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勤磊
(射陽縣委黨校 江蘇 鹽城 224300)
2004年,鹽城市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觀察員;2010年,鹽城市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城市;2016年,鹽城市成為蘇北城市中加入長三角城市群的唯一城市,并定位為Ⅱ型大城市。2018年7月,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在江蘇鹽城第七屆市委六次全會第一次提出“兩海兩綠”(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的發展路徑。射陽縣作為走在鹽城市前列的縣域,應該做好接軌上海市的工作。
上海市是我國第一大經濟城市,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是長三角經濟群的龍頭,同時也是“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戰略、江蘇沿海發展戰略、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匯合區。這些國家發展戰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對上海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都是重大機遇。
對射陽縣來講,接軌上海市意味著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接軌上海市,能使射陽縣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戰略等國家發展戰略的機遇,對射陽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等重大舉措會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因此,射陽縣接軌上海市勢在必行,是射陽縣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第一步。
上海市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對接全球市場,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接軌上海市,給射陽縣產業發展帶來充足的空間。融入以上海市為首的經濟圈,進而融入長三角經濟群,有利于提升射陽縣的區域一體化和國際化水平,給射陽縣發展帶來了充足的國內甚至國際發展空間。同時,接軌上海市能充分發揮射陽縣腹地廣闊的優勢,帶動周圍地區發展。因此,下好接軌上海市這一先手棋,能達成整個區域滿盤皆贏的戰略優勢。
射陽縣確定了“兩全一高”的目標,把產業發展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射陽縣產業結構不太合理,第一產業比重偏大,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有待提高,產業質量也有待提高。射陽縣要提升傳統產業,也要引進和發展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縣域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勢,躋身于江蘇省沿海第一縣域方陣。
上海市經濟發展質量高,新興產業和戰略產業的產業鏈不斷加長,產業溢出效應不斷增強,需要周邊地區的密切配合。隨著上海市建立全球卓越城市目標的確立,上海市非核心功能也要向周圍地區遷移。這些產業對上海市也許是不必要的,但對射陽縣產業質量提升卻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接軌上海市不僅給射陽縣帶來一些先進的產業,也可以提升射陽縣傳統產業,對提高射陽縣產業發展質量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從全國范圍來看,射陽縣地處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東部起點;從全省范圍來看,射陽縣處在江蘇省的沿海中心。距離上海350 km,與上海市距離相對較近,區位優勢明顯。
公路方面,G15沈海高速公路、國道228、省道226貫通射陽縣,射陽縣在上海市4小時經濟圈內。鐵路方面,隨著連鹽鐵路射陽客運樞紐于2018年11月建成通車,鹽城到南通的高鐵讓射陽縣融入上海市“1.5小時經濟圈”。航空航海方面,射陽縣靠近鹽城南洋國際機場,擁有國家一類臨時開放口岸射陽港和國家中心漁港黃沙港,為射陽縣接軌上海市客運和貨運打下良好的基礎。
射陽縣距離上海市距離較近。隨著射陽縣加快構建高鐵、高速、空港等構成的區域大通道,射陽縣接軌上海的區位條件成熟,具備接軌上海市的基礎。
隨著經濟發展,上海市土地成本不斷提高,人力成本也不斷增長。射陽縣接軌上海市,具有明顯的土地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射陽縣地域遼闊,是鹽城市面積最大的縣,也是江蘇省海域面積最大的縣。射陽縣總面積7 730 km2,其中海域面積5 130 km2,海岸線總長100.4 km,每年向大海淤長333.33 hm2左右。全縣土地總面積2 605.72 km2,列江蘇省第四位,陸地面積 1 948.23 km2、水域面積 482.09 km2。土地資源為射陽縣承接上海市先進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射陽縣總人口96.67萬人,人口數量多,人力成本低。射陽縣有明達職業學院等職業學院,可以針對上海市產業需求培養專業人才,在人力資源方面具有優勢。
上海市經濟發達,但也出現了不少環境問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人們的休閑活動也越來越多。上海市健康、養老、養生以及旅游休閑市場較為發達,上海市本地無法充分滿足需求,需要周邊地區的配合。
射陽縣自然環境條件較好,空氣質量優良。全年空氣優良天數近300 d,其中空氣質量優的天數超過100 d。射陽縣擁有7.33萬hm2濕地灘涂,已開發利用3.67萬hm2,還擁有1.33萬hm2生態濕地。
射陽縣林木覆蓋率達27.5%,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多樣,吸引了大量的珍禽野獸。射陽縣擁有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海岸型濕地,被稱為丹頂鶴故鄉和濕地之都。
用生態“底色”鋪陳發展“綠色”,積極打造上海“后花園”。利用生態優勢對接上海市健康、養生和旅游休閑產業,為射陽縣對接上海市生態服務打下了良好基礎。
國家、省、市以及射陽縣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使射陽縣接軌上海市具有政策優勢。國家發展戰略和省、市、縣的一系列舉措,使射陽縣接軌上海市能夠向著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邁進。
首先,射陽縣位于一帶一路戰略和長三角城市群戰略地理分布的交匯點,射陽縣應主動抓住機遇、積極發展。
其次,鹽城市于2016年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在2018年7月份的第七屆市委六次全會提出接軌上海的戰略,為射陽縣接軌上海市指明了方向。
再次,射陽縣政府高度重視接軌上海市這一戰略,出臺了《關于成立射陽縣接軌上海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關于成立接軌上海辦公室的建議》《射陽縣深化接軌上海工作實施意見》《射陽縣接軌上海推進“一區三基地”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射陽縣和上海市具有極強的產業互補性。2017年上海市GDP突破3萬億,經濟總量龐大。受土地成本高等因素制約,2016年上海市第一產業增速不到0.03%,并呈下降趨勢。上海市第二、三產業發展迅速,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占比不斷上升。
射陽縣第一產業發達,“射陽大米”榮獲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年銷售超過50萬t,市場占有率超過1/3,成為上海市民首選品牌。2018年,射陽縣禽蛋企業分別與上海太太樂有限公司簽訂雞蛋供貨協議5 000 t,與上海永輝超市簽訂雞蛋供貨協議3 000 t。射陽縣蔬菜、禽蛋、水產品等農副產品在上海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提高,射陽縣有望成為上海市的菜籃子和糧袋子。
在第二產業方面,射陽先后引進了上海遠景新能源、題橋紡織、安徒生童話樂園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對接上海市非核心功能。抓住機遇提升傳統產業,引進發展新興產業。射陽縣與上海市產業相容,具有極強的產業互補性,為射陽縣接軌上海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射陽縣要在接軌上海上取得更大成就,必須不斷深化接軌內涵,拓寬接軌外延。射陽縣既要在交通、產業等硬件上接軌,也要在服務、思想等軟件上接軌。只有不斷地改革創新,軟硬結合,才能使射陽縣接軌上海市更加深入。
射陽縣接軌上海市,交通設施接軌要先行。只有建立海陸空立體化的交通網絡,射陽縣接軌上海市才能更加深入推進。交通是射陽縣接軌上海市的“先行官”,沒有暢達的交通,射陽縣接軌上海市無從談起。射陽縣要在完善既有交通設施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新的交通設施。
首先,在完善G15沿海高速公路、青鹽鐵路的基礎上,向國家、省、市繼續爭取高速公路、高鐵在射陽縣鋪設,完善陸上交通網。其次,要探索射陽港和上海港的合作,可以讓射陽港成為上海港的補給港,進一步發揮射陽縣和上海市海上交通的作用。再次,通過開設公交等,進一步縮短射陽縣到鹽城南洋國際機場的時間。增加鹽城市與上海市的往來航班,促進上海市和射陽縣人員往來。
射陽縣和上海市在產業上相容。做好接軌上海市這篇大文章,既然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在第一產業方面,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優農業品牌,生產高效、優質、綠色、安全的農產品,使射陽縣成為成為上海市的“糧袋子”和“菜籃子”。在繼續做大、做強射陽大米的基礎上,把射陽縣特色農產品向上海市場推介。在了解上海市人們需求的基礎上,生產符合上海市人民口味的農產品。開展農產品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價值。
在第二產業方面,緊盯上海市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契機,引進上海先進的新興產業。爭取使射陽縣一些企業成為上海市產業鏈的重要組成。創造機會,讓射陽縣企業和上海市企業加強合作,走雙贏道路。
在第三產業方面,應加強宣傳,做大綠色旅游產業,讓射陽縣成為上海市人民健康、休養、休閑的基地。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養身、養心的日月島康養中心。圍繞綠色發展理念,高標準發展林業旅游,建設沿海萬畝森林公園。將射陽縣真正建設成為上海市人民的后花園,成為上海市人民假期休閑和健康療養的首選。
上海市擁有各類院校64所,擁有9所211工程大學、4所985工程大學和3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教資源豐富、科研實力強大。隨著上海市“五個中心”發展戰略的實施,上海市科研轉化方面逐漸出現“研發在本地,應用在周邊;頭腦在本地,身體在周邊”的趨勢[1]。
射陽縣應抓住機遇,在上海市成立產學研中心,利用上海市強大的科研資源,形成“研發在上海,成果轉化應用在射陽”的局面。鼓勵射陽縣企業和上海市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合作,把先進技術和管理制度引進射陽縣,形成雙贏的局面。
上海市經濟實力強大的部分原因在于上海市政府的高效管理。上海市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政府運營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射陽縣政府要學習上海市政府運營經驗,在城市管理、行政改革、營商環境等公共服務方面對接上海市,提高行政效率。用細心、耐心、巧心,促使城市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打造城市品牌。
要加強射陽縣教育醫療機構和上海市的合作。鼓勵上海市中小學以及醫院在射陽縣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射陽教育醫療機構和上海市相關機構加強合作,提升射陽縣公共服務水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射陽縣和上海市接軌,不僅要注重物質方面接軌,更要注重思想接軌。只有在思想意識上和上海市接軌,才能更好地推動其他方面的接軌。
射陽縣應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樹立主動意識、學習意識、實干意識,在思想上接軌上海市。接軌上海市,不能“等、靠、要”,而是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乘勢而上。
要有學習意識。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認認真真學習上海市的經驗。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和射陽縣實際,不斷提升射陽發展水平。
要有實干意識。學習上海、接軌上海最終要落實在行動上來,否則,想法再好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持之以恒,做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功績。
射陽縣接軌上海市具有區位相近、產業相容等優勢。射陽縣接軌上海,有利于射陽縣融入國家戰略,有利于射陽縣拓展發展空間和提升發展質量。射陽縣不僅要在交通、產業等物質方面與上海市接軌,更要在思想意識等精神層面與上海市接軌。
射陽縣接軌上海市,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隨著省、市、縣各項具體接軌政策的落實,射陽縣一定會把握新機遇,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迎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