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峰
(天津市耀華中學 300040)
在高中教學中,化學是一門提升學生創新素養的關鍵學科.伴隨著新課改的有效推行,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汲取新課改理念精髓,對高中化學教學策略進行探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以科學的態度,主動進行探索創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高中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推行為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當前我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上對自身要求較為松懈,在實際教學中,不能有效的理解新課改教學任務.有些教師仍舊采用單一、乏味的教學模式,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不高漲.在高中新課改教學理念下,有些高中學校并未有效利用新課改教學方法,譬如,分組協作教學法和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學生創新思維沒有有效激發.由于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推行,我國高中化學在課程時間安排上有了新的限制,教學時間減少,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增多,教師需要講的化學重點被壓縮,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將會成為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障礙.況且在新課改理念中明確指出,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現今的高中化學教學創新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能有效的體現思維創新和教學實踐,學生化學思維并未有效激發,化學教學趣味性并未有效體現,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
(1)加強師生溝通,營建良好教學氛圍
高中化學教師應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努力營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科學的設計教學計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獲得自我優越感,幫助學生建立化學自信心,進而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開啟化學創新模式.教師只有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完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提升化學實踐能力.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個性才能更好的發揮,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活動的參與,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和觀點,讓學生能夠盡情的表達,體會和感受化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啟發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潛力,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2)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對化學學習充滿興趣,才能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用實驗教學法,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譬如,用一支蘸有苛性鈉溶液的毛筆,在一張看似無色的白紙上面寫字,結果寫出粉紅色的字,學生便會好奇,進行鉆研、探究,原來白紙上浸有酚酞溶液,酚酞與苛性鈉反應,反應現狀成粉紅色.學生通過觀察,切身體驗,感受到化學學習的魅力,有利于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其次建立學生評價體系,這種體系是對學生自我學習的一種監督,對于表現優異,能夠自主學習、敢于探究的同學,給予嘉獎.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確保更多的學生能在評價中收獲成功的欣喜,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中明確指出,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策略創新,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設置教學任務是任務型探究教學法的主要方式,化學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特點,該教學法恰好與該學科特點相契合.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問題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解題能力.該方法的運用途徑主要分為如下三步:
(1)科學設置情景,布置教學任務.教師應根據學科內容,科學的設置教學任務,以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熱情.
(2)分組合作,提升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教師將化學任務,下發到各個小組,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實驗學習積極性.
(3)實時評價,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化學任務結束后,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對化學知識進行總結,掌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根據教學內容,設置課后習題,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拓展,提升學化學學習積極性.
任何一門學科都與其它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化學也不例外.在以往的教學中,化學教師不能科學的審視化學課程,只局限于對化學課材課材內容的講解,最多的是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這是不夠的.高中化學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應重視化學課程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幫助學生理解、內化課材內容,更好的完成記憶.加強化學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有利于學生思維向外拓展,是學生各方面得到鍛煉,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譬如,在學習“氯化氫氣體”的制備時,教師除了講解氯化氫氣體相關化學知識,還可以滲透濕度、溫度、壓強等物理知識,鼓勵學生探究該物理因素對氯化氫氣體的制備造成的影響,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學策略進行創新,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教師應積極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實時優化變教學策略,科學的設置教學任務,倡導自主學習,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進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