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輝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媒體已經成為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并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媒體平臺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對新形勢下的電視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本文以此為研究基礎,分析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所要具備的基礎技能和職業素養,對當前電視隊伍和電視編輯的現狀進行探析,同時對新形勢下電視編輯的創新和編輯人員素質的提升給出發展建議。
隨著自媒體產品市場占有率逐步增加,受眾越來越傾向擁有扎實文字功底的自媒體,這種媒體憑借著輕巧卻不失精致的表達形式吸引了眾多受眾。而電視編輯同樣為文字編輯工作者,要想保證對社會信息進行客觀、高效的輸出,就需要電視編輯具備較強的采集與編輯能力。電視編輯在對素材進行編輯時,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眼界、一定的文學素養,還要對文字和事件有深層次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駕輕就熟。除此之外,素材本身是客觀性的事實,電視編輯要通過自身的文字功底還原事實真相,還要保證這些素材的真相被播報時足夠吸引人,這些都離不開電視編輯深厚的文字編輯功底。
層出不窮的新型媒體給電視編輯帶來諸多挑戰,這就要求電視媒體不僅要與社會各個領域的人群進行外部溝通,同時還需要與電視臺內部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協調。電視編輯工作不僅需要與一線編輯做好素材整理工作的有效銜接,其內容的加工和編輯還需要內部部門的有效支持。對于電視臺的節目制作和編輯,電視編輯是節目輸出的關鍵因素,也是整合系統的核心紐帶。電視編輯只有具備良好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才能有效保障電視編輯工作的有序開展。如《舌尖1》的總編輯任長箴,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紀錄片的拍攝。選題時采用了最為傳統的翻閱文獻資料的方法,拍攝過程中協調了電視臺各個部門,最終以450萬的低成本拍攝出了第65屆戛納電影節參展的首部中國紀錄片。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是新形勢下電視編輯不可或缺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電視編輯工作帶來了強大助力,現階段電視編輯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信息技術的支持。伴隨著網絡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社會受眾對媒體內容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這無疑給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此,電視編輯要熟練應用各種新型編輯工具,熟稔各種新型媒體的應用技術,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壯大,生產信息的主體日益增多,媒體環境也日益復雜。與此同時,多元化主體的信息輸出渠道日新月異,給編輯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電視編輯面臨的信息傳播壓力越來越大,如何科學捕捉和識別眾多信息的社會價值,成為編輯工作者素養培養的關鍵。就目前信息的傳播來看,微博、微信移動終端等互聯網平臺成為當下信息傳播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它們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會不斷產生新的信息,巨大的信息量加劇了電視編輯的信息篩選工作難度,傳統的編輯工作者信息的輸送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受眾和時代的發展需要,編輯工作者必須提升信息篩選的能力。
新時期隨著新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提高編輯工作要求的同時,也使得編輯工作內容越來越復雜。在電視編輯工作過程中,無論是信息的獲取還是編輯都越來越凸顯技術性。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編輯向聽覺、視覺、立體影像等方向發展,改革了傳統電視編輯的工作方式,給編輯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對信息的辨識越來越難,如果不能與時俱進科學地改革編輯工作的模式,將會嚴重阻礙電視行業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
隨著輸出素材的媒介主體的不斷增多,新聞素材日益復雜,對電視編輯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編輯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技術能力,也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縱觀傳統電視行業的編輯隊伍,很多電視編輯都缺乏必要的工作經驗,對現代化的媒體技術和新型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強,對于素材的編輯也缺乏自身客觀的理解,無法有效適應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時代。
新形勢下,面對社會受眾需求標準的日益提升,市場環境越發復雜。在優化電視編輯素養的過程中,電視編輯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溝通協調能力,深入社會基層,全面了解當前的社會變化趨勢,把握受眾的節目需求。通過新媒體平臺增強與受眾的溝通和交流,針對當下的熱點問題與觀眾進行良性互動,從而進一步提升受眾的主體地位。要強化電視編輯對于社會信息的敏感度和編輯技巧,讓節目內容更加貼近社會受眾的需求。與此同時,電視編輯也要提高與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力,通過定期開展編輯討論會議,制定科學的合作計劃等,進一步提高編輯效率。要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編輯素養,還要積極把握時代發展的整體趨勢,對于電視節目的編輯要保證信息的實時性和客觀性。
為了適應電視行業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趨勢,電視編輯還需要積極提升專業水平,不斷完善自身的編輯技能和寫作能力等。通過拓展閱讀視角,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關注社會信息的發展趨勢,從而更好地提升電視編輯素養。比如在日常積累素材時,可以選取和自己工作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從不同的媒體角度挖掘同一素材的新聞價值。除此之外,電視編輯也要積極擴展編輯視角,提高自身對于社會信息的價值判斷和理論認知,做好對素材的辨別和價值篩選工作,避免在工作中一味追求創新,而失去了電視編輯對素材的辨別能力。新時期電視行業競爭越來越大,編輯工作者還要進一步拓展信息的收集渠道,例如通過互聯網平臺、微信等,獲取素材,為自身的編輯工作提供有效支持。不僅如此,電視編輯也要充分利用好業余時間,積極通過社交媒體,尋找社會熱點,參與網友的討論,分析大眾關于熱點的興趣取向,從而更好地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素材。
電視編輯工作離不開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支持,因此,在提升編輯理論基礎和基本編輯素養的同時,電視編輯還要積極尋求多元化的學習渠道,提升編輯技術水平,強化自身對于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的應用。一方面,電視編輯可以借助當下的互聯網平臺,搜集和整理有關的編輯技術手段,在業余時間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在編輯工作中合理運用先進技術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電視臺為了更好地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也要積極組織電視編輯進行外出學習和定期的崗位交流,向其他優秀的節目制作團隊學習編輯技術和編輯理念。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電視編輯的創新和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給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節目內容,電視編輯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編輯能力,從而有效滿足不斷提升的受眾需求。電視編輯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不僅是電視編輯崗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體環境下順利完成電視節目制作的重要保證。電視編輯只有不斷提升必備素養,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朱堅梅.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新媒體研究,2016(06):158-159.
2.郭興筌.淺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