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月
(江蘇省無錫市錢橋中心小學 214000)
幾百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而這一理念目前也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改善,到現如今落實到了“分層教學”這一層面上.分層教學是從因材施教引申出來的一種方法,而分層教學聽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是十分有難度的.筆者此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論述應如何正確的開展分層教學.
首先,教師應該清楚分層教學的實質,才有利于之后的分層教學的實施.分層教學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分為優生、差生、中等生,然后對他們區別對待,這樣可能會使優生更具有好勝心,刺激優生之間的競爭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但是中等生和差生卻可能因為如此,就對自己的定位有了問題,認為自己不是優秀的學生,自己只是中等生、差生,這樣的話就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起到鼓勵他們學習,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對學生的分層教師可以在心里對他們分層,或者如果一定要分出來,每個人都知道,那可以取別的名字,如將優生替換為沖刺層,中等生替換為中流砥柱層,差生替換為潛力無窮層,會讓學生們幼小的心靈好受一點,畢竟沒有人愿意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
對學生的分層里還應該包含:協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目標的制定,以及學習計劃的制定.目前數學成績在90分左右的學生,她的目標就可以制定為一個月內數學成績提高到92分,但這對于一個數學成績在及格邊緣徘徊的學生來說就顯得非常困難了.再如,有的學生可能自學能力非常強,那么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就可以,縮短她的預習時間,增長復習鞏固的時間,這樣才能是學習效率最大化.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同,所以切實的學習目標、詳細的學習計劃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而對學生的分層也是分層教學的基礎,只有這一步做好了,接下來的分層工作才能更好地進行.
學生的分層工作做好后,教師就可以開始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能力,反應能力,應變能力,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1.潛力層的學生學習能力可能相較于其它層的學生要弱一些,且他們不能夠學好數學的原因可能在于他們對數學這門課程根本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教學時首先應該著重于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不要以枯燥的說課方式來教學,可以適當地講一些關于數學名人的趣事,以此來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此外,現如今,社會高科技水平如此之高,教師也可以借用多媒體等方式使授課過程更為有趣,才能吸引這群小孩的眼球.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之后,一定要盡量保證這一層次的學生至少能聽懂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并往中流砥柱層發展.
2.中流砥柱層的學生應該是學習能力比較強,也能保證對數學一定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必在考慮他們興趣方面的事情,但是他們之所以還沒有進入沖刺層,原因可能在于他們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所以教師對這一層次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穩扎穩打,一定要讓他們把課本知識學好,才能向“沖刺層”沖刺.
3.沖刺層的學生因為學習能力很強,也處于正沖刺階段,所以小學數學書上的內容是遠遠不能夠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的,教師此時應在保證他們掌握了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延伸一下課本內容,多補充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沖刺層的學生當然也不是說已經達到頂峰了,他們也還有進步的空間.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這是教學的關鍵,但因為很多客觀因素,這亦是教學的難點.
家庭作業是小學生課后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部門,課后的訓練不僅是對一整天數學學習的鞏固,也是對他們一天數學學習情況的檢測,亦是對他們獨立數學思維的培養.上課時,學生大部分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聽老師講,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有時甚至老師講錯了也沒有注意到,課后訓練則是他們離開了老師后獨立思考的機會.
而課后的訓練也必然是應該分層的,分配給潛力層的學生的訓練應該以基礎題型為主,類似奧數題的高高難度題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就算布置下去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完成,所以這對他們來說是無效的訓練;中流砥柱層的訓練應緊抓基礎知識,著重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可以要求他們一題多解,并適當提高題型難度;而沖刺層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已經學得非常牢固了,所以應側重培養他們對重點、難點題的突破,奧賽題也應該放手讓他們試著做一做.
同一張數學試卷不同層次的學生考出了同樣的成績,他們所受到的評價理應不同,或批評,或表揚,或鼓勵,這是為了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并繼續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小學生知識獲取的途徑主要來自課堂,所以課堂的質量對他們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課堂的質量決定了他們學習的質量.“課堂”作為他們知識的源泉,教師不僅要保證教學內容的質量還應該保證課堂氛圍的質量,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利于這群低齡學者的學習.
總之,基于分層教學的小學教育任重道遠,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教學難度增加,但人民教師是絕對不可以就此言棄的,教師們要“對癥下藥”,才能將這些祖國的花朵培育成未來的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