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章太炎的清代今文學研究*

2018-04-01 16:22:41陳冬冬
深圳社會科學 2018年2期

陳冬冬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初名學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又改名絳,號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著述頗豐。清代學術史是章氏相關著述中的重要主題。近代學者所作清代學術史著作,以梁啟超、錢穆同名的二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最為知名。而早在梁啟超之前,章太炎《檢論·清儒》一文已對清代學術有系統研究,并對梁氏著作有所影響。周予同先生指出,“若要了解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一定要讀這篇《清儒》,它是清代學術的概論”,(梁啟超)“論述近三百年學術史,實是從章太炎《清儒》那里來的”①周予同:《中國經學史講義》,朱維錚:《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36~837頁。

2。除《檢論·清儒》之外,章氏《訄書》《檢論》《菿漢微言》《太炎文錄初編》《續編》等著作中尚有不少篇章論及清學史。

清代是中國古代學術發展史上最后一座高峰,其分期可分為清初、乾嘉、道咸以后三個階段。王國維云:“我朝三百年間,學術三變:國初一變也,乾嘉一變也,道咸以降一變也。……道咸以降,涂轍稍變,言經者及今文,考史者兼遼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務為前人所不為,雖承乾嘉專門之學,然亦逆睹世變,有國初諸老經世之志。故國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咸以降之學新。”②王國維:《觀堂集林》卷23《沈乙安先生七十壽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4頁。3道咸新學偏重今文及西北史地,與清初、乾嘉學術鼎足而立。今文之學(因以《公羊傳》為核心,又稱《公羊》學)發軔于乾嘉時期莊存與、劉逢祿、宋翔鳳,而極盛于道咸以后龔自珍、魏源、康有為諸人,對清代中后期政治、學術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道咸新學的核心。

章氏清學史著作將清代今文學作為研究重點之一。湯志鈞就注意到:“梁啟超、章太炎論述清代經學流派,以常州今文學派與吳派、皖派并列。”①湯志鈞:《清代經學分派和章梁交誼》,《中華文史論叢》,2010年第1期。但由于章太炎師承古文學家俞樾,長期提倡古文學,部分學者認為章氏對清代今文學持貶斥態度。例如,吳湉南認為:“(章太炎)對晚清以來經今文學的代表人物廖平、皮錫瑞和康有為及其今文學觀自始至終持批判立場。”②吳湉南、周慧潔:《經學抑或史學—論章太炎經今古學經學觀及其要義》,《東南學術》,2014年第3期。張勇認為:“(章太炎)反對康有為等今文家指古文經傳為劉歆偽造,認六經皆是孔子制作的觀點。”③張勇:《戊戌時期章太炎與康有為經學思想的歧異》,《歷史研究》,1994年第3期。由于并非章太炎清代今文學研究專論,相關論述仍有繼續深入的可能。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研究情況如何?對今文學究竟持怎樣的態度?本文將考察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論述、評價及其影響與啟示,試圖對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認識做出較為系統、客觀的認識。

一、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論述

章太炎在其著作中對清代今文學的起源、內涵、傳承等多方面內容,均有自己獨到的論述。

首先,章太炎分析了清代今文學的起源。學術界通常認為,乾嘉學派只為學術而學術,不講究經世致用。而道咸以后,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統治危機開始爆發,于是講求變革的今文學應運而生。章氏論述清代今文學的起源,沒有從學術界通常的社會危機說出發。他提出:“夫經說尚質樸,而文辭貴優衍,其分涂自然也。文士既以媐蕩自喜,又恥不習經典。于是有常州今文之學,務為瑰意眇辭,以便文士。今文者:《春秋》,公羊;《詩》,齊;《尚書》,伏生;而排擯《周官》《左氏春秋》《毛詩》,馬、鄭《尚書》。然皆以《公羊》為宗。”④⑤章太炎:《檢論》卷四《清儒》,《章氏叢書》(上),世界書局,1982年,第562頁,第562頁。即以常州學派為代表的清代今文學起源于文士喜好浮華之辭,而又好引用經典自重,故選擇有微言大義的今文學作為治學對象。其所治經典以《公羊傳》為中心,遍及《齊詩》、伏生《尚書》等今文經,而排斥《周禮》《左傳》《毛詩》等古文經典。學術界論及清代今文學,特別是常州學派的起源,一般認為創始于莊存與,奠基于劉逢祿。章氏認為:“始武進莊存與與戴震同時,獨憙治公羊氏,作《春秋正辭》,猶稱說《周官》。其徒陽湖劉逢祿,始專主董生、李育,為《公羊釋例》,屬詞比事,類列彰較,亦不欲茍為恢詭。然其辭義溫厚,能使覽者說繹。及長洲宋翔鳳,最善傅會,牽引飾說,或采翼奉諸家,而雜以讖緯神秘之辭。……其義瑰瑋,而文特華妙,與治樸學者異術,故文士尤利之。”⑤指出前者仍兼治古文、后者治學尚平實,只有宋翔鳳附會他經、兼采讖緯、文辭華麗,與乾嘉學者大不相同,奠定了清代今文學的學術特色。

其次,章太炎分析了清代今文學的成員構成。學術界通常以常州學派作為清代今文學的主干,以常州學者及有關者列入今文學范疇。并有將其按照第一期莊存與,第二期劉逢祿、宋翔鳳,第三期魏源、龔自珍,第四期廖平、康有為進行分期的。章太炎提出:“與蘇州學派不算一支而有關系者,為常州學派,此為今文學派,其治學專以《春秋公羊傳》為宗。此派開端者為莊存與,其后有名者為劉逢祿、宋翔鳳,以及浙江之戴望等人。”①⑤章太炎演講、柴德賡記錄:《清代學術之系統》,章太炎、劉師培:《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5頁,第35頁。繼承了以常州學派作為清代今文學中堅的劃分方法,將莊存與、劉逢祿、宋翔鳳等常州學派開創者和奠基人列為當然的今文學者。對于道咸以后與常州學派有關聯的今文學者,章氏否認其屬于常州學派,但承認他們屬于今文學者。一般認為,魏源、龔自珍均曾受學于劉逢祿,其學術傳承與常州學派一脈相承。但章氏認為,“龔自珍不可純稱‘今文’,以其附經于史與章學誠相類,亦由其外祖父段氏‘二十一經’之說,尊史為經,相與推移也”;“魏源不得附常州學派,如說《詩》多出三家之外,說《書》不能守歐陽、夏侯,雜瞀糅亂,直是不古不今非漢非宋之學也”。②③⑥章太炎:《章太炎先生論定書》,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清代傳記叢刊》第12冊,明文書局,1985年,第9~10頁,第10頁,第8~9頁。認為龔自珍、魏源并不算嚴格的常州學派。對于晚清今文學者王闿運,章氏認為:“王闿運亦非常州學派,其說經雖簡,然亦兼采古、今,且箋《周官》。此但于惠、戴二派之外獨樹一幟,而亦不肯服從常州也。”③將王氏排除于常州學派之外。但章氏又提出:“道光末,邵陽魏源夸誕好言經世……乃思治今文為名高……仁和龔自珍,段玉裁外孫也,稍知書,亦治《公羊》,與魏源相稱譽。……而湘潭王闿運遍注五經。闿運弟子,有井研廖平,自名其學,時有新義,以莊周為儒術,左氏為六經總傳,說雖不根,然猶愈魏源輩絕無倫類者。”④章太炎:《檢論》卷4《清儒》,第562~563頁。將魏源、龔自珍、王闿運、廖平等道咸以后學者納入清代今文學的范圍。章氏對政治影響大于學術的今文學者加以排斥,認為其既不屬于常州學派,亦不算今文學。例如他認為:“至于康有為以《公羊》應用,則是另一回事,非研究學問也。”⑤因為康有為不符合“學問”標準,故將其摒棄于清代今文學之外。章氏對與常州學派旨趣有異的其他清代今文學者也能進行挖掘。他指出:“‘今文’之學,不專在常州。其莊、劉、宋、戴(宋之弟子)諸家,執守‘今文’,深閉固據,而附會之詞亦眾,則常州之家法也。若凌曙之說《公羊》,陳立之疏《白虎》,陳喬樅之輯三家《詩》、三家《尚書》,只以古書難理,為之征明,本非定立一宗旨者,其學亦不出自常州。此種與吳派專主漢學者當為一類,而不當與常州派并存也。”⑥提出除發揮《公羊傳》微言大義,堅持《公羊》家法的常州學者之外,亦有其他今文學者,諸如凌曙、陳立、陳喬樅等人。他們專門疏通證明今文經典,不主常州家法,同樣是清代今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傳承也有所論述。晚清今文學者廖平,其師承出自王闿運,未受劉、宋、龔、魏等人直接影響。廖平也對常州一系學者多持貶評,否認與其有學術聯系。例如,廖氏認為:“不守古訓,師心自用,非也;尼古襲舊,罔知裁擇,尤為蒙昧。……劉申受之抄襲何注是也。”⑦廖平:《古學考》,《廖平全集》第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70~171頁。認為劉逢祿之《公羊》學不過抄襲何休。而章氏又指出:“自劉申受、宋于庭、魏默深、龔璱人輩詆斥古文,學者更相放效,而近世井研廖季平始有專書,以發揮其義。大抵采摭四人,參以心得。”⑧章太炎:《今古文辨義》,章太炎、劉師培:《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0頁。指出廖平是在常州學派劉逢祿的基礎上著成專書,在吸收劉、宋、龔、魏學術基礎上,加以本人心得。其與常州學派之間的學術淵源,不能輕易否定。學術界通常認為,康有為的今文學中,經世思想出自魏、龔,尊今抑古、孔子改制思想出自廖平。其中,龔、魏二人曾受業于劉逢祿,廖氏未受常州學派直接影響。章氏指出:“戴望治《公羊春秋》,視先戴則不相逮。……望不求仕,而其學流傳于湖廣、嶺南間,致使浮競之士,言緣諸言,以成《新學偽經》之說。”①③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文錄》卷1《說林(上)》,《章氏叢書》(下),世界書局,1982年,第703頁,第704頁。提出康有為的學術除受龔、魏影響,亦受自戴望。戴望受業于宋翔鳳,如此則康氏學術兼有劉、宋二位常州學者的嫡傳,故能將今文大義推及于政治,產生重大社會影響。

二、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評價

章太炎不僅對清代今文學有獨到論述,也對清代今文學的成就作了評價。

首先,章氏對清代今文學整體上持否定態度。章氏因師承俞樾,學派上偏于古文學,故偏重以乾嘉學派作為尺度衡量今文學者的學術價值;又因曾參與辛亥革命,故而喜好以民族革命的立場,評價今文學者的思想價值。從這兩方面出發,他對清代今文學整體水平評價不高。章氏認為:“諸學皆可以馴致躬行。近世為樸學者,其善三:明征定保,遠于欺詐;先難后得,遠于徼幸;習勞思善,遠于偷惰。故其學不應世尚,多悃愊寡尤之士也。”認為清代樸學有講求證據、循序漸進、治學勤奮三大優點。但吳派學者已不能完全遵守:“昧者或不識人事臧否,茍務博奧,而足以害民俗、亂政理。自惠氏為《明堂大道錄》,已近陰陽。而孫星衍熹探《道臧》房中之說,張琦說《風后握奇經》,神仙兵符,幾于一矣。琦嘗知館陶縣,其后山東有義和團。”惠棟、孫星衍、張琦等人將學術與陰陽、數術相結合,造成許多弊端。而常州學派弊病更加嚴重:“劉逢祿以《公羊傳》佞諛滿洲。大同之說興,而漢虜無界。延及康有為,以孔子為巫師。諸此咎厲,皆漢學尸之。要之,造端吳學,而常州為加厲。”章氏認為劉、康等人將《公羊》學與政治相結合,尊奉孔子為教主,調和滿漢,完全違背了清代漢學的宗旨。章氏對魏氏評價更低:“魏源深詆毀漢學無用。其所謂漢學者,戴、程、段、王未嘗尸其名。而魏源更與常州漢學同流。妖以誣民,夸以媚虜,大者為漢奸、劇盜,小者以食客容于私門。”②章太炎:《檢論》卷四《清儒》,第565頁。直接將魏氏等人斥之為誣民、媚虜、漢奸、劇盜。

其次,章氏對清代今文學者的文學水平也持否定態度。他對清代學者的文學水平高低進行分析:“近代學者,率椎少文。兼是兩者,惟陽湖之張生,又非其至者也。然學者不習通俗之文,文顧雅馴可誦,視歐陽、王、蘇將過之。先戴《勾股割圜記》,吐言成典,近古所未有。邇者黃以周以不文著,唯黃氏亦自謂鈍于筆語。觀其撰述,密栗醇厚,庶幾賈、孔之遺章,何宋文之足道?戴君在樸學家,號為能文,其成一家之言者,則信善矣。造次筆札酬對之辭,顧反與宋文相似。故知世人所謂文者,非其最至,言椎少文,特以匪色不足,短于馳驟曲折云爾。史家若章、邵二公,記事特善,其持論亦在《文心》、《史通》間。然史家固無木訥寡文之誚,故不悉論。”③即清代學者中學術、文章俱佳者僅有張惠言,其余經學家如戴震,史學家如章學誠、邵晉涵,均以學術見長、文采不足。對于清代文人的文學造詣,章氏亦進行了高下比較:“若通俗不學者,其文亦略有第次,善敘行事,能為碑版傳狀,韻語深厚,上攀班固、韓愈之輪,如曾國藩、張裕釗,斯其選也。規法宋人,而能止節淫濫,時以大言自衛,亦不敢過其情,如姚鼐、梅曾亮,則其次也。聞見雜駁,喜自恣肆,其言近于從橫,視安石不足,而擬蘇洵有余,如惲敬輩,又其次也。自放塵埃之外,傲睨萬物,而固陋不能持論,載其清靜,亦使窮儒足以娛老,如吳敏樹輩,又其次也。乃夫文質相持,辭氣異于通俗,上法東漢,下亦旁皇晉、宋之間,而文士以為別傳易趣,如汪中、李兆洛之徒,可謂彬彬者矣。魏源、龔自珍,乃所謂偽體者也。源故不學,惟善說滿洲故事,晚乃顛倒《詩》《書》,以釣名聲,凌亂無序,小學尤疏謬,詡詡自高,以微言大義在是,其持論或中時弊,然往往近怪迂。自珍承其外祖之學,又多交往經術士,其識源流,通條理,非源之儕。然大抵剽竊陳說,無自得者。其以六經為史,本之《文史通義》,而加華辭。觀其華,誠不如觀其質者。其如文辭側媚,自以取法晚周諸子,然佻達無骨體,視晚唐皮、陸且弗逮,以校近世,猶不如唐甄《潛書》近實。后生信其誑耀,以為巨子,誠以舒縱易效,又多淫麗之辭,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鄉風。自自珍之文貴,則文學涂地垂盡。”①②③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文錄》卷1《說林(上)》,第704~705頁,第703頁,第703頁。即將曾、姚等偏于唐宋古文的學者列于前列,惲、汪、李等揚州、常州文人列于其次,而將魏、龔等今文學者的文學水平亦排名最末。理由是龔、魏二人汲汲于政治,學術上標新立異,造成文辭華麗輕浮。

再次,章氏雖然整體上對清代今文學評價不高,但對于具體學者,則尚能具體分析評判。例如,章氏以門派觀念強弱,對清代學者作了排名:“學者往往崇尊其師,而江、戴之徒,義有未安,彈射糾發,雖師亦無所避。蘇州惠學,此風少衰。常州莊劉之遺緒,不稽情偽,惟朋黨比周是務。”②他認為清代學者中以乾嘉時期江、戴的皖派實事求是,不一味推崇本師,水平最高;吳派惠棟等人位居其次;常州學派莊、劉等人,一味講求門派,地位最下。既然皖派水平最高,故章氏又以戴震之學作為尺度,對晚清學者的學術作了排名:“以戴學為權度,而辨其等差,吾生所見,凡有五第:研精故訓而不支,博考事實而不亂,文理密察,發前修所未見,每下一義,泰山不移,若德清俞先生、定海黃以周、瑞安孫詒讓,此其上也。守一家之學,為之疏通證明,文具隱沒,鉤深而致之顯,上比伯淵,下規鳳喈,若善化皮錫瑞,此其次也。己無心得,亦無以發前人隱義,而通知法式,能辨真妄,比輯章句,秩如有條,不濫以俗儒狂夫之說,若長沙王先謙,此其次也。高論西漢而謬于實證,侈談大義而雜以夸言,務為華妙,以悅文人,相其文質,不出辭人說經之域,若丹徒莊忠棫、湘潭王闿運,又其次也。歸命素王,言為無不包絡,未來之事,如占蓍龜,瀛海之大,如觀掌上;其說經也,略法今文,而不通其條貫,一字之近于譯文者,以為重寶,使經典如符命圖書,若井研廖平,又其次也。雖然,說經者,明是非,無所于黨。最上者,故容小小隙漏,而下者亦非無微末蟻子之得也。故曰:‘與其過而廢之也,寧過而存之。’使左道亂政之說,為虜廷所假借,至于錮其人,燒其書,則肉食者之罪,上通于斗極。”③其中認為樸學后學俞、黃、孫等人精通小學、考證細致,排名最高;湖南今文學者皮氏能謹守今文門戶,位居其次;另一位湖南今文學者王氏創見不多,但能辨別真偽、排比他人舊說,位居第三;今文學者莊、王喜談今文、文辭華麗,位居第四;四川今文學者廖平喜談素王之說,將經典當作讖緯圖書,位居末尾。然而此五者均屬學者范疇,其上者不乏小過,其下者亦有小得。章氏在晚清學者中,將俞樾等古文學者排名最高,但其余四等,均為今文學者,已承認晚清今文學崛起的事實。對于大部分今文學者,亦能根據學術貢獻給予評價。

“使左道亂政之說,為虜廷所假借”究竟指何人?章氏的答案是:“道光末,邵陽魏源夸誕好言經世,嘗以術奸說貴人,不遇;官高郵知州,益牢落,乃思治今文為名高;然素不知師法略例,又不識字,作《詩》、《書》古微。凡《詩》今文有齊、魯、韓,《書》今文有歐陽,大小夏侯,故不一致。而齊、魯、大小夏侯,尤相攻擊如仇讎。源一切掍合之,所不能通,即歸之古文,尤亂越無條理。仁和龔自珍,段玉裁外孫也,稍知書,亦治《公羊》,與魏源相稱譽。而仁和邵懿辰為《尚書通義》、《禮經通論》,指《逸書》十六篇、《逸禮》三十九篇為劉歆矯造,顧反信東晉古文,稱誦不衰,斯所謂倒植者。要之,三子皆好姚易卓犖之辭,欲以前漢經術助其文采,不素習繩墨,故所論支離自陷,乃往往如(言嚴)語。”①②章太炎:《檢論》卷四《清儒》,第562~563頁,第563~564頁。則其所指責的主要是魏、龔、邵等追求政治影響,不能專守今文者。

三、章太炎清代今文學研究的影響與啟示

首先,章太炎對清代今文學的研究是以古文學為出發點,對清代今文學批判較多,但也有不少有價值的認識。章太炎師承俞樾,其學術偏重于乾嘉一派,故在論及清學史時常站在乾嘉漢學角度評判成就高下。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清學史論著多平等看待今文、古文,甚至更加重視今文,對常州學派以降的今文學學者評價極高。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學史論著多偏向宋學,重視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晚清宋學復興,而對考據學及今文學均肯定有限。二者均存在站在以今文學及宋學為代表的道咸新學立場倒看清代學術史的問題。章氏則以清中期樸學作為尺度,衡量晚清學術,故其對清代今文學的評價有著獨到的取向。一方面,章氏強調考據學成就和民族主義,的確對道咸以后今文學魏、龔、康等人偏重微言大義的治學風格、與清朝合作的政治態度持完全否定態度。另一方面,章太炎對道咸以后今文學者汲汲于政治的缺點亦有較多揭露,使我們對晚清今文學的弊端也能有所認識。章氏從學術標準出發,對早期常州學派及非常州系今文學者的學術貢獻均有公允評價;其師承樸學學者,對清代學術傳承、掌故多有耳聞,論述更接近當時人看法。故而,排除其對龔、魏、康等人的貶評之外,其清學史著作對清代今文學的論述仍有極高參考價值。

其次,章太炎論清學史著作產生較早,對民國時期清學史著作產生了或明或暗的影響。例如,章太炎《檢論·清儒》中曾對清代今文學者所作新疏有所介紹:“《公羊傳》有陳立《義疏》。……若惠士奇、段玉裁之于《周禮》……劉逢祿、凌曙、包慎言之于《公羊》(劉有《公羊何氏釋例》及《解詁箋》,凌有《公羊禮疏》,包有《公羊歷譜》)……皆新疏所采也。”②肯定了非常州學派的陳、凌等人于《公羊》學學術貢獻更高。而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雖對常州一系學者評價甚高,“《公羊》學初祖,必推莊方耕(存與)……傳給他的外甥劉申受(逢祿),著《公羊何氏釋例》……康先生(有為)從廖氏一轉手而歸于醇正,著有《春秋董氏學》、《孔子改制考》等書,于新思想之發生,間接有力焉”③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東方出版社,2012年,第234頁。;但列舉《公羊》新疏時,仍以陳立《義疏》居首,實際上繼承了章氏肯定陳立的做法。又如,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其對于清代今文學的派別劃分、評價等問題曾直接請教章太炎,并以章氏《章太炎先生論定書》冠于卷首,作為全書的總綱。

當代學術界對清學史論著存在有重專著輕論文的傾向,故接受的觀點多自梁、錢二書。而章太炎相關論述散見于單篇文章中,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各家學說“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④班固:《漢書》卷30《藝文志》,中華書局,1962年,第1746頁。。當代的清學史研究,如能在影響較大但偏于今文學的梁氏、偏于宋學的錢氏之外,結合偏于乾嘉漢學的章氏,則能消除門戶之見,對清代學術特別是今文學有更深的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五月天综合婷婷| 青草视频久久| 午夜a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 欧美亚洲欧美|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亚洲综合片|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亚洲婷婷六月|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精品13页|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欧美网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国产啪在线91|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新AV天堂|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99视频| 1级黄色毛片|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综1合AV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久久| 狠狠v日韩v欧美v| 福利在线不卡| 天堂成人av|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成年人国产网站| 久久青草热| 日韩二区三区无| a级毛片免费看| 国内毛片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