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張超
耿福能,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為企業制定了九大理念,并引以為傲;他信奉"藥品就是人品",寧愿每年多花3000萬"的成本,也要嚴把質量關。“做好人,制好藥”就是耿福能和好醫生藥業的圖騰,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聆聽了他對中國制造品質革命、打造中醫藥民族品牌、提升藥品質量、產業扶貧等方面的看法和認識。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請問作為醫藥企業的人大代表,您怎么看待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耿福能: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提升制造業品質,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中國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其中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我國的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過去我們的需求是溫飽,吃得飽穿得暖就可以了,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關注質量、品牌,追求品質,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有品位。這就要求我們企業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和科技創新的競爭,如果我們的制造業沒有這樣的品質革命,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記者:最近幾年國家在大力推動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壯大、走出去,現在,我們的很多中醫藥品牌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作為中醫藥企業品牌的負責人,您怎么看待我國中醫藥品牌走出去的情況。另外,您認為,打造中醫藥民族企業品牌,企業應該著重做好哪些工作?
耿福能:中醫藥品牌走出去是我國中醫藥人的一個夢想,對我國中醫藥產業而言,實現這個夢想路還比較長遠,隨著我國民族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我國醫療產業走出去的步伐將越來越快。此外,中醫藥品牌走出去是一件久久為功的事情,必須要腳踏實地,切不可急躁冒進。
記者:近年來,抗生素濫用現象愈發受到關注,限制抗生素使用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耿福能:對于普通人群而言,只有當醫生開具處方時,才能使用抗生素,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更加嚴格;要進一步嚴格管理藥房購買抗生素的處方核定。與此同時,要提倡老藥新用和聯合用藥。對于制藥企業而言,需要推動其對新抗生素特別是綠色抗生素的研究和開發,促進所有利益攸關方之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為了從源頭控制抗生素進入人體的劑量,我的建議是,要禁用禽畜用化學類抗生素,提倡使用綠色抗生素中藥抗生素;制定及完善飼用藥物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建立全國獸藥殘留監測體系,從最后關卡嚴格把關動物源性食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