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河北 張家口 075700)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求相關人員掌握科學高效的造林撫育技術,以期能增加林木數量,擴大林木的種植面積和規模。只有采用正確合理的造林方法和撫育技術,才能提高林木的生長量和成活率,使樹木快速成林,從而達到造林的目的,加快林業經濟的發展。
林業生產中,比較常用的造林技術有良種壯苗技術、整地技術、適地造林技術、撫育管理技術、造林結構確定以及栽植技術等。
(1)適地造林技術是指選擇合適的地理環境進行造林,以確保造林樹種與造林環境相匹配。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要將當地的造林條件和樹種存活要求相結合,確保樹林狀態的穩定,保證樹林的抗逆性和生命維持作用等等。
(2)良種壯苗技術主要指在造林時要科學地選取優良的樹苗品種,保證所選品種容器苗或者裸根苗與當地的環境相適應。從而提高樹苗的存活率和林地的生產率。
(3)造林結構確定指的是相關人員在造林時不僅要衡量造林的樹種與環境的兼容性,還要考慮樹種與培育目的,選擇合適的造林密度,充分利用林地的水平空間和垂直空間,在培養大徑材的樹木時要保證樹木的密度不能太大[1]。選擇混交林時,要注意混交樹種的生長特點和種間關系。除此之外,相關人員還要分析樹木的生長速度和分層特征,從而保證造林密度的適中性。
(4)整地技術要求相關人員在對樹種習慣以及林地條件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合理地選擇整地方式,確保林地的水分、養分以及光照強度等,這樣既可使林木茁壯生長,而且還能有效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5)栽植技術是指在了解樹種特性后,相關人員要對造林季節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在挑選好苗木后,要對其枝葉和根進行適當的修剪,以確保苗正、樹根舒展,并通過分層圍土的方式進行填埋。撫育工作屬于造林最長的工作,也是最后的工作環節,一般涉及到防治病蟲害和除草施肥等工作,為樹苗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
撫育技術一般包括選種育苗技術和苗期管理工作等。
(1)選種育苗主要是為了有效的保存種子,從而在播種后提高種子的存活率。當種子發芽后,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將草席覆蓋在芽苗上,當種子的發芽率到達70%后,就可以拿下已經發芽種子上的草席。
(2)苗期管理工作屬于林木苗生長前期比較關鍵的一項工作,由于這一時期幼苗的生命力及抗病能力比較弱,因此需要加大幼苗管理力度,以確保幼苗的健康茁壯成長。該過程中一般要求相關人員對幼苗早晚各澆一次水,并對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重視幼苗防曬處理工作,以確保幼苗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對于冬季的幼苗,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通過蓋草或者搭建大棚等方式來避免幼苗凍傷。當幼苗進入成長階段后,要防止過度灌溉,如遇到雨天,要對林地進行排水[2]。
林業生產中的管理技術主要包括修枝整形工作、鏟草培土工作以及水肥的管理工作等等。①修枝整形工作是指將樹木的不良枝干修剪掉,并且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將工作的核心放在分布不均勻的林區。②除草培土工作就是將林區間的灌木與雜草及時清除,保證樹間密度。與此同時,還要營造合理的樹木成長環境,改善土壤環境,避免雜草灌木對樹木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在幼林階段,需要對其開展水肥管理工作,從而保證土壤的肥力,推動林木的健康生長[3]。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加強對林木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進入秋冬季節,還要注意林區的防火工作,避免林區受到毀滅性的破壞。
只有掌握科學的育苗過程,保證造林工作的有序性,才能完成造林撫育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育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節省了育苗的投入成本。在我國的林業生產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掌握良好的造林撫育技術,針對林區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推動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