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電視媒體是典型的前臺媒體,電視媒體為受眾呈現的是以畫面、聲音符號為主的訊息,新聞主播或出鏡記者都是與訊息文本一同出現在受眾面前的,受眾將新聞傳播者與訊息作為一體來接受,傳播者與訊息之間相互影響,互為闡釋。觀眾在觀看電視新聞時,出鏡記者的現場采訪過程、提問方法以及身體語言等,都作為新聞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被觀眾看到,因此出鏡記者的提問藝術、鏡頭中的身體語言以及與采訪對象的溝通技巧等,都會影響電視新聞傳播的效果。如何做好出鏡記者角色扮演及轉換,成為當前電視新聞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嘗試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從多角度針對電視新聞媒體出鏡記者的角色扮演、角色類型轉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出鏡記者是指新聞現場從鏡頭中從事傳達信息、采訪任務以及評論事件的電視記者及新聞節目主持人。從該定義之中我們不難看出,出鏡記者的工作是在鏡頭之前進行的有聲語言創作活動,在新聞節目中出鏡記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完整的新聞節目不僅需要演播室中主持人的努力,同時還與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的努力密切相關,主持人與出鏡記者是同一工作狀態下兩種不同的工作形式,所以出鏡記者也面臨著語言基本功的考驗。出鏡記者與主持人、播音員一樣,都是政府公信力的代表,也是黨與政府的喉舌。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南方雪災等重大新聞事件中,出鏡記者發揮出了巨大作用,帶領觀眾在第一時間見證了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出鏡記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在鏡頭之前將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使得節目弱化了說教的色彩,增添了幾許人性的光輝。我們經常會看到,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報道之中,出鏡記者的表現存在一定差距,這主要是因為出鏡記者報道的方式與內容直接相關,所以必須將角色扮演、角色轉換的工作做好。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出鏡記者的角色期待。首先,出鏡記者對自身綜合情況的期待;其次,受眾對于出鏡記者不同方面給予的期待。出鏡記者不管是出于怎樣的目的,都希望自己的報道可以富有吸引力,使自己在鏡頭前的形象達到最佳,同樣,受眾也希望自己看到有意義的播報內容,同時符合自己對新聞記者形象上的認知??梢哉f受眾對于新聞記者的期待更加重要,如果現場直播中出鏡記者的一些話語、行為引起了受眾的不滿,將會造成輿論上的大范圍攻擊。
對于出鏡記者來說,角色學習非常重要,但也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大量時間去積累經驗,同時還要深入分析和改進受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從這一環節上來說,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是有效性最高的方法。出鏡記者通過現場采訪可以很快地掌握訪談技巧,同時促進自身現場判斷能力的提升。此外,當前很多優秀的出鏡記者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平時通過不斷地觀看其報道,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技巧。
角色實踐相比角色期待與角色學習更加重要,這是因為角色實踐綜合了角色期待與角色表演的相關內容,因此應該將其成功地轉化成具體的行為。但是,很明顯角色實踐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現場新聞直播中,很多出鏡記者由于緊張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失誤,所以角色實踐非常重要,需要出鏡記者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歷練,積累經驗,這樣才能將播報任務順利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出鏡記者本身的應變能力及領悟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
廣大受眾都希望通過電視播報看到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的記者,而不是看到冷冰冰的機器,所以在現場采訪及直播的過程中,首先播報記者應將自己看成是一個普通的人,自己有對于現場情況的真實感受,同時適時地將自己的直觀感受展現出來,這樣才能從最大程度上引起廣大受眾的共鳴,不僅可以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同時出鏡記者也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優秀的出鏡記者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情感表達“做活”報道的,我國當前也有很多優秀的出鏡記者,他們報道的新聞不僅感人肺腑,同時也一直堅守著報道要有血有肉這一原則,這種觀念也深受廣大受眾的認同。
由于出鏡記者的職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多數情況都需要其同時扮演專業傳播者的角色,所以在無特殊情況發生時,他們必須依靠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完整地、完美地將新聞內容播報出來。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出鏡記者通常都需要克服大量的心理障礙,例如同情、恐懼、緊張等普通人都會產生的一些情緒,同時還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確??梢詫F場發生的事件、當前的實際情況詳細地陳述出來并進行必要的分析。除此之外,現場直播過程中采訪的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出鏡記者應盡量整合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縮減,利用一定的技巧將問題提出來。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出鏡記者在直播過程中一定要將自身的心態擺正,切忌因人而定的采訪態度,更不能在采訪過程中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
綜上所述,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出鏡記者角色扮演的技巧主要由記者在互動中的自我形象決定,互動過程中形成了自我形象,也就是角色意識。出鏡記者在新聞現場應做到合理轉換自身的角色,并有效控制自己角色扮演成功。出鏡記者是職業傳播者,適度地作為普通人將自身的情感流露在播報之中,可以引起受眾對新聞事件的共鳴,促進新聞傳播效果的提高。總之,出鏡記者角色扮演及角色類型轉換,直接影響現場直播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優秀的出鏡記者應隨時結合情況進行角色轉換,如果在播報之中合理地融入情感,則可以更好地引起受眾的共鳴。
1.鄧秀軍.公益動員紀錄片的信任資本與情感修辭——以《尋找科尼》和《穹頂之下》為例[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9):92-99.
2.朱天,張誠,唐嬋.國內電視媒體“典型人物報道”變革的三種取徑——基于央視《新聞聯播》2015年相關報道的框架分析 [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2016(10):141-146.
3.常江,邊思瑋.國際晚間電視新聞節目比較研究——以中國央視、美國CNN和英國BBC為例[J].新聞界,2012(10):31-35.
4.丁友锏.廣播電視學專業開設《廣播電視口語報道》課程初探——以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新聞世界,2015(09):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