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濤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遂寧 629000)
當前,高職院校也在積極豐富校內公共課程的建設,為了推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很多高職院校將書法課程作為校內公共課來開展,書法公共課是興趣類課程,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新時代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求,高職院校的書法公共課教學應查缺補漏,跟隨教學改革的步伐,積極改進教學策略。
高職院校書法公共課的設置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書法中蘊含著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精髓,書法中的“精、氣、神、韻”往往是最難把握的,在教學中也很難通過短時間的課程安排而實現。就當前來看,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書法公共課,但是受到一些現實條件的限制,書法公共課的教學現狀存在許多不足。
高職院校書法公共課的設置一般是以班級為單位,每周一次課,課程安排在學生入校的第一年。由于是公共課,學生的成績是結合上課情況和學期作品來進行綜合考評的,并非考試科目,在課程設置上就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比如高職院校各系別專業會根據專業課的課程安排情況來調節書法公共課的設置,導致書法公共課程不能固定下來。
教學體系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大方面。從教學內容來看,書法公共課的課程內容設定大都是由相關專業任課教師集體決定的,沒有可參考的教學大綱,也沒有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材,因而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從教學方法來看,可能受到任課教師所學專業的影響,比如擅長隸書的教師會教授隸書,而擅長楷書的教師會主要教授楷書,導致學院學生在書法學習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
大多高職院校由于師資力量不充分,其很難大規模地開展書法課程,有的高職院校在開設書法公共課時只能采取選課方式面向少部分學生。而且書法教師不屬于師范類專業,很多教師沒有經歷過教學磨礪,其在教學時過于重視書法“形”的教學,而忽略了對書法文化的傳播,無形中降低了書法課堂的魅力和書法教學的有效性。
高職院校書法公共課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圖片穿插到PPT課件中,然后學生在宣紙上先對字形進行模仿,再體悟字意所在,然后教師會對學生的臨摹進行評價,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學資源不豐富,學生只看圖片或者是摹本常常感到枯燥無味。
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正在推廣“教學做”三位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首先,要確定書法教學的學期目標,讓學生明確學期目標的要求,并制定出階段性的小目標,以讓學生能夠分階段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學校必須重視書法公共課,盡量安排小班教學,同時固定書法公共課的課程時間和頻率。最后,教師應盡量留出時間來讓學生進行臨摹和練習,課下時間可讓學生上傳自己的作品圖片到教師郵箱,教師可在線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點評。
首先,高職書法公共課教學教材要根據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編寫,充分發揮書法教學的文化傳播和德育教育的作用。其次,書法公共課的內容應該盡量豐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文化館、書畫展進行參觀,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優秀的書法作品。再次,可以進行競賽和評比,通過書法競賽的開展,可以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在完善教學體系時還應多嘗試新型教學方法,比如微課教學、互動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
針對高職院校專業書法教師不足的情況,可以從兩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引進和培養校內書法專業課教師,比如安排校內現有的書法教師進修,并招聘專門的書法教師崗,構建一只書法教師隊伍。二是以校內的書法教師為主,外聘的書法教師為輔,比如高職院校可以和當地的書畫院結成對子,邀請書畫院的書法名家來校做客座講師,或者每學期簽訂幾名書法家到校參與教學,從而能在短時間內擴充書法教師隊伍,還能減輕高職院校的經濟壓力。
高職院校開展書法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比較好的書法網站、教學平臺和交流平臺進行搜集,然后分享給學生,也可以在教學中增添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高職院校的普通教室不適合書法教學的開展,應該為書法公共課提供2個以上的專業教室,并為學生提供一些可公用的教學設施,方便學生的學習。而且書法教室除了上課期間,應該允許學生自由進入教室進行書法練習。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書法公共課教學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傳統文化素養、綜合素質都有重要意義,開設書法公共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高職院校需要做好教學相應的配套工作,完善書法課程教學體系,建設書法教師隊伍,改善書法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質量優良的書法課。
參考文獻:
[1]沈文中.高等職業院校公共書法教育現狀及對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04):26-29.
[2]倪旭前.高職書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11):45-46.
[3]周知.高職書法教育教學改革設計[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