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忠
(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初級中學 22655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施行,我國教育事業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初中化學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也逐漸被重視和改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目前初中化學教學情況令人滿意.不可忽視,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本文將具體指出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所呈現的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筆者一些拙見.
在一定程度上,化學的魅力在于探索、實驗的過程.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的影響,初中化學的教學和實驗之間發生了明顯的不平衡.以往不重視化學實驗的客觀理由是缺乏實驗藥品、儀器.隨著各種物質保障的完善,這一現象還是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目前弱化實驗教學的根本原因還是“做實驗不如講實驗”這一錯誤的價值取向.受這一價值取向的驅使,有些學校的化學實驗室變成了擺設,不用說開設實驗,就連教師的演示實驗也難保障.化學實驗教學的弱化,不僅剝奪了學生實驗探究的機會,打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且喪失了化學學科賴以建立的基礎.短期來講,實驗教學的缺乏貌似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長久來將不利于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培養.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延伸階段,各地各學校也開始不斷地做出創新和嘗試.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仍然有不少學校、教師墨守成規,沿用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模式,不愿或不敢做出新的嘗試和創新.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慣用原有的教學框架,對于教學活動沒有明確的概念,不注重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課堂上忽略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是一味地以憑自己的感覺安排教學進程,壓抑了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反應無法及時有效的反饋給教師.長此以往,各種問題不斷積存,量變到質變,從而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結果.而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影響日后的化學學習和探究.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開始影響教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很多教師認為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便是對新課改的一種貫徹落實.加之,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的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減少板書,降低“體力勞動”.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當前教育教學出現了過度依賴多媒體的現象.很多教師現在上課在黑板上一個字也不寫,只是單純的動動鼠標,進行翻頁,然后復述PPT上的內容.殊不知,這樣的上課方式將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于課程的感興趣程度.而板書作為教學核心內容的展示和教師思想理念的呈現,它的缺失使得整堂課的內涵和厚度降低.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大多數化學結論都是在前人無數次化學實驗基礎上得來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坐享這些研究成果,不去自己動手實踐.學校和教師過分強調“填鴨式”的理論教學,把課本上的知識一股腦兒的灌輸給學生.甚至是一些重要的實驗學生也只能從課本上的圖片及流程記錄上得知,學生無法真正的體會和參與實驗過程,獲得真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協調各方力量完善相關的化學儀器和藥品,同時安排相關時間,保證教學課時.在化學實驗和學習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看似使知識在以一種高效的方式在傳播,但是從實際效果和應用能力上講,這種方式并沒有達到預期.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都與助于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在酸堿中和反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始向學生講解這一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在化學試驗中所應注意的問題.然后分組進行化學實驗,加強學生對于這一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接下來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在交流中分享實驗中的得失和發現,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測,以及相應的知識遷移.
很多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同樣具有這一特性.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等,從而將客觀條件不允許的實驗等直觀清晰地擺在學生面前.但是物極必反,過度的依賴多媒體不僅無法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還會讓學生的化學學習流于表面,一張張PPT劃過不代表學生可以牢固的掌握這些知識,是學生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學生和教師之間還失去了板書這種獨特而有效的交流方式.因此,正確使用多媒體,使其和傳統板書相結合,條理清晰,重點明確,最大化的優化教學效果.
社會的多元化和飛速發展對于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教育機構和用人單位也越來越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目標的達成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應貫徹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初中化學的學習正是這一能力形成的良好機會.多方面解決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海波.提高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中旬),2016(07):50.
[2]呂靜.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4(8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