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麗
(新密市統計局 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在消費、投資和出口等方面,各地都在進行深度探索,以期尋求突破口,促進經濟實力水平持續提高。總體上看,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整體走勢相對平穩,很多行業出現了不景氣態勢。
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包括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等3個方面。隨著出口、投資勢頭減弱,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刺激消費和拉動內需。影響居民消費動機的因素很多,加強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力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我國經濟實力提升。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直接影響經濟增長的拉動效能。總結近年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具體影響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總體上看,近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但增速非常緩慢甚至逐漸下降。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實施,近年來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所占的比重波動比較小,呈現緩慢上升趨勢。很多地區最終消費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凈出口率。但由于資本形成率依然比較高,因此還是主要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最終消費率不斷提升,但由于其整體拉動力比較平穩,因此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來刺激消費,才能提升其持續上升水平。
按消費群體分類分析,最終消費包括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和政府等方面。隨著城市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觀念隨著發生轉變,在消費方面的支出越來越高。城市居民購買力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波動比較大。隨著城鎮化進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根據統計數據分析,政府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最穩定,且相對高于農村居民消費。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厲行節約等政策實施,政府消費貢獻率也在不斷下降。整體上分析,城鎮居民消費貢獻率最高;農村居民消費貢獻率逐漸提升,但幅度不大;政府消費率總體平穩,近兩年有所下降[1]。
通過對國內整體消費態勢對經濟增長拉動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和拉動性依然不足。總結分析存在的原因,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
隨著我國經濟整體增長趨勢逐漸放緩,居民收入水平增長幅度也在逐漸放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趨于平穩,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變動受到市場形勢和政策等影響,加上傳統理念的制約,公眾購買力和消費意愿不穩定。近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下降,充分說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和拉動性不夠。雖然我國城鎮一體化進程深入推進,但目前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始終比較大,尤其是可支配收入存在巨大差別。此外,居民在教育、醫療和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持續消費意愿。
目前我國醫療、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尚不健全。為了更好地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公眾不愿意將過多地資金用于消費,而是選擇相對保守的儲蓄方式。為了更好地應對危機和挑戰,居民整體儲蓄率水平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消費信貸整體機制尚不健全,公眾對貸款持保守態度。人們對消費信貸政策的不理解或不認同,產生了各種擔憂,影響了超前消費動機。加上市場大環境頻繁變化,物價水平波動明顯,降低了持續消費的熱情,人們不愿意拿出資金超前消費。另一方面,隨著網絡信息平臺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網絡新業態行業進行消費。電子商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對傳統實體行業帶來較大沖擊,直接影響了線下產品銷售額。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顯現。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消費規模擴大。老年群體對醫療、養老等方面更加關注,對日常消費較為保守,影響消費市場整體格局。
此外,文化、旅游、信息等服務業不斷壯大,但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這些方面消費支出不斷增加,但總體上看,其對產業發展的拉動力仍然不足,對消費刺激產生的影響不明顯。
為了切實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應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進程,彰顯社會公平。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工資持續增長新路徑。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加強行業監管。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培育更多的農村經濟新業態。積極完善財富管理服務政策,為居民投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倡導大眾創業,推出更多的優惠扶持政策。通過不斷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消費意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不斷提升市場引導水平,打破壟斷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城鄉統一發展的社會保障格局。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適當調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等,彰顯社會公平[2]。
加強公共消費類投資探索,營造良好的消費格局。一方面,要深入推進稅收政策改革,對壟斷性服務產品消費價格進行控制。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加強誠信和資質監督審核。營造良好的網絡監督環境,出臺更加完善的網絡監督管理機制,更好地維護網絡交易安全性。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擴大公共消費類投資方面的新路徑。加強金融體系創新,積極引入PPP、BOT等運營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全面參與到公共產品提供和服務購買等方面。深度開發綠色消費、新能源等領域,健全能源消費制度。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營造持續消費格局。
培育消費新業態,形成助推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一方面,要積極探索互聯網和傳統行業融合發展機制,開發更多的電子商務領域。加強線上線下聯合銷售,不斷開發上下游產業綜合服務鏈條。打造更多的自主品牌,提升客戶整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完善信息服務標準體系,深入開展國家級信息化試點示范工程建設。
加快發展旅游休閑、文化產業以及養老消費等多元化服務領域。開發更多的適合老年群體消費的產品,全面建設和打造便捷的體育運動方式,為老年群體消費提供更多選擇。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各地經濟都在不斷向前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各地政府需要積極尋求有效方法刺激消費,從而提升經濟發展動力。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需要立足實際,從政策、實施和市場等環節進行探索。分析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力不夠的原因,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刺激消費,從而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