、各專業之間形成數據孤島,數據管理及關鍵指標對標準確性和時效性較差,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層對指標的掌控和決策。
為此,企業要根據實際,強化大數據對標對決策的輔助功能,狠抓大數據對標和信息化平臺的結合,通過對大數據對標的建設和信息化平臺的完善,實現關鍵指標數據實時互通、精準對標。
大數據對標信息平臺是充分利用現有和專門采集的信息資源加以綜合統計、分析,按照行業先進、集團先進、區域先進分別進行對標,再通過信息平臺反饋給管理層,使分散在各部門的指標數據及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并最終成為服務于公司經營決策的信息整合平臺、共享數據倉庫。
數據對標信息平臺的創建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具備適應組織結構變化的能力;二是滿足指標對標的集中優化,適度進行應用集成;三是注重數據集中,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對標結果進行反饋;四是采用先進的IT數據架構,滿足對各指標未來進行優化和管理的需要。
第一,堅持效益優先原則。遵循“價值思維,效益導向”的核心理念,堅持經濟效益第一的思想,突出解決好關鍵指標與預算、計劃和區域最優指標的優劣分析,實現生產經營的價值最大化。
第二,堅持協調高效原則。加強管理層及各責任主體之間的橫向協作、縱向協調,通過大數據對標信息平臺的匯總、分析,查找落后指標的不足和問題,著力消除執行盲區、責任真空、管理死角、相互掣肘、影響效率的突出問題。
第三,堅持動態調整的原則。緊盯市場及行業技術前沿,及時跟蹤國家及行業有關政策變化和相關指標的國內、行業、集團公司、區域變化趨勢,動態調整關鍵指標措施,始終保持關鍵指標區域最優。
首先是進行現狀分析。公司各專業管理部門通過對標平臺對重點經營指標、管理指標的準確分析,找準定位,針對性地提出主要管控措施,建立起適合本單位、本專業的對標指標體系及對標模型。
再次是優選方案。公司各專業管理部門通過對標平臺與先進企業對比、與先進指標對標,研究制定追趕方案和路線圖及時間表,明確改進提高的具體措施,細化評估和考核標準。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方案,同時要注重實施方案的細化,力爭使其在工作各環節各時段都有可操作性。
最后是持續改進。對“勇爭第一”的目標、措施實施動態調整,按照“科技引領、管理創新、流程再造”的要求,著力解決好存在的問題,不斷實現新的目標。創造出適合本部門本專業的管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成果,向更高的目標奮斗。
一要進行全程管控。按照區域對標、同類機組對標的方法,按月與五大發電集團、與同類機組對比排序,從月度交易計劃和調度計劃的爭取、落實到實發電量的比較,全過程管控異常,力爭區域第一。
二要追求發電效益。確保調度計劃完成率高于100%,平均電價、熱價水平區域第一,單位裝機容量利潤、發電單位邊際利潤同類型機組最好,提高發電“含金量”。
三要多方謀劃算細帳。力爭入廠標煤單價、爐前費用區域第一,按區域可比原則設計控制指標,引導各火電廠切實從源頭降煤價、規范內部管理、合理安排庫存。
度電單位成本爭第一。結合度電成本指標對標以及相對應的責任體系、考核體系,達到主動控制、從嚴控制可控費用的目的,力爭度電成本列集團公司同類型機組第一。
單位固定成本爭第一。通過對標找到“開源”的極端重要性和對效益的決定性,打開增效益的思維、視角、通道,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提高資產利用率、收益率、報酬率。
單位資金成本爭第一。力爭貸款利率區域最優,減少籌集和使用資金的成本。按經濟效益調度資金、配置資源,提高資金集中度,拓展融資渠道,優化債務;加速資金回籠,加大資金清欠,減少資金占用;積極爭取各類財稅優惠政策,切實降低財務費用。
由于大數據對標信息平臺的建設,公司與各部門、各專業之間形成了一條高效、準確的關鍵指標對標數據鏈,各部門之間的指標交換及對標分析從單一化、獨立化變為系統化和數據化,對標方式從手工填報改為從系統中及時獲取,提高了指標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提高了指標對標及管理層決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梁青,陸一春,鄭淮.同業對標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華東電力,2008(10):55-57.
[2]許學娜,劉金蘭,王之君.基于熵權TOPSIS法的企業對標評價模型和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1(1):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