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夏
(浙江溫州市鹿城區仰義中學 325000)
永嘉諺語:天光紅霞,水滿樹椏,黃昏紅霞,無水燒茶.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夏天時早上東邊天上有紅霞,肯定大水來臨,如果是晚上天邊紅霞會大旱,這是人們在缺乏測量天氣的精密儀器下所總結的一些自然現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天氣預報》實地觀察和操作實驗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科學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了初步探討.
教師在教學中,借助于實驗,讓學生一起參與實驗活動,動腦去思考,大膽進行實驗,分析實驗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積極進行探討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例如:在《天氣預報》實驗中,因為冷暖鋒相遇出現的現象我們根本不可見,所以我就用了冷熱水的相遇模擬了冷暖鋒的相遇,將不可見變為可見.我給學生用了以下實驗器械:大玻璃鋼,將玻璃鋼分隔對半的玻璃板,高錳酸鉀,硫酸銅,熱水,冷水.在實驗開始前,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設想,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是密度小的空氣上升,密度大的空氣會下降.所以學生猜想1:因為冷空氣下降,暖空氣上升,所以會混在一起.學生猜想2:暖空氣會爬到冷空氣上方,針對這兩種猜想,將熱的紅色高錳酸鉀溶液代表暖鋒倒入用玻璃板分隔對半的大玻璃鋼的左面,將冷的藍色硫酸銅代表冷鋒倒入用玻璃板分隔對半的大玻璃鋼的右面,當移開玻璃板的時候,觀察到了紅色液體沿著藍色液體爬升.因此,學生得出了冷暖峰碰面,暖鋒會沿著冷鋒向上爬升的結論,從而驗證了猜想二的假設,通過大膽猜想和實驗的結合,學生們不僅會拓展自己的思維,而且也會將天氣預報很好的運用到教學中去.
合作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小組各個組員有明確的分工和責任,進行互幫互助的學習,在共同完成學生任務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比如:教師在安排學生做天氣預報實驗時,預備將學生分成小組,兩個學生一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兩個學生要互幫互助,在第一次試做時,由于兩位同學沒有控制好倒入高錳酸鉀溶液和硫酸銅溶液的速度(兩邊倒入速度一定要相同),會出現失敗,不能達到預期的實驗結果,這是因為熱的高錳酸鉀溶液倒入太快,結果兩種顏色液體在一瞬間混合在一起;在第二次時,兩位同學通過邊交流邊操作,協調好控制了兩邊的溶液的倒入速度,終于成功了.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兩位同學要把握好倒入熱的高錳酸鉀的速度,以及要相互合作的操作環節,要及時熟記順序,以便實驗后記載下來.比如兩位同學一起合作進行實驗,一個觀察現象,另外一個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討論時,要把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所注意的事項和操作不得當的地方要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從而能夠很好的通過這次實驗能夠在培養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夠通過實驗明白只依靠自己的努力是完不成這個實驗的,要讓他們意識到合作的精神,以及通過這次天氣預報的實驗,通過互幫互助,讓他們不僅意識到實驗中的相互配合,這樣的配合也就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師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科學的提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強化與記憶,鞏固提高學生在實驗中需要掌握的關鍵要素,更以利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加課堂的學習互動氛圍.比如:在實驗過程中,老師這樣對學生說著:天氣時刻在發生著變化,現在就請同學,跟著老師一起來聽一段天氣預報的新聞,看看出現了什么天氣?
師:冷空氣來了,天氣會怎樣呢?學生表達看法,鼓勵評價,不做判斷;當冷空氣來臨時,空氣溫度較低的冷空氣遇到溫度較高的空氣時,兩者會發生怎樣的運動呢?學生困惑,師提示:冷暖空氣會有不同,他們的這個不同會讓他們在碰面時會出現怎樣的運動?
學生1:冷空氣會把暖空氣給推過去,師:還是很有想法的,不過就這么給推過去了?在推動時他們又會怎樣運動?學生2:冷空氣把暖空氣給擠上去了,學生3補充: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師: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學生繼續回答因為暖空氣密度小,冷空氣密度大.師: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學生4.它們應該會混在一起的,其他同學表示也會有這種可能.師:同學們提出很多的想法,老師整理了一下,你們提出來這三種猜想:一冷空氣移到下面,暖空氣移到上面;二暖空氣移到下面,冷空氣移到上面,三兩者混合.想要證明你們的猜想就要進行科學實驗,在實驗中找出真相.
通過這種老師提問,學生思考并回答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動力,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老師進行深層次的互動,也能增加學生的上課興趣,同時也可以把這種師生的互動學習方式運用到其他學科上,增加學生對其他學科的興趣,從而取得成績的進步.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親自動手操作,對于自己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取得成功時,要積極察覺問題出現在什么方面,比如:沒有控制好倒入熱的高錳酸鉀和硫酸銅的速度,使得高錳酸鉀的倒入速度太快,從而使得兩種顏色的溶液在一瞬間混合在了一起,使得實驗失敗,因此發現這個原因以后,在做第二遍實驗時則會自覺掌握速度,使得實驗成功,搭檔之間要懂得相互支持,在你完成實驗中其中一些操作的時候,反過來你要和搭檔互換操作的部分,萬萬不可你認為那部分你已經操作過了就漫不經心,你要通過搭檔操作與你已經做過的實踐而相互比較,從而能夠深深刻的掌握實驗的要旨,在師生互動的環節中,對于老師提的問題要積極思考,積極作答,比如:師:當冷空氣來臨時,溫度較低的冷空氣遇到溫度較高的暖空氣時,兩者發生怎樣的運動呢?老師可以通過提問每一小組的同學,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且積極鼓勵學生敘述自己的理由,然后把這些觀點和看法加以整理,總結出主要的幾種猜想,再讓學生加以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通過讓學生置身于實驗的全過程中,增加學生主體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得學生在以后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教師在科學課堂《天氣預報》教學過程中,要挖掘教材本身的內涵,深入研究好教材,采用含有《天氣預報》這個教學內容的信息載體的各種不同情況下的知識元素來進行進行教學,這樣的課堂才會豐富多彩,新穎多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實驗中,才會理解領悟學會并運用,學以致用,以此達到實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錢維宏.如何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技巧[J].地球物理學報,2012,55(05).
[2]李學欣.關于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思考[J].科技與創新,2014(17).
[3]吳捷.巧用天氣預報 學習“地球上的大氣”[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