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滿宏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中學 246400)
物理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以及思維能力,從而有助于學生理解具有邏輯性的物理知識.但是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一些物理教師沒有考慮到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導致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講課步伐,逐漸消磨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分層教學在物理課堂的應用,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更具針對性的內容,這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不足,促進學生的物理基礎的鞏固.
物理學科中的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如果僅憑借課堂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深入地理解這些知識點.因此,進行課前預習是物理學習的必要環節,通過有效的預習,學生對相關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在配合教師在課堂的講解,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識.但是一些教師忽視了預習任務的布置,導致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漫無目的的預習,影響了學生的預習效率.因此,在開展物理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提出適合的預習要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預習要求,讓學生都可以更有效地進行物理的預習工作.
例如,在講解《磁場》這一節內容時,在以往的物理學習中,大多學生所接觸的物理都是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如物體的運動,力的相互作用等,而對磁場這一陌生的概念,存在的許多疑問.因此需要學生進行充分的復習,這樣教師在課堂中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磁場的基本概念,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去講述磁場對通電導體與點電荷的作用力等更深層次的知識點.教師在布置預習要求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制定相關的預習計劃.在給一些優等生布置中,由于這些學生基礎扎實,理解能力較強,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去了解更深的磁場知識,如:在理解磁場的基本概念后,逐步理解磁場的形成,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以及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而對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中等生,要求對基本的磁場概念和類型有一定的了解,了解點電荷之間所形成的磁場分布,以及正、負電荷在同一磁場的大致運動軌跡…….通過有效的預習,學生都可以初步了解電流磁場的形成:通電的導線放在磁針的上方,可以導致磁針發生偏轉.通過這一現象說明了電流可以產生磁場.理解磁感線只是一個虛擬且不存在的線,是用來便于直觀的了解磁場的方向與強度.對于那些優等生則可以發現,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稱作安培力;磁場對運動的電荷的作用力稱為庫倫磁力.
物理的知識點都具有一定的深度,這些物理現象都是著名的物理學家經過很多次的實驗與證明得出的結論,所以學生在理解這些實驗現象與結論時,只憑借較為淺薄的物理知識很難深入的進行理解.因此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的進行討論.不用的學生在分析中可以獲得不同的觀點,小組之間彼此交流觀點,結合各自正確的觀點,從而更深入的分析這些物理結論.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有助于物理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參與到分析交流中.
例如,在研究安培力的方向與大小這一問題中,安培力是通電導體在磁場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力,通過觀看教材了解,可以通過左手定則得到安培力的方向,但是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很難從文字的理解中正確獲得安培力方向的測定,但是通過小組內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實際演示下,可以直觀地明白通過伸開左手,將磁感線穿入手心,四指指向電流的流向,而此時手指大拇指所對的方向就是安培力的方向.在研究安培力的大小時,通過實際觀察安培力的大小不僅和磁場強度B、導體長度L、電流大小I有關,導體運動的方向與磁場的夾角大小有關,在小組之間的交流下,得到這樣的結論:當導線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時,此時安培力最大,而方向一致時,則為0,轉化為表達式為F=B*L*I*SinA,A為導線方向與磁場方向之間的夾角.教師通過合理的分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分享,互助互利的意識,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帶動周邊同學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而且通過分組討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分為,拉動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學習的熱情.
課后作業的布置是為了加深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可以熟悉的應用.因此,布置適合的課后作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將作業分為三個階段:基礎知識鞏固,基礎提升練習,難題分析與解答.第一部分的解答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相關物理基本知識的記憶;第二部分可以有效地訓練中等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鞏固優等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而第三部分優等生可以通過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深入的分析,從中獲取解決的思路,促進學生思維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課后作業的設計,提高不同基礎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一些學生由于自己基礎的薄弱,導致無法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與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逐漸失去了學習物理的信心.因此,教師需要善于發現,積極地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肯定他們的長處,通過彼此之間的溝通,勉勵學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學習的熱情.由于高考或其他帶來的壓力,會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教師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最近的心理狀況,并采取良好的方式進行引導.
總之,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不僅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而且有效地帶動了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促進班級整體水平的提升.在應用分層教學時,物理教師需要重視課前的分層預習、課時分層教學、課后的分層作業,這樣對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的開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