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鋒
(廣西省桂林市荔浦師范學校 546600)
筆者選取普通高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把研究對象定為高二理科班121班、122班、123班學生,通過我們課題組對我校高二(12級)理科班三班學生(總人數:150人,其中中考等級三等12人,四等83人,五等37人,六等16人,七等2人)作為研究對象對普通高中生化學學習有效性缺失的現狀調查與分析.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調查主要包括課前預習情況、 課中學生聽課情況、課中學生筆記情況、課中學生練習情況、課后學生的作業情況、考前學生的復習情況和考后反思等方面內容.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學生的學習現狀呢?經討論研究決定通過編寫導學案的策略,看能否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教會學生會聽課—邊聽邊記的習慣及教會學生能把握重點.
經過不斷實踐研究,最后形成一致意見:導學案為教師提升教學效果的措施,能指導高中生對學科知識進行學習,構建一個清晰的線路圖.教師需關注到導學案在學科預習中呈現的導航與引導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要學的學科內容,以此高中生對學科知識實施梳理.同時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要求.這是因為高中生在學科能力、性格特點以及認知需求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化學教師如果只是運用傳統的授課思維對學生開展知識講解,很難滿足高中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的認知需求,未能讓學生得到學科能力的有效培養.通過對高中生進行分層教學,可以對他們開展針對性的知識教育,強化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效率;學科教師需仔細分析教材知識,重新體現這些知識,依據學生認知情況設置合適的導學案,讓學生接受這些知識.特別要求有學生識記的一節課的重點內容和方法規律,放在課堂來完成,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知道做什么事.化學教師以導學案為抓手,讓學生得到學科思維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以此強化學科教育的有效性.
學科教師需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呈現的合作情況以及行為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實施小組合作讓合作學習能順利開展.小組評價涉及的內容有小組互評、成員自評以及學科教師的評價.小組互評為對其他學習小組體現的探究過程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可以更好的了解其他小組在化學知識探究中的行為與認知能力.小組自評是指高中生需要對小組成員的探究行為以及理解能力進行評價,對自身開展化學知識學習的行為進行評價.教師評價是高中生開展小組學習的一項環節,化學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中的行為,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客觀評價,發現高中生在化學知識探究中的不足以及認知差異,以此提升化學課程教學的效果.
開展評價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到引領的作用.學科教師要想讓學生保持勇于進行知識交流、積極對課程知識進行質疑的長期精神面貌,需積極做好導學案的課程評價.所以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
(1)學生個人的評分
以下三項分數之和為學生個人的評價得分.
得分規劃:依照情況分為A、B、C三個不同等級.
A等級:內容書寫和答題形式十分工整與規范,呈現詳細的課程知識總結以及學習反思,最終正確率達到90%以上,學習完成情況也超過90%,判定分數為8分至10分.
B等級:內容書寫和答題形式比較工整與規范,呈現一定的課程知識總結以及學習反思,最終正確率達到80%以上,學習完成情況也超過80%,判定分數為6分至8分.
C等級:內容書寫和答題形式不夠工整與規范,欠缺課程知識總結以及學習反思,最終正確率達到80%以下,學習完成情況也低于80%,判定分數為0分至6分.
該項最高評分為10分,需要老師于二次批改時進行評定,并由組長記錄分數.
(2)課堂展示與質疑得分
①展示:ⅰ.小組成員輪流展示成果為5分,由成績落后的學生進行獨立性展示,為7分.ⅱ.小組板書展示工整、內容正確、成員講評的舉止大方且聲音宏亮、語言比較精煉和規范等,加2分.ⅲ.對其他小組成員提出的疑問以及不同學習見解可以正確解答或者是評析,加2分.ⅳ.非規定展示組的同學能積極展示、解答和評析的學生得5分.
本項評分由小組之間交叉評定.
②對抗質疑:ⅰ是小組輪流的同學質疑的得5分,若由學習成績比較落后的學生質疑的另加2分;ⅱ非規定質疑組的同學能主動提出問題、敢于質疑、辯論的學生得5分.
本項評分由小組之間交叉評定.
經過對學生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及結合教學實際,實施有效學習策略,我校在化學教學上取得了明顯成績,對學業水平考試中全校理科過關率達100%,這是歷年來最好的,往年最少有20人不過關的,特別是我們的實驗班(123班)A等4人,B等45人,C等8人平行班(122班)A等2人,B等38人,C等9人各等次人數明顯占優;對參加高考中參考人數358人,本科上線人數為239人,其中理科參考人數198人,本科上線人數占133人,本科上線率67.17%,創歷史新高.而本屆學生入學成績在近幾年中是較低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我開展的研究和采取的策略是分不開的,特別是通過調查得出通過采用導學案策略后學生在預習和聽課—邊聽邊記方面有了明顯好轉.再通過分學習小組使學生有效學習能力得以加強,同時教師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對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有較準確的把握,在課程教學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學習、探討、研究新教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師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