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冬林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婁莊中學 225506)
從案例教學法的字面含義我們可以看出,其最為突出的特征當屬對“案例”的運用.也就是說,案例教學法得以有效應用的前提是“案例”的選擇與應用,這也是其有別于其他教學法的特點所在.就高中物理教學來說,物理案例是物理教學特征和案例特征相結合的結果,筆者認為,物理案例是指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立足教學的三維目標,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出貼近教學內容,極具典型性并含有疑難問題的物理現象或物理事件,并借助多樣化的手段將對這些現象或事件加以組織編輯后所呈現出來的材料.何為物理案例教學法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我立足曼莎斯對案例教學法的界定,認為物理案例教學法是指將所選擇的物理案例靈活地運用到物理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在案例的呈現下以個人閱讀、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來進行互相溝通、交流,在師生互動中實現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此需要注意一點,在無論是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還是在其他學科教學活動開展中,案例教學法是不能孤立運用的,其需要與情境教學、問題教學等結合起來,借此在多樣化教學方法的結合下,實現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那么,我們要如何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之中呢?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物理案例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為之的,是要教師精心準備的.在組織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我一般會在備課環節,從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等方面入手來選擇適宜的教學案例.一般情況下,我會立足學生的物理學習實際情況和物理學習發展規律,結合教學內容來選擇極具鮮明性或典型性的物理案例.具體說來,首先,我會立足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選擇一個明確的案例主題,該主題需要說明某一物理問題或物理規律,或者反映出解決某一物理問題所需要應用的方法或策略,或者某一物理內容的講述可以實現學生哪方面情感態度的發展等.比如,在“萬有引力規律的應用”這一節內容教學中,我所選擇的案例主題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之外,還引導學生感受物科學的發展歷程,感受科學發展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等.其次,在選擇了適宜的案例主題之后,我則借助多樣化的方式,諸如網絡、報刊、教輔資料等來搜集與其有關的內容,借此來豐富案例內容.接著,在主題和案例內容的綜合作用下,我立足多角度對所搜集的案例材料進行多元化的分析,并編寫符合教學所需的案例.在這樣的課前準備活動中,教師通過案例分析與編制,不僅可以加深對新知內容的探究,還可以為系統化教學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編寫了符合教學所需的教學案例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則需要按照系統化的程序將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借此使學生在案例的引導下自主地探究新知內容,提升其物理學習能力.我在組織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會按照以下程序落實案例教學法:
(1)案例呈現
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直接將所編寫的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那么此與傳統的照本宣科式教學別無二致.對此,我會借助情境教學法,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引入案例.以“萬有引力定律”這一內容教學為例,我一般會在課堂之初,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課前事先貯備好的視頻資料——神舟號的發射視頻,在直觀的視頻播放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視頻的播放過程中向學生呈現案例內容.在此需要注意一點,無論使用哪一方式來呈現案例,其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物理探究積極性.
在案例呈現之后,則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對案例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抓住該案例所強調的問題或現象,回顧與該案例有關的所學過的物理知識,借此實現知識的遷移,為解決案例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2)案例討論
案例教學與傳統的以教師的照本宣科為主的教學方法最大的區別在于,該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也就是說,在案例閱讀之后,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扮演“善于提問的人”這一角色,就所閱讀的案例提出問題,并討論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物理學習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一般會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學生的合作討論下,尋找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仍以“萬有引力定律”這一教學內容為例,學生在閱讀“神一到神十”的案例材料的時候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發射衛星的時候,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哪些呢?作為一名神州八號飛船的宇航員,在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接變軌的時候要如何對飛船進行操作等.如此,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然而然地會對解決這些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結合教學內容和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來探尋問題的答案,借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3)案例總結
小組在對案例進行閱讀、討論之后,需要擴大討論的范圍,即在班級中對案例進行集體討論.班級討論不僅是小組討論結果呈現的過程,更是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等認知的進一步深化.在落實班級討論活動的時候,我一般會鼓勵每一小組選擇一名學生代表就本組的討論問題進行陳述與解答,而其他小組在傾聽的過程中可以對其論述進行補充說明,或者提出新的問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一般情況下,我會要求各小組呈現本組有爭議的問題,借此在爭議問題的討論下實現全體學生思維的碰撞,為其物理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將案例教學法引入物理課堂,使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中自主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小組合作探究下,掌握有價值的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