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張超

“陜西是一個充滿魅力、極具潛力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視察陜西時明確強調,發展既要看速度、又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中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實際就是要求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省長劉國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劉國中說,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有差距,也有不少短板,需要追趕超越。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有潛力,更有諸多優勢,應該追趕超越。陜西是全國重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追趕超越的不竭動力。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有路徑,辦法非常明確,能夠實現追趕超越。三年來,陜西落實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扎實加強文化建設、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開創了追趕超越的嶄新局面。2017年,陜西實現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增長8%,突破2萬億元大關。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06.39億元,增長11.9%,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30810元和10265元,增長8.3%和9.2%,全部邁上了新臺階。更為可喜的是,經濟結構在優化,能耗水平在降低,污染物排放在下降,三秦百姓的獲得感在增加。
劉國中說,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實際就是高質量發展,就是實現追趕超越的路徑。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主要在以下六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二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挖掘好、利用好、滋養好科教資源,促進軍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制定和完善鼓勵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
三是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深化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持續、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戰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構建陜西區域協調、城鄉互動發展新格局。
四是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游、絲綢之路金融“五大中心”,高標準建設陜西自貿試驗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
五是切實推進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源頭上堅守生態環保紅線,切實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建設美麗陜西。
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追趕超越中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統籌做好教育、醫療、住房、社保、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使群眾的生活在高質量發展中一年比一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