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河口鎮直夫初級中學 226463)
在化學領域中,自然界中許多神奇的燃燒現象一直是許多化學家不停探索的內容,因此,在初中化學的教學范圍中物質的燃燒也是其中的一項重點難點.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化學課堂上經常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流程:由教師進行課堂實驗讓學生觀看燃燒現象,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形成結論,得出化學方程式.這樣的教學方式盡管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卻缺乏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是一味被動的接受,沒有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因此,結合上述問題,筆者將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對于燃料燃燒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對于燃燒現象而言,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在化學課堂上,教師要做的不是帶領學生回憶所謂的燃燒現象的發生,而是應該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體驗,讓學生學會觀察所發生的現象,并及時的將其記錄下來.
在課堂的開始先從生活中的燃燒現象進行引入,引導學生我們生活中充斥著許多的燃燒現象,做飯使用的天然氣燃燒、火柴的燃燒還有蠟燭燃燒等等,同樣的,在化學中也有許許多多的燃燒現象,鐵絲、銅絲等等許多物質都可以產生燃燒現象,那么,到底什么是燃燒現象呢,讓我們在這節課上一起來探討吧!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深入的感受燃燒現象,帶領學生做了如下幾個實驗來引導學生進行直觀的體驗:1.拿出一張紙張,并將其進行了點燃;2.將一根蠟燭點燃,并將其放在一個封閉的透明玻璃罩中;3.試著對一塊石頭進行點燃;4.將一張紙張折疊成小船,然后在小船中加入適當的水,用酒精燈對其進行直接加熱;5.將兩根長短不一的蠟燭分別點燃,并將其放入一個共同的玻璃罩中.實驗完成之后,讓學生進行發言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在第一個實驗中紙張在燃燒;第二個實驗中蠟燭燃燒了一段時間就滅了;第三個實驗中石頭未發生任何現象;第四個實驗中紙船安然無恙;最后一個實驗中可以看到較長的那根蠟燭最先熄滅.
在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要認真地觀察現象并及時的將其記錄下來,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來引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引發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
有了上一步讓學生觀察實驗的基礎之后,在教學時,則將重心放在了讓學生針對這些現象進行一個深入的探究.因此,設置了這樣幾個疑問讓學生思考:1.紙張燃燒之后產生的灰燼是一些什么?2.蠟燭在密封的玻璃罩中燃燒,為何過了一段時間后會熄滅?3.為什么石頭無法燃燒?4.紙船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為什么較長的蠟燭會比較短的那支蠟燭先熄滅?6.燃燒需要有空氣嗎?為什么?面對這些問題,學生們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給學生20min的時間讓他們盡自己所能,通過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去找尋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盡所能,通過翻看一些前人學者的研究文獻,又或者直接上網進行查詢,回答出了許多有趣的答案,有的學生說:“紙張是由木材制造而成的,因此,在燃燒之后產生了黑色的灰燼,這就好比樹木被燒,也會被燒成黑色的,而在樹木的組成中有有機物和無機鹽,可能留下的灰燼就是無機鹽吧.”還有的學生說紙船之所以沒有燃燒是因為船里有水,而水是可以滅火的.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的發著言,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擁有敢于探索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加注意這一方面的培養.
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免會出現許許多多的觀點,對于這些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找出足夠的證據,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改正,不斷完善.
例如在上述問題的回答中,有學生提出“燃燒是需要空氣的,沒有空氣是燃燒現象是無法出現的.”這一觀點.對于這個觀點,筆者讓學生拿出自己的證據來證明它的成立.于是學生又開始繼續找尋資料來完善.記得其中有一名學生找到了十七世紀科學家所提出的觀點“燃素說”,該學說認為許多能夠燃燒的物質中都存在著一種燃素,這種燃素能夠形成火焰,但是在加熱時,物質中的燃素需要在空氣的幫助下才能夠自動分解出來.根據這一理論解釋,紙張和蠟燭之所以能夠燃燒是因為其中含有燃素,而石頭中沒有.為了接下來的探索,又再次進行了一個小實驗,分別對紙張和銅絲進行點燃,并測量其燃燒前后的質量.經過比較可以發現紙張在燃燒之后質量變小了,但是銅的質量卻增加了,這時引導學生倘若按照燃素說的理論,這兩者的質量都應當減小才對.學生發現了這個學說的漏洞,便再次查閱了許多資料,最終發現這個學說并不正確,燃燒之所以需要在空氣中進行,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氧氣能與可燃物之間發生反應,并且需要在溫度到達物質的可燃點之后才出現燃燒現象.因此,上述的所有現象便都可以解釋的通了.
總之,在上面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實驗現象,探究問題,查閱資料不斷推翻完善的方式進行了細致的引導,使得學生對物質的燃燒有了一個更為科學的認識.由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使得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耿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及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9):50-52.
[2]趙良彥.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