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云
3-6歲的幼兒正處于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象力豐富,是創造力發展最有潛力的時期。教師要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在繪本的世界中去觀察、去講述,提高觀察的敏銳力,培養創造力。
在幼兒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外,更重要的要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自主探尋畫面細節,提高對畫面的敏感度,從而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以促進其創造力的發展。
例如,在繪本《小真的長頭發》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與幼兒討論小真如何洗頭發時,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繪本并提出問題:“仔細看,小真的頭發那么長,她是怎樣洗頭發的呢?”幼兒進入閱讀狀態,當教師準備開始下一環節時,發現有的幼兒仍意猶未盡,便要及時解放幼兒的觀察時間,鼓勵他們繼續觀察講述。這既是對幼兒觀察能力的肯定,也是對他們觀察態度的肯定。教師要在肯定的同時多給幼兒預留時間,鼓勵他們去發現更多的細節,從而為展開豐富的想象提供騰飛的翅膀。
在繪本閱讀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廣闊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使他們的創造力得到自由發揮。
例如,在繪本《小真的長頭發》中,最吸引幼兒眼球的地方應該是小真利用她的長頭發做出的一件件有趣的、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了,釣魚、拉牛、晾衣服,這些都只是雕蟲小技而已。教師結合繪本內容提出問題:“小真的頭發臟了,洗頭發時會是怎樣的場景呢?”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小真一定是把她的長頭發放到小河里去,讓小魚來幫她洗頭發。”“那么長的頭發,一定要請爸爸媽媽幫忙才能洗干凈。”教師接著提出問題:“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樣的長長的頭發,你會用它做什么?”“我可以用我的長頭發摘幼兒園的柿子。”“我把我的長頭發系在遛狗的繩子上,這樣就不需要用手去拽著了。”“我可以用我的長頭發去抓壞人,把他給綁上……”當幼兒表現出興奮得無法自已并且積極踴躍想要大膽表達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實施預設的流程,而是要耐心等待,留給幼兒更廣闊的空間,引導鼓勵他們去大膽想象,無拘創造,讓想象創造享有騰飛的高度。
繪本故事閱讀完畢,想象與創造并沒有停止。教師在閱讀結束后,可根據繪本內容,設計相應的延伸活動,開拓幼兒的想象力。
例如,在閱讀完《小真的長頭發》后,教師可設計“畫出創想”的延伸活動:“如果小真的頭發燙起來,會有什么新的用途呢?”這樣幼兒帶著問題展開了新的想象空間,也有了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創作:“小真的頭發燙起來以后就像一個大鳥窩,她站在樹上,所有的鳥都到她的頭發里來住。”“頭發燙起來后就一彎一彎的,像山洞,小朋友可以在小真的頭發里玩鉆山洞的游戲。”“頭發燙起來后就成波浪形的了,跟大海一樣,可以讓小朋友在頭發里假裝游泳……”
無拘束地創作能讓幼兒充分體驗繪本延展的快樂,教師預留給幼兒的想象空間,能引領幼兒進入更美妙的創造天地,幼兒的心靈體驗會更豐富,想象會更精彩,創造力也會無限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