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云
(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 226531)
初中物理實際上是物理學科的基礎,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該學科.而高中物理則有著極大的不同,其作為高中向大學過渡的重要學科,有很多物理中基礎性的知識和定律需要學生在高中掌握,并且還需要在高中就鍛煉出學生的物理素養,能夠通過物理思維進行問題的解決.
而實際上高中物理教材中更多的是定理、公式以及概念等知識的羅列,而這些相關知識的掌握需要通過更多問題解決來鞏固,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發散思維和反向思維,因為物理問題一般都是圍繞某個定律是千變萬化的,只有不斷的拓展思維才能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從各方面進行考慮,才能舉一反三.
雖然在教學方面各個學校已經意識到每個學科應該有側重的能力提升,高中物理中比較重視的能力便是解題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新課改倡導的時間有限以及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使得目前解題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第一,沒有意識到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在教學方式上的區別.首先兩個階段的物理教學目標便有著較大的不同,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還處在不斷的發展階段,教學更多考慮的是學生知識的積累,而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了較大的進步,思維也開始走向不斷的完善,尤其是高三的學生心智已經幾乎和成人相差無幾,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解題能力的培養要求比較高.但是各個學校的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兩個階段的差距,依然延續著初中階段的教學方式進行高中階段的教學,使得很多在學習上和解題能力上得不到發展,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切實的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第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意識到物理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已經進入了高中這一重要的階段,但是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的階段的重要性,學習態度比較懶散.而且由于高中物理知識比較難懂且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喪失了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越來越不重視物理.
第三,教師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觀念,缺乏創新精神.在新課改之前長久以來的教學時間中,教師都是比較側重于填鴨式教學,重視的僅僅是學生的成績,幾乎不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依然保持著這種教學觀念,忽視了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中,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中物理中的定律、概念等知識是進行物理問題解決的基礎,因此想要提高解題能力,前提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形成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將這些定律或定理很好的融入到解題中,并且將理論轉化屬于自身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只有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并且也內化成了解題技巧,才能形成穩定的解題能力,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快速準確的進行解決.
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必修一中關于加速度的相關知識教學時,有一類問題對學生的物理思維和解題能力要求比較嚴格.即:某一個時間物體的速度為4m/s,經過1s后速度成為10m/s,由此可知物體在1s內的加速度是多少?通常來說,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就可以比較容易得出物體的加速度為6m/s2.這是一種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考察,要求水平比較低,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但是在解題的時候全方位考慮問題也是一種解題能力的展現.很多學生在對該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往往考慮不夠周全,容易忽視另外一種加速情況,即勻減速直線運動.這是對變通思維的考察,如此以來便有很多學生不能達到該水平的解題能力.所以在精確的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好,能夠用自身的技巧全面的考察問題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各個可能性,才能提高問題解決的準確率,才能不斷的培養出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高中物理中基本知識點是固定且有限的,但是問題是多變的,所以必須要首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后根據基礎知識不斷的優化解題思路,能夠學會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梳理問題的結構和脈絡,明確問題題目的考察所在.總結出問題的核心問題后在使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問題解決.實際上在物理的各種問題中都是分類的,只要能夠找到題目的突破口,進行很好的歸類,便可以針對每類問題進行解題思路優化,形成很好的解題思路,久而久之便慢慢養成了物理修養,提升了解題能力.例如在高考的理綜試題中最后兩個大題通常都是與力、離心運動、電磁場等相關知識進行融合的題目,那么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可以篩選出相類似的試題,引導學生記性問題歸類,自己尋找出這種問題的解題關鍵,形成自身的實用的解題思路,整理出涉及到的各方面知識,那么之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便可以有路可尋,不是毫無頭緒,這也是所謂的題感的形成.
基本知識的掌握往往都是通過做題來實現的,但是題海戰術并不是適合任何一門學科,實際上不管什么學科都不應該采用這種方式,在進行解題能力培養中應該重視問題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如果學生能夠通過一道題進行舉一反三,能夠在一個題的基礎上將其相關的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到了,那么只要出現類似的相關題目,即使之前沒有遇到過也是可以解決的,這就是解題能力形成的標志.
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走出題海戰術的誤區,應該針對某些經典的題目反復咀嚼,使用自己不斷培養的物理思維分析出問題的本質,使自己提升的是解題的能力而不是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只會解題的機器,但不會思考.
總是,高中物理在整個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知識比較抽閑且難以理解,需要學生不斷通過進行問題的解決來鞏固知識并且在知識鞏固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