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星輝 王立新
(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積極實施“電商精準扶貧”戰略,探索推動農村經濟轉型發展和農民致富增收的路徑,解決農村建設短板問題,是當前農村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延邊州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在助力農村發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解決了一些基礎性問題。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結合發展的關鍵時期,以延邊地區電商扶貧已取得的成果為基礎,借助農村電商,使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結合發展。
延邊州是中國吉林省管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東部的中朝邊境,地域面積4.27萬km2,人口約2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9.6萬人,占總人口的32.4%。林業資源非常豐富,有野生經濟植物1 460種,藥用植物800多種。當地生產的長白山人參、貂皮和鹿茸,有“東北三寶”的佳譽。延邊水稻、黃牛、蘋果梨等也馳名海內外。
自十八大以來,延邊州的農村電商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大德敦化”“長白山特產品物流網”“郵樂購”等一批涉農電商平臺投入運營。延邊開城醫藥“三國城”創建了國內唯一中韓人參制品的網上交易平臺,延吉市成為阿里巴巴全國農產品質量溯源“滿天星”項目的第一個落地縣市。
目前,全州已建成并投入運營5個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960多個村級服務站,其中延吉市村級電商服務站實現全覆蓋[1],敦化村級服務站達300多家。敦化、延吉、和龍、安圖等4個縣市先后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汪清、敦化納入“國家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示范縣”行列,延吉、敦化、汪清、琿春等4個縣市納入“省級農村電子商務試點縣”行列,敦化市秋梨溝鎮、延吉市依蘭鎮、安圖縣松江鎮入選全省10個“電商示范鎮”,琿春市板石鎮孟嶺村等8個村入選全省“電商示范村”。通過示范創建,以點帶面,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全州農村電子商務的大發展。
此外,在電商網絡平臺建設、農村電商運營、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等方面也取得很多成果。但在具體推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各部門銜接、協調不到位,精準扶貧對象對政策的理解不充分等問題。尤其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結合發展的新時期,要促使延邊地區農村電商持續發展,就要謀求“政、校、行、鄉、戶”協力發展的新農村電商發展之路[2]。
為促進延邊州產學研合作,加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應發揮延邊大學人才優勢。實施由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發展,在農村落地的新農村電商發展戰略。
2018年,延邊州農村迎來了長吉圖開發開放規劃政策,尤其是鐵路、公路、航路方面新的建設成果。同時也迎來了“全域旅游”政策,農村旅游文化建設得到很好的發展。各地實施返鄉創業政策推動,吸引了一批回歸家鄉創業的外出青年人。這些政策的推廣,為延邊農村電商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政府主導建立和持續完善農村電商發展的激勵機制,建立延邊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成果導入機制,建立延邊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協同機制和校、行業、政保障措施。通過返鄉創業政策引導,引進人才,改變農村人口結構,優化產業發展結構。
延邊大學作為延邊地區唯一一所高校,理應主動承擔為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服務的責任。根據學校學科綜合優勢,農產品培育、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推廣、農產品電商渠道建設、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發揮特色旅游產品的打造和推廣作用。以師資和實驗教學設施等指導延邊州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理論與實務。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不僅在農業科學研究、農村電商發展研究、電商技術發展等方面進行成果轉化[3],也將電商發展策略、物流發展策略、營銷發展策略研究等領域的成果進行轉化,加大對農村電商發展方面研究成果的激勵。
加大行業協會的參與和指導作用,發揮行業協同力量。加大電子商務協會的建設,使協會主動參與校企合作,積極貢獻企業的資源,用于延邊州的技能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吸收和接納延邊大學的實習生,加大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的銜接,提高農村電商人才的水平和技能,夯實人才資源基礎。發揮企業協會的優勢,形成延邊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產業鏈,減少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農村各地基礎組織,應抓住政策機遇和技術發展機遇,打造特色的“一村一品”農產品項目,實行“互聯網+農村旅游+民俗文化+特色地域產品”一體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具有特色的農民購物節和農村豐收節等活動。與學校加強聯系,形成農村實施線下種植、行業搭建平臺、學校提供線上服務和支持的發展格局。
對于農村的貧困居民,要做到分析貧困原因和落實具體改進對策相結合。對于主觀觀念原因,要加強觀念轉變輔導和優惠政策宣講;對于客觀技術原因,要加強農業技術培訓、特種養殖技術培訓和特色旅游產品的打造,實現產銷結合。
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前4個因素是客體因素,而農村貧困居民是主體,必須推動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客體因素才能發揮作用。
以“互聯網+”思維方式使農村產業結構升級,以“農村電商發展”促進農村發展,是國家和地區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時期,研究農村電商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農村電商發展研究包括農產品特色研究、農產品營銷研究、農村電商平臺和渠道建設研究、農村電商物流研究、農村電商安全教育研究等諸多領域。以延邊州推行農村電商發展成果為主要依據,從宏觀角度提出“政、校、行、鄉、戶”協同推進策略,希冀帶動延邊州農村電商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